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月光钢琴学术论坛 (http://www.moonpiano.com/bbs/index.asp) -- 作曲家&作品 (http://www.moonpiano.com/bbs/list.asp?boardid=26) ---- 巴赫生平简介 (http://www.moonpiano.com/bbs/dispbbs.asp?boardid=26&id=5929) |
-- 作者:hj681234 -- 发布时间:2006-2-23 20:51:50 -- 巴赫生平简介 巴赫:一个奇迹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一个使几代音乐爱好者、学者和评论家都感到困惑的人间奇迹。来自巴雷内的阿尔伯特·施韦策,一位伟大的巴赫学者和管风琴师,曾这样写道:“巴赫是一个终结。他没有产生什么,可每一样事物都通向他。”很多学者都赞同施韦策的观点:巴赫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音乐天才。天才总是难以理喻的。巴赫是音乐的“建设者”,宏伟宫殿和教堂的设计师。可他的音乐结构并非冷和缺乏生命力的,而是充满了热情和感受。就音乐而言,他融合了诗与数学。显然,他的同代人完全不理解他。他太高大,太过于超然于他们:一个孤独的巨人。只有很少的作曲家——莫扎特、贝多芬和门德尔松——理解巴赫。门德尔松1829年于柏林,在莱比锡首演《马太受难曲》100年后指挥了巴赫的这部作品。这次演出留下了极深刻和印象,掀起了一场运动,奠定了1850年(巴赫逝世百年祭)建立了巴赫学会的基础。自此,巴赫的作品得到出版。然而,甚至时至今日,我们仍然不能完全欣赏他的伟大之处。
理解巴赫是不容易的,却是实实在在值得尝试的事情。我年青时,就有一点儿畏惧巴赫;他看来强大无比,像一个苛刻的数学教授,而且我承认,有些单调。自从我开始了解他以后,他依然强大,却不再单调。尝试接近巴赫,就像进入一座阴暗的、中世纪的大教堂。起初,除了黑暗中的四壁什么也看不清楚;里面冰冷、空寂而昏暗。然而,只需要过一会儿,你会注意到光从采绘的窗户透入,轮廓变得清晰,你终于意识到这座巨大的教堂中充满了光、热情和美。你会看见圣徒的塑像和圣坛上柔和的烛光,你会感觉到放松和宁静伴随着你。这就是巴赫的音乐所确切达到的效果:宁静和满足。荷尔伯特·封·卡拉扬(1980—1989),奥地利指挥家,回忆有一天他在心情烦乱而沮丧时如何指挥巴赫的《约翰受难曲》。“我走上前台,举起指挥棒;突然,我站在了一个充满音乐和温暖光照的大教堂中。当它结束我离开这座教堂时,我感到快乐和重新振作起来。”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于1685年3月21日出生于爱森纳赫——德国图林根州的一个小镇。他的父亲是一个小提琴师。巴赫是管风琴师、地区性音乐家、唱诗班乐长(新教教堂的音乐指挥)家族中的第七代后裔。十七世纪晚期,巴赫家族的成员在魏玛、爱森纳赫和埃尔富特等地获得了重要的职位。一个巴赫死了,另一个巴赫就会接替他。
约·塞·巴赫十岁时失去双亲,由哥哥克里斯朵夫带大。他在吕纳堡的圣米迦勒学校学习音乐,在唱诗班中唱童声高音,由乔治·伯姆——德国最优秀的管风琴师之一——执教管风琴课。在就近的策勒的王宫附属教堂中,年青的巴赫学习了法国和意大利音乐。十八岁时,他成为魏玛的约翰-恩斯特亲王的私人管弦乐团的小提琴师,同年即音乐1703年,他又转任阿恩施塔特新教学的管风琴师。一天,他怀着敬仰的心情来到卢卑克,拜会了伟大的、年老的管风琴家和作曲家布克斯泰胡德(1637-1707)。这次会见了对巴赫的一生是有决定意义的。他被布克斯泰胡德的智慧、激情、知识和想象力,以及老人的赋格曲、前奏曲和恰空舞曲征服了。当他回到阿恩施塔特时,他为不经许可在外延长时间逗留遭到了斥责。
1707年,巴赫成为米尔豪森圣布拉休教堂的管风琴师。翌年,他重返魏玛宫廷,成为威廉·恩斯特亲王的管风琴师。1717年,前任宫廷乐长死后,巴赫没有被指派顶替他的位置。巴赫那么爱挑亲王的刺儿,使得亲王先让他下狱一个月,然后接受了他的“辞呈”,这就是说他把他解雇了。巴赫并不在乎;他在管风琴上的即兴创作,已在图林根州和萨克森州遐迩闻名,倍受欢迎。1717年,他在克腾成为安哈尔特的亲王的宫廷乐长。他在那里度过了六年时光——旅游、作曲和举办音乐会。他写室内乐、协奏曲和键盘音乐,其中有《平均律钢琴曲集》的第一部分。这是巴赫一生中一段幸福时光,然而却以悲剧告终,他的妻子(也是表妹)玛丽亚·芭芭拉和他于1707年在米尔豪森结婚,卒于1720年。
巴赫在他的工作中寻找慰藉。1721年,他创作了《勃兰登堡协奏曲》,小提琴独奏奏鸣曲和变奏曲,以及小提琴和羽管键琴助奏声部的奏鸣曲。他的七个孩子中,有三个早夭。活下来的四个中有卡尔·菲力普·伊曼纽尔(后来成为最重要的古典主义作曲家)和威廉·弗里德曼(巴罗克时期向洛可可时期过渡的作曲家)。很可能为四个孩子,巴赫再婚了。他的第二个妻子是歌唱家安娜·玛格德琳娜·乌尔金,他们于1721年结婚。他们生了十三个以上的孩子,只有六个活了下来,包括翰·克里斯蒂安,又一个声名显赫的巴赫。
1722年,莱比锡托马斯学院的乐长去世了。这是一个令人向往的位置,但又确实是一件很难做好的工作。这所学校必须为这座城市中所有的教学提供音乐。这位乐长又得不持续地陷入与本地大学和音乐团体的行政人员的周旋之中。他得教孩子们拉丁语法,还得做许多别的事情。礼拜仪式要持续几个小时,而这些仪式大部分是用拉丁语唱歌。市议会要求一个能使这种音乐仪式现代化的推进“改革的”乐长。著名管风琴师巴赫的申请没有得到赞同和接纳。
巴赫在莱比锡的专业生涯是不幸的。他不断地同学院院长、议会、大学和市政当局发生争吵。巴赫需要更多的权威性,他向国王的选民要求“宫廷作曲家”的称号,把《B小调弥撒曲》的几个部分和几首康塔塔送至德累斯顿王宫。称号最终赐予他了,可是太晚了——至此巴赫的公务已经损坏了他的心脏。他无法应付可怜的公务,而他的学生也无法理解他的授课。他退休回到家、家人和创作之中。他的视力因长时间的写谱而下降, |
-- 作者:yfs -- 发布时间:2006-6-11 20:20:32 -- 巴赫生平简介 谢谢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