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月光钢琴学术论坛 (http://www.moonpiano.com/bbs/index.asp) -- 广而告之 (http://www.moonpiano.com/bbs/list.asp?boardid=51) ---- [公告]上海星期广播音乐会演出信息 (http://www.moonpiano.com/bbs/dispbbs.asp?boardid=51&id=9356) |
-- 作者:listen李 -- 发布时间:2007-5-21 19:41:23 -- [公告]上海星期广播音乐会演出信息 星期广播音乐会 第59期
张锋(第三名) 肖邦 升F大调夜曲 作品15之2(4.5’) 薛莉山(第二名) 勃拉姆斯 幻想曲集 作品116( 16.5’) 沈灏(第一名) 李斯特 帕格尼尼练习曲第三号 “钟”(4.5’) 音乐会总长度:65---70分钟 简 历 沈灏:1985年2月出生于上海。四岁开始学琴。1994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学习,1998年以专业第一名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2004年附中毕业之后又以专业第一名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现为大学三年级学生。2004年7月赴厦门鼓浪屿参加“第二届全国青少年钢琴比赛”获青年组一等奖。同年11月赴广州参加第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荣获银奖。2005年11月参加了第三届中国上海国际青年钢琴比赛获得决赛及最佳莫扎特协奏曲演奏奖。与上海爱乐乐团、上海音乐学院青年交响乐团合作过多次,并曾在欧洲、中国国内各地多次成功举办音乐会、深受好评。 薛莉山:1994年至今,在上海音乐学院附小、附中及本科学习,先后师从吴乐懿、吴子杰、姚世真、李民铎、毛翔宇等老师。连年荣获学校人民奖学金、唐氏奖学金、费明仪音乐奖学金。曾多次受邀于不同规模的艺术节音乐会的演出(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并受到专家与观众的好评。 张锋:9岁开始自学钢琴,15岁时从河南大学孙精诚教授。03年师从上海音乐学院黄泓老师。04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曾获“星海杯”河南赛区第一名,上海音乐学院莫扎特钢琴协奏曲比赛第三名。第一届上海音乐学院钢琴比赛第四名以及陈宏宽教授颁发的系主任特别奖等。多次举办个人独奏会,获得好评。 徐持:199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师从范明娟老师。1998年考入上音附中,师从周薇教授至考入上音大学部。2006年开始,师从毛翔宇教授至今。在校期间多次获得奖学金,并多次参加傅聪、McCray、Jerome·Rose等大师班,得到大师指点,多次受到大师的好评。
舒曼《幻想小品集》Op.12写于1873年春夏季的莱比锡。这些小品特别富有想象力却又非常通俗,不再是局限于技术难度,而更注重它们布局宽广、形式清晰以及个性鲜明。带有不同程度的浪漫主题色彩与幻想情调,这是这一组钢琴曲的共同特色。 升F大调《夜曲》作品15之2,此曲是肖邦夜曲中最优美的一首。 第一段中,气氛如此宁静,仿佛置身于月光下的湖畔。之后,丰富的情绪逐渐加深,有的地方又象是叹气和啜泣。中段演奏速度加倍,沸腾的心被巧妙地表现出来,虽然使人感到一丝忧郁。全曲最后为第一段的再现,在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中结束。 勃拉姆斯幻想曲 op.116创作于1892年,为其晚期的代表作。共为7首。作品音乐中体现了勃拉姆斯的多面性格,富于激情,十分敏感,另一方面又内向温柔,恬静腼腆等。我们亦可感受到晚年勃拉姆斯处在19世纪后半叶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内心的孤独,隐忍等心理状态。 《夕阳箫鼓》原为琵琶古曲,亦名《浔阳琵琶》、《浔阳月夜》......二十年代被改编成丝竹乐合奏时又名《春江花月夜》,钢琴曲写于1975年,作者黎英海。《夕阳箫鼓》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赞颂了江南水乡的优美风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