-- 作者:月光浩
-- 发布时间:2005-7-17 14:19:51
-- [推荐]舒曼与克拉拉的爱情故事
作者:欲饮琵琶
-- 发布时间:2003-10-21 12:14:00
-- 舒曼与克拉拉的爱情故事
罗伯特·舒曼(1810-1856)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评论家。他出生于德国茨维考城书商的家庭,从小喜爱音乐和文学。舒曼生性感情敏感,并且有民主主义思想。1834年他创办了《新音乐杂志》,对改变当时 陈腐的音乐空气,促进浪漫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他关心和支持尚未为人所知的音乐家,如:肖邦、柏辽兹、李斯特、勃拉姆斯、瓦格纳等。1840年与当时有名的钢琴家克拉拉结婚。1843年他在莱比锡音乐学院任教,1856年因患精神病逝世。
舒曼的代表作有:舒曼的主要作品有钢琴曲《蝴蝶》、《狂欢节》、《童年情景》等,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和生活》、《诗人之恋》,艺术歌曲《月夜》、《奉献》、《核桃树》等。
克拉拉·舒曼(Clara Schumann,1819-1896),德国女钢琴家。生于莱比锡,罗伯特·舒曼之妻。五岁随父亲学钢琴,1831-1832年随父首次旅行演出,李斯特等人对其演奏赞叹不已。1840年结婚后,曾与丈夫一起去俄罗斯和意大利旅行演出,后定居柏林,并在法兰克福高等音乐学院教授钢琴。早期以演奏贝多芬的作品闻名,后期以演奏肖邦和舒曼的作品著称,据传演奏内在而格调高雅。
少年时代的舒曼
舒曼故居,现为博物馆
1963年博物馆开放时的情景
舒曼的一生,虽说有诸多不幸,但在情感生活上却获得了很大的幸福.克拉拉对他爱,不仅满足了他的心愿,而且也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同时,克拉拉也是将舒曼的作品通过自己的演奏推广于世的使者.
舒曼和克拉拉初次见面是在1828年,当时舒曼十八岁、克拉拉九岁,舒曼在大学攻读法律,而克拉拉作为天才少女正忙于演奏.其后不久,舒曼开始从克拉拉的父亲维克学习钢琴,师生之间建立了父子般的关系,他与克拉拉与相处得有如兄妹.幼小的克拉拉,早已对舒曼情有独钟,她对舒曼说:“请你一定要等着我长大!”
这时在维克家中住有一位来自捷克阿什的十七岁的少女,寄住在维克家中学习钢琴.舒曼和这位姑娘热烈相爱,二人曾相约结婚,维克知道了他们的关系后,将此事告知少女的父母,接他回去.虽然这一插曲告一段落,但他以此为动机写出了著名的乐曲,这就是作品第九号的《狂欢节》.这是由二十首小曲组成的套曲,除"肖邦"和"帕加尼尼"之外,全部小曲都以A-Es-C-H(阿什)或As-C-H(阿什)作为音列构成主题.阿什就是那位少女的出身地名.狂欢节虽然是舒曼最优秀的作品,但克拉拉一直对此曲表示冷淡,这也是理所当然的.
当维克觉察到舒曼和克拉拉相爱,已为时过晚.父亲下定决心不让自己的女儿嫁给无名的音乐家舒曼,而他们俩人宁死也不肯相让.结果诉诸法律,两个年青人虽然胜诉,但克拉拉只好只身离开父亲的家.夫妻虽获得了爱,但不得不走上荆棘丛生的道路. 就这样,他们开始过着长期的困苦生活.克拉拉婚后也没有停止旅行演奏.与其说是为了推广舒曼的作品,莫若说是为了有助于增加家庭收入而不得不如此.她甚至怀孕时也曾登台演出.他们共生了四男四女,但当生活刚刚有些安定时,舒曼便患了精神病,后因病情发作投入莱因河,继而入院治疗,这时克拉拉正怀着最后的孩子.舒曼故去后,她把遗下的七个子女(一人夭折)培养成人,并且在勃拉姆斯的协助下专心致力于维护舒曼的艺术.克拉拉在世比舒曼整整多四十年,于1896年死于法兰克福,终年七十七岁.
舒曼与克拉拉的结合不仅创作出了众多优秀的音乐作品,他们的爱情故事,也流传至今,感动了无数人,他们的故事曾经分别由美、德两国被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