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月光浩
-- 发布时间:2007-7-17 0:36:03
-- 德国卡尔斯鲁厄音乐学院王菁菁被杀害!
她出生于钢琴世家,自幼酷爱钢琴,在国内音乐学院读完本科后又赴德国留学,学成归来被江苏省常州市的一所民办国际中学聘用为钢琴教师。美丽、才艺、高薪造就她的完美人生,人们羡慕她、崇拜她。然而谁也想不到,2006年5月4日,她却突然失踪,消息传出,引起了百万市民和无数网民的空前关注。5个月后,钢琴女教师失踪之谜真相大白,原来她被自己的嫡亲表哥杀害并惨遭分尸。
2007年4月2日,江苏省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凶手史海阳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表哥缘何要如此残忍地杀害表妹?通过法院对案件的审理,揭开了其中鲜为人知的隐情。
钢琴女教师人间消失
1980年12月,王菁菁出生在湖北省襄樊市的一个音乐世家,其父母均为该市一所重点中学的音乐老师。王菁菁从2岁起,就在父亲的教导下学习钢琴。6岁那年,她在全市的“小星星钢琴大赛”中首得冠军,初三那年,她又在钢琴考级中闯过十级大关。1998年,王菁菁冲刺高考,在报考武汉音乐学院的学子中,她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在大学学习期间,她多次参加湖北省和武汉市的钢琴大赛,先后4次捧回冠军奖杯。
2002年7月,王菁菁大学毕业。为了把爱女打造成一流的钢琴人才,父亲王安、母亲史娟几乎拿出家中全部积蓄,将她送到德国卡尔斯鲁厄音乐学院深造。王菁菁本来可以留在德国发展,但考虑到爸妈就她这么一个女儿,学成后毅然回到了国内。
回国后,王菁菁原打算选择到北京或上海发展,但她的父母没有同意,并说服她去常州择业,理由是那里不仅经济发达,而且她舅舅一家也在常州,互相有个照应。王菁菁最终接受了爸妈的建议,于2004年5月来到了被称为“龙城”的常州,不久便被私立常州国际学校聘用,担任该校国际部的钢琴教师,专为在常州工作的外国人子女教授钢琴,月薪可观。
王菁菁的钢琴才艺在教学中得到很好的发挥,知名度越来越大,许多家长慕名找到她。希望她利用课余时间为自己的孩子辅导钢琴。见有这等发挥专长的空间,王菁菁自然乐意接受,并在常州市的翠竹新村租了一套单元房,既当自己的住处又当家教场所,陆陆续续带了近20个孩子,每月收入都过万元。
2005年年底,王菁菁在常州市区买下了一套60余平方米的新房,她打算待新房装修好后,就把爸妈接到常州来生活。
2006年5月4日,王菁菁通过手机短信告诉父母,称自己有点累,打算利用长假时间到上海去放松一下。爸妈对此表示同意,并要她注意安全。
次日晚间,见王菁菁没有和家里联系,王安就接连给她发了几条手机短信,问她在上海情况如何。可王菁菁没有回音。王安随后拨打她的电话,语音提示手机已关机。夫妻俩有些不放心,但也没往坏里想。
之后,夫妻俩一连多天都联系不上女儿,问常州的亲戚,也都称没有王菁菁的消息。2006年5月10日,王安夫妇心急火燎地赶到常州,打听不到女儿的下落后,他们于5月11日上午赶到翠竹派出所报案,希望警方能帮助他们找回女儿。
接下来的几天,常州所有的媒体都在显要位置和黄金时段连续刊播王安夫妇发布的《寻女启事》。钢琴女教师突然失踪,牵动了龙城百万市民的心。
《寻女启事》公布后,尽管王安夫妇接到不少线索,但经甄别都属无效信息。夫妻俩的心悬到了嗓子眼,母亲史娟多次拨打女儿的手机,但电话始终只传递一个声音:“你拨打的手机已关机,请稍后再拨。”
5月14日上午,王安夫妇和常州的亲戚一行多人赶到上海,在上海奔波了两天后,也没有发现女儿的消息,他们继续花重金在上海的各大媒体上刊播《寻女启事》,结果还是石沉大海。
“菁菁到底在哪里呢?”夫妻俩不敢多想,但又不得不做着各种推测。
此时,王安采纳了小区热心居民的建议,决定利用网络寻找女儿的下落。夫妻俩不会使用网络,翠竹新村社区干部奚女士为他们提供了帮助。经过将近一夜的忙碌,奚女士将夫妻俩的《寻女启事》发到了100多家中文网站的社区论坛上,并希望热心网友复制转发。王菁菁的失踪很快引起了无数网民的关注。
时间在一天天过去,可是王菁菁依旧没有任何消息。
与此同时,常州警方接到王安夫妇的报案后,即开始着手寻找王菁菁的下落。通过对其工作单位的调查走访,得知王菁菁追求上进,与领导和同事相处甚好;通过对其社会关系进行调查发现,王菁菁在常州除和舅舅一家接触较多外,没有什么要好的朋友,更没有恋爱对象,故排除了其轻生和私自出走的可能。
打印出的王菁菁手机通话单显示,失踪前,她与表哥史海阳联络频繁,5月4日晚,两人的通话时间就长达1个多小时。经侧面了解,两人还同住一屋很长时间。考虑到史海阳与王菁菁的关系密切,警方找史海阳了解情况,但他称只知道表妹去了上海,之后再没有联系上她。史海阳的回答滴水不漏,警方找不到对其怀疑的任何证据。
警方决定扩大寻找范围。他们查遍常州以及上海市的所有宾馆旅社住宿登记、娱乐场所人员登记、出境人员登记、交通肇事死亡及无名尸体登记、收容人员登记等所有该查的地方,均没有发现王菁菁的信息。
王菁菁精通英语和德语,平时有用这两种语言记日记的习惯。警方征得王安夫妇的同意,翻译了王菁菁日记本里的几十篇用英文和德文写的日记,发现这些日记与其失踪没有任何牵连。
警方查找王菁菁下落的行动陷入了困境。而王安夫妇把怀疑的重点盯在了史海阳身上,但因没有直接而确凿的证据,警方无法对他采取强制措施。
2006年5月21日,史海阳与女友阿芬如期举行婚礼,由于两家关系因王菁菁失踪而反目,王安夫妇没有出席这场婚礼。
凶手竟然是表哥
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王菁菁依旧没有任何消息。
2006年7月24日和7月25日两天,常州电视台在“人生百味”栏目,以《菁菁,你在哪里?》为题,分上下两集播出了王安夫妇的艰难寻女过程,场面令人动容。常州市民再次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失踪的钢琴女教师,一条条线索被举报到警方,但又都被警方调查后否定。
“这个案子必须要破,否则我们无法向失踪者的父母及百万市民交待!” 2006年9月12日,常州市公安局副局长陈国平在案件分析会上立下了誓言,并决定抽调20多名精干警力,组成专案组,进一步加大案件的侦破力度。
史海阳被确定为重点怀疑对象。2006年9月20日,专案组第三次找他了解情况。这一次,史海阳面对警方使用的心理战术,表现出语言和行为反常。
2006年9月21日,专案组中的网络警察通过专业技术,恢复了史海阳使用的电脑硬盘数据,查到他曾与一家网上房屋中介联系过,并于2006年5月4日至5月8日上午租住了常州市新北区新荷花园一套酒店式公寓。网络警察还在史海阳的电脑中发现了3个神秘文件夹,一个存有现场勘查资料,一个存有犯罪心理学资料,还有一个存有有关人体解剖学的视频文件。所有的迹象表明:史海阳具有杀害王菁菁的重大嫌疑。
2006年9月25日,专案组再次传唤史海阳,但史海阳依旧不承认杀害了王菁菁。在随后的传唤中,专案组加大了对其攻心的力度,并出示了一个个有力的侦查证据。在事实和证据面前,史海阳的心理防线崩溃,最终承认了杀害王菁菁并对其毁尸灭迹的事实。
根据史海阳的供述,警方在新北区多个地点找到多块已经高度腐烂的女性尸骨。专案组立即将尸骨残骸送至南通市公安局法医鉴定中心作DNA鉴定,鉴定结果证实:死者正是王菁菁。
2006年9月29日,史海阳被刑事拘留。随后警方通过媒体向公众宣布:钢琴女教师失踪案告破,杀人凶手史海阳落网。
证实爱女死于其表哥之手,王安夫妇当即晕死过去。
畸爱是悲剧根源
史海阳归案后,交代了他杀害王菁菁的作案动机及相关细节:原来是表兄妹间欲罢不能的感情纠葛酿成的惊天悲剧。
由于存在着嫡亲关系,幼时史海阳就与王菁菁处得非常好,每到寒暑假,不是王菁菁到常州来,就是史海阳到襄樊去。一年两个假期,只要表兄妹在一起,总是过得那么愉快和开心,长大成人后,两人这种密切而纯洁的感情一直保持着。
史海阳不是读书的料,初中毕业后没能考上高中,而是上了一所职业中专。尽管在学习成绩上两人悬殊很大,但并没有影响表兄妹之间的友好交往,只要两个人在一起,还是亲密无间,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实习期间,史海阳被安排到一家餐馆做服务员。史海阳很不争气,时间不长就因盗窃客人的钱财被抓。1996年4月,当地法院以盗窃罪判处他有期徒刑2年。史海阳坐牢后,王菁菁则以绝对的高分考进了武汉音乐学院。由于两人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从此见面的机会几乎没有了。
出狱后,史海阳有一段时间无所事事,他父母怕他再不学好,就为他租了个铺面,让他做电脑销售生意。史海阳也不是做生意的料,人家经营电脑赚大钱,而他却常常赔本。正在上大学的王菁菁了解到表哥的处境后,不止一次写信鼓励他,希望他好好干。
2000年下半年,生意没有起色的史海阳却找到了心仪的女友,女孩长相不错,在离市区较远的一家企业上班。
王菁菁留洋归来后到常州求职,史海阳很是高兴,他一直陪着忙前忙后帮表妹找工作。王菁菁在常州没有什么要好的朋友,感到孤单时,总找史海阳陪她说话。岂知这时的史海阳已不再是两小无猜时的表哥,史海阳感觉出了表妹的单纯和不设防,时间一长他竟打起了她的歪主意。
史海阳一心想得到王菁菁。2005年8月初,他以家中太挤为由,提出搬到王菁菁的租房处过渡,并称这样也便于照顾表妹。其家人和菁菁都不反对,但阿芬却认为不妥。不过经史海阳一再解释,阿芬最终也答应了。
和王菁菁住到一起的当晚,史海阳就闯进了她的卧室。王菁菁开始不同意,但最终没能抵挡住表哥的攻势。自此,史海阳周旋于女友和表妹之间。一个月后的一天夜晚,王菁菁问史海阳:“我们这样的结果会是怎样?”
史海阳回答:“我们可以永远在一起,但不能结婚。”王菁菁听后无奈地点点头。
既然不能结婚,王菁菁很快对表哥产生了动摇,她提出分手,但史海阳不想就此罢休。
不久,史海阳已和阿芬敲定于2006年5月21日举行婚礼,眼看离这个日子越来越近,他决定尽快甩掉表妹。但当他提出要搬出去住时,王菁菁却不答应了。史海阳知道表妹的个性,不敢说走就走。
为了甩掉表妹,史海阳动足了脑筋,他以王菁菁该成家为由,发动家人及好友为她物色男朋友,心想只要她相中男友,两人的关系也就自然了断。岂料大家一连物色了多个男孩,王菁菁要么不见,要么见一面就“拜拜”,这一来史海阳真的急了。
2006年2月中旬的一天,史海阳和王菁菁摊牌,称自己将很快与阿芬结婚,两人应恢复正常的表兄妹关系。但王菁菁坚决不同意:“你要真敢和我断绝关系,我就在你婚礼的现场把我们之间的事告诉所有的亲朋好友,不信你等着瞧!”
史海阳相信王菁菁真会做出这种事,尽管如此,他还是硬着头皮搬出了王菁菁的租住房。为此,王菁菁恼羞成怒。
此后,王菁菁经常在电话里和史海阳吵架,史海阳担心她到时大闹自己的婚礼,急得不知如何是好。经过苦苦思索,一个罪恶念头在他头脑中产生:“我要除掉她,看她还闹不闹!”
从2006年3月中旬起,文质彬彬的史海阳就琢磨起除掉王菁菁的手段,为了不被人发现,他研究起了相关知识,以确保作案后的安全。
当获知王菁菁告诉她父母要去上海玩两天的消息后,史海阳果断决定利用这一机会对她下手。他于2006年5月4日通过网络租下了那间酒店式公寓,当晚将王菁菁骗了过来,将其杀死。随后,史海阳残忍地将尸体肢解,四处抛弃。
史海阳做的确实够狡猾的,以致警方尽管对他怀疑,但就是抓不到他的犯罪证据。然而,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就在史海阳自以为万事大吉时,他却落网了。
杀人偿命
王安夫妇不信女儿和其表哥有那层见不得人的关系,认为这是史海阳为减轻罪责故意向王菁菁身上泼脏水,但事实就是事实。
爱女死无完尸,给了夫妻俩以沉重的打击,案件真相大白的那段日子,他们整日以泪洗面,痛不欲生。在许多好心人安慰和鼓励下,他们擦干泪水,要求严惩凶手,告慰爱女的在天之灵。
2007年3月8日,常州市人民检察院以史海阳涉嫌犯故意杀人罪,向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案件审理中,王安夫妇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史海阳赔偿各项损失34万元。
2007年4月2日上午,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对案件进行审理,王安夫妇作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到庭参加诉讼,当看到史海阳被法警押上法庭时,史娟无法克制地站了起来,朝他吼道:“你这个该千刀万剐的畜牲……”
史海阳对公诉机关的指控不持异议,但表示杀害王菁菁是不得已的一时冲动所为。其辩护人也为其辩称:被害人王菁菁在本案的起因上存在过错,她不该抓住史海阳不放,更不该在史海阳提出分手后,威胁要在其婚礼上挑明两人的不正当关系。史海阳归案后认罪态度较好,建议法庭对其从轻判处。
最后陈述期间,史海阳称都是因和表妹的那份不该有的感情而酿成了今天的悲剧,自己走到这一步,太对不起菁菁及姑姑和姑父,也对不起自己的父母和新婚妻子,他希望能得到姑姑和姑父的谅解,恳求法庭给他一条生路。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史海阳因感情纠纷,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史海阳在已经有女友的情况下,与表妹王菁菁保持不正当两性关系,后因要与女友结婚而与王菁菁发生矛盾,并杀死了王菁菁,在本案的起因上,被害人不存在刑法意义上的过错。
本案的起因虽为亲属之间的感情纠葛引起,史海阳归案后认罪态度亦较好,对民事部分表示愿意赔偿,有一定悔罪表现,但其作案动机卑劣,杀人后为逃避法律制裁,以残忍的手段毁尸灭迹,罪行极其严重,且不能得到被害人家属的谅解,故不足以对其从轻处罚。
法院依据查明的事实,当庭判处史海阳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赔偿王安夫妇各项损失25万余元。
当审判长敲响闭庭的法槌后,王安夫妇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在法庭内放声大哭。
针对这起悲剧的形成及人们应该吸取的教训,笔者采访了长期从事婚恋及婚姻伦理研究的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妇女研究会常务理事金一虹。
金一虹教授说:嫡亲表兄妹相处时应该恪守界线,即只能保持亲情和友情,而不可产生恋情。表哥利用表妹的单纯而将其占有是不道德的,而表妹最后抓住表哥不放则是不理智的。即便不是这种近亲关系,异性间相处亦应把握好度。成年人在左右感情的问题上,一步处理不当,造成恶果悔之晚矣。
如今,在人们的感情纠葛中,一方为了捂住丑闻,往往会对另一方采取极端行为,这是最为愚蠢的选择。人做错了事、那怕是最丑的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处理纠纷的手段上不为自己和他人留有余地。史海阳对自己、对家庭、对父母亲属造成的极端后果,就是因此所致,教训尤为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