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月光钢琴学术论坛  (http://www.moonpiano.com/bbs/index.asp)
--  古典资讯  (http://www.moonpiano.com/bbs/list.asp?boardid=6)
----  斯科达上足六小时大师课  (http://www.moonpiano.com/bbs/dispbbs.asp?boardid=6&id=7758)

--  作者:ly99699
--  发布时间:2006-10-13 23:30:04
--  斯科达上足六小时大师课

http://www.thefirst.cn/   2006-10-13 8:16:57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本报讯 (记者 赵唯辰) “没想到这回大师不仅亲自指导了我,还要送我一张他新录的专辑!我太激动了。”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研二学生陈晨兴奋地说。昨天,这位年逾八十、被誉为“莫扎特专家”的奥地利钢琴巨匠保罗·巴杜拉·斯科达在中央音乐学院礼堂上了整整6个小时的大师课。由于陈晨弹奏的一曲作品号为K459的莫扎特协奏曲正是斯科达在新发行的专辑中选录的曲目,因此大师对这位学生格外热情,主动表示回国后会寄一张新专辑给他留念。


     这位已近耄耋之年的钢琴家颇具传奇色彩。在《牛津音乐辞典》中对“保罗·巴杜拉·斯科达”的名词解释直接写道:“莫扎特演奏专家”。昨天,在中央音乐学院礼堂的舞台上并排摆着两架钢琴,斯科达与接受他指导的学生一人一架。每当学生弹奏出现问题时,斯科达都会在自己面前的钢琴上示范演奏。在指导陈晨弹奏时,80岁的斯科达格外兴奋,不仅亲自示范,还会噌地站起来,拿着自己作了标记的乐谱走到陈晨身边作讲解。


  与一些注重整体感觉的音乐家不同,斯科达的讲解格外注重细节。他对于每一个音节的处理都会十分较真,甚至不惜花上10分钟的时间让中国学生反复弹奏。“斯科达对细节的重视是出了名的。细节处理的好坏就是区分技艺高低的地方。”陈晨说,这次得到大师手把手的指导,获益匪浅。


  在指导结束后,斯科达还和蔼地主动要求陈晨留下自己的地址和e-mail,表示等他结束10月15日在保利剧院的独奏音乐会回国后,将把自己刚发行的CD寄给陈晨。今天,斯科达还将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一天的大师课。

网站编辑:刘小瑾

--  作者:prokofiev
--  发布时间:2006-10-13 23:39:26
--  
在中央院上课.....真是为难大师了。记得上次中央院的大师班,一个研究生竟然不知道莫扎特写过歌剧,令人笑话,中央院的水平也就这样了......Central rubbish college
--  作者:月光浩
--  发布时间:2006-10-14 0:33:04
--  
奥地利钢琴家保罗.巴杜拉-斯科达(Paul Badura – Skoda)和另外一位奥地利的钢琴大师约格·德姆斯(Jorg Demus)并称为“维也纳双杰”,是当今最富盛誉的钢琴演奏大师之一,古典演奏风格的代表人物之一。

  1945年,巴杜拉-斯科达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两年后在奥地利音乐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因此获得奖学金和跟随钢琴大师艾德温.菲舍尔学习的机会。结果,他和布兰德尔成为艾德温.菲舍尔在当今最著名的两位弟子。1949年,指挥大师富尔特文革勒和卡拉杨非常赏识巴杜拉-斯科达的才能,开始邀请他参加他们的音乐会。一夜之间,这位维也纳的年轻音乐家成为世界瞩目的演奏家。

  自从那时起,巴杜拉-斯科达和世界最主要的交响乐团频繁合作,经常以常任和客席的身份出席世界各地的音乐节和演出。除了富尔特文革勒和卡拉杨外,他还和乔治.赛尔、卡尔.伯姆、罗林.马泽尔、祖宾.梅塔、查理.马克拉斯、乔治.索尔第、长野健、约翰.加丁纳等指挥大师经常合作。巴杜拉-斯科达在演奏现代钢琴演奏家外,还是一位古钢琴的专家。他在二战后不久就开始演奏古钢琴,是当代乐器演奏的先锋和旗帜人物。他对巴赫和莫扎特时代的古钢琴的认识非常深刻。

  巴杜拉-斯科达录制了大量唱片,超过200张的密纹唱片和几十张CD,当中包括贝多芬、莫扎特和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的全集。在2002--2003乐季,巴杜拉-斯科达举行世界巡回演出,纪念他75岁生日,巴黎、维也纳、东京、大阪、纽约、米兰等地都获得巨大成功。
--  作者:PowerBuilder
--  发布时间:2006-10-14 3:34:50
--  

一夜之间,这位维也纳的年轻音乐家成为世界瞩目的演奏家?

我怎么记得他真的成名的时候40-50岁了阿?


--  作者:liuyuforever
--  发布时间:2006-10-14 7:59:17
--  
对细节的注重不是他老先生的特殊一面,在德国每个老师和教授都有这个特点,在他们眼里哪怕这句只有一个音不合格,他们也会陪你练到你达到标准为止,别说花十分钟,有些德国教授花一个小时讲两行谱子的状况也很常见。。。我觉得上大师课用两台琴也再正常不过了,不过最好是给学生用施坦威让大师用雅马哈,这样大家就会很明白为什么大师是大师了。。。。
--  作者:Nowi
--  发布时间:2006-10-20 22:57:25
--  
以下是引用PowerBuilder在2006-10-14 3:34:50的发言:

一夜之间,这位维也纳的年轻音乐家成为世界瞩目的演奏家?

我怎么记得他真的成名的时候40-50岁了阿?

感觉猫猫跟我们不是一个时代的....

.人家都老的不行了....


--  作者:winning88
--  发布时间:2006-11-25 6:02:52
--  

skoda上课特有意思,他经常是面对观众手舞足蹈,侃侃而谈,所以听他的课绝对有收获,不是像一些老师只是对着学生说。因为他对古典音乐的无所不知,所以他能把事情的渊源都能解释清楚,并且幽默的阐述给其他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