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月光钢琴学术论坛  (http://www.moonpiano.com/bbs/index.asp)
--  作曲家&作品  (http://www.moonpiano.com/bbs/list.asp?boardid=26)
----  [原创]作品分析肖邦前奏曲第二首  (http://www.moonpiano.com/bbs/dispbbs.asp?boardid=26&id=6042)

--  作者:bb-gaspard
--  发布时间:2006-3-1 19:13:43
--  [原创]作品分析肖邦前奏曲第二首

作品分析

肖邦前奏曲第二首

我老师说,这部作品虽短,但依然显露出肖邦的作曲天赋.而且我老师认为,只要把这24首前奏曲都学会了,就掌握最基本的写作手法.即便以后要写什么大的作品,就拿这24首前奏曲所包含的技法来变.

这首前奏曲的确很短小,单三部.我一开始分析这部作品时,就被他的调性给蒙了.我想:这明明是a小调的曲子,怎么一开头就给一个五级和弦呢?而且那个七级音还不是升七级,后面的旋律几乎都是e小调的感觉。这是我感到困惑。

后来我就问老师,哦,原来这是西方的民族调式,a小调里的e多利亚调式。这下我就懂了。

接着,老师让我把整部作品的和弦以及和弦外音标出来。这看似简单的活儿,却有把我的头都搞大了,哈哈。

第一句(因为弄不到五线谱,我就以音域来标那些音)的和弦

1~3小节(E,B,g,e)

4小节(D,B,g,d)

5小节(D,A,#f,d)

67小节(G,D,g,b)

你们也许会问:“怎么这和弦都不是三度叠置的啊?”我刚写的时候也是把和弦写成三度叠置,而且全写成原位了。老师一看,就说:“你这样写能看得出整个和弦的连接,4个声部的走向吗?你要根据谱子上的低音以及整个伴奏和旋律来写和弦连接,有时可以把旋律上的和弦音降低一个八度。”这我就明白了。

第一句的外音

1~4小节每一拍后半拍的根音#A是辅助外音,解决到B.

5小节开头两拍的后半拍冠音g为前面的和弦延留下来的延留音,解决到#f.而根音#G是辅助外音解决到A

67小节e,e是辅助外音解决到d

说起那个延留音g,这是我第一处是我“头都大了的地方。我开始总以为每一拍后半拍的那个冠音为和弦音,谁料肖邦写作手法实在太丰富了,一下子就给改成了延留音,害得我在分析这个小节的时候找不到是什么和弦。

第二句的和弦

8小节(B,#f,b[旋律的b,降低一个八度],d)

9小节(A,#f,a[同上],d)

10小节(A,e,a[同上],#c1

11,12小节(A,#d,#f[同上],#c1)

第二句的外音

8,9小节每拍后半拍的#e是辅助外音解决到#f

10小节头两拍后半拍冠音d延留音解决到#c1.而根音#d,还原d为扶助外音解决到e

11,12小节重升c和还原c为扶助外音解决到#d.

12小节最后那半拍的还原c是一个先现音,为下一个和弦的和弦音。

第三局的和弦

13,14小节(#F,还原C,#d,a)

15,16小节,终于回到了a小调(E,C,e,a)

17~19小节为经过句

21小节的后两拍和22小节的前两拍转到了E大调,后两拍为属七和弦,最终解决到主和弦。全曲结束。

也许你们会讲,肖邦不如德奥大师伟大。我也这么认为。但他无疑是真真正正的现代音乐的开山鼻祖!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你们请看,一部23小节单三部的作品,3次转调,而不会造成混乱,厉害吧?这还不够现代,最现代的地方是18,19小节,竟出现复合调性!天啊!这短短的两个小节足以令肖邦成为现代音乐的开山鼻祖啦!

说到这,我想说一段题外话。本来作品里头是不应该出现外框八,五,四度的,因为那样子效果很空。但许多大师都出现外框八度的情况。很明显的有老拉的前奏曲235,大家可以去看看。我也试过外框八度,也写过复合调性,但前者都被老师说,后者情况不稳定。那我就问老师:“怎么他们能这样写而我不能?”老师说:“你是大师吗?你写的每一个音都能解释得到吗?大师就是能不写一个自己不能解释出来的音。大师就是创规矩的人。”哎!

再说回这部作品。你们看,所有声部的连接几乎都要不就反向进行要不就保留前一个和弦的一两个音,而且都是在4度以内的。1213小节虽然是同向,但这是第三句,是变化的转句,因此这样就没问题了。外音主要是辅助外音,也有延留音和先现音,做到外音运用有主有次,有变化。真是太完美了!

大家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提出来,觉得有误的也请大家指出来,但望言辞温和一点。

如果大家喜欢这样分析作品,以后我每周上完专业课就写一篇分析作品的文章。(唉,我写得好辛苦的啊!)


--  作者:月光浩
--  发布时间:2006-3-1 23:43:17
--  
楼主原创啊!欢迎继续原创,只得鼓励,奖100虚拟币,就是注意下次字体小点,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