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月光钢琴学术论坛  (http://www.moonpiano.com/bbs/index.asp)
--  钢琴音乐共享区  (http://www.moonpiano.com/bbs/list.asp?boardid=61)
----  [综合类]The Magic of HOROWITZ CD1(下载地址已换,非常快!)  (http://www.moonpiano.com/bbs/dispbbs.asp?boardid=61&id=4284)

--  作者:kobez
--  发布时间:2005-11-4 17:33:38
--  [综合类]The Magic of HOROWITZ CD1(下载地址已换,非常快!)

专辑:The Magic of HOROWITZ
艺术家:Vladimir Horowitz
发行公司:DG
专辑简介:(直接翻译自CD内的小册子,当然不是我翻的,转自古典资讯网)
    收在这个唱片集中的都是霍洛维兹临终前最后五年 (1985-89)的录音,它们表明这位非凡钢琴家的艺术已经完全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这五年大约也是霍洛维兹本人最快意和多产的时期。其成就令人侧目:他以82岁的高龄重返阔别61年的祖国俄罗斯,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举行现场音乐会——其中莫斯科的音乐会在西欧和美国通过电视现场直播。接下来的几年,他又在纽约、伦敦、柏林、巴黎、米兰、阿姆斯特丹、维也纳、汉堡开独奏音乐会,场场爆满;他还录制了7张唱片:包括他的第一个莫扎特钢琴协奏曲录音以及一些过去从未录制过的曲子;此外,他拍摄了3部电视纪录片,获得第23届格莱美奖,并在白宫接受了里根总统授予的自由奖章。
  霍洛维兹作为钢琴家的艺术生命是漫长的,尽管他以前从没想过要做一名音乐会钢琴家。“我想当作曲家,但在1920年的布尔什维克革命之后,我的父亲已经失去了所有家当,我决定靠开钢琴演奏会来贴补家用。”对于他,没有成为职业神童也许是幸运的,这样,他可以为了纯粹的乐趣来弹奏钢琴。对于他,一切似乎都来得毫不费力,他机敏、好奇心强,读谱与视奏能力极佳。拉赫玛尼诺夫和普罗科菲耶夫在见过他创作的钢琴小品后,都鼓励他当一名作曲家。 不过,革命把什么都改变了。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霍洛维兹这个要做钢琴家的务实的决定倒是影响了整个音乐世界。

  1989年11月,在霍洛维兹与世长辞之时,世界各地纷纷发来颂扬之词。艾萨克·斯特恩评论道:“有多少音乐家敢说他创作出了一条评判别的音乐人的标准来?霍洛维兹不仅个性特别,琴技与音乐造诣也是非同寻常的。当他演奏的时候,仿佛每一个指头都有彼此不同的个性和头脑,自己就知道如何在恰当的时机、以恰当的力量动起来,而演奏家本人只需坐在一旁,进行观察和协调而已,一切都显得轻而易举。他将被视为音乐家万神殿中的一人,他不仅影响了他的时代,且留下一份特殊的遗产,引起关心音乐表演的人们的忆念和思考。”

  霍洛维兹的演奏生涯始于1922年,当时,他还是一个20岁的无名小卒,体形修长、面目英俊,一双黑色的眼睛透出令人销魂的魅力。他以其不拘格套,充满大胆新鲜创意的演奏令听众们大为震惊。仅在两年的演出季节里,他就在哈尔科夫举办了15次成功的演奏会。而1923年的列宁格勒之行更预示了他后来成长为国际演奏家的可能性。

  1923年10月,一群学生在列宁格勒音乐学院的大厅和走廊里议论纷纷。

  “今晚在爱乐大厅表演的是谁?”

  “某个叫弗拉基米尔·格(霍)洛维兹的钢琴家。”

  “他从哪里来?”

  “说是从基辅来的,布鲁姆费尔德的高材生。”

  “去瞧瞧。”

  大厅里坐了一半观众。一个不知名钢琴家在演奏拉赫玛尼诺夫。到第二天,他已经一举成名。在列宁格勒,由崇拜他的少女们组成的俱乐部也在日渐壮大……

  当我60年代中期为霍洛维兹和鲁道夫·塞尔金制作录音时,塞尔金告诉过我他第一次遇到霍洛维兹的情形。30年代,霍洛维兹在瑞士生活,应邀去巴塞尔他的朋友家里,主人问他是否愿意弹奏一曲,他便坐下来演奏起了肖邦的《g小调叙事曲》。塞尔金说,那样的钢琴演奏是他生平从未听到过的,“真好像霍洛维兹是从另一个星球来的。”

  这种无所不在的创意,在霍洛维兹的早年就显露出来了。他母亲教给他基本的演奏方法,此后,他就完全是自学了。他自己钻研了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并形成自己的观念。他对音乐更多地是从作曲家而不是从演奏家的眼光来理解的,他拥有了不起的音乐直觉和强有力的体能,虽则形式上他在基辅音乐学院学习,但他已经有足够的信心确信他自己的诠释理念比老师讲授的更有道理。

  他的创造力表现在他发展了钢琴声音的每一个方面。其钢琴的音响和音色幅度之宽之广是前所未闻的,从几乎听不见的极弱音一直达到霹雳似的轰鸣;时而绚烂之极,时而微妙得令人动容。并且,他指下的每条旋律线又有各自不同的色彩与动感,其结果让我们觉得键盘上似乎俨然存在着看不见的第三只手!这些令人晕眩的效果在他的辉煌的改编曲中就不难听到。比如现在这个唱片专集的李斯特根据舒伯特《情歌》所作的改编曲中,就可以听到萦绕不去的回声效果。

  基于早年对于歌剧和声乐的爱好,他发展出维持不绝如缕的旋律线的能力,从而克服了钢琴在机械装置上的先天局限。他曾经说过:“最重要的工作是把钢琴从敲击性的乐器转换为歌唱性的乐器……通过光影变化营造出声乐般的音色,这里的秘密就在于运用对照。”这是霍洛维兹演奏的最美丽动人的一个方面 。我们不妨听听他在舒曼《梦幻曲》中那如歌的音色,在1986年莫斯科的音乐会中,它曾经令听众们落泪。

  他的艺术的另一个方面同样是独一无二的。在演奏中,他有勇气做出许多冒险。评论家们曾经描述霍洛维兹是一位“无法抵挡的”“会放电的”演奏家。钢琴家们称他是魔鬼。说他总是处在失去控制的边缘(他倒是从不失控),是在没有网兜的情况下走钢丝。他自己说过:“我做了很大的冒险,因为我的演奏十分清晰,一旦出错,你们就可以听出来,只是我并不担心这个。”

  不论在音乐会上,还是和朋友或同行们在一起,他的首要目标永远是和别人分享他的音乐。他精心安排他的节目单,力求使他的听众在音乐中得到完全的满足,获得美好的音乐体验。他倾心于来自听众的如雷的喝彩声,并非因为他需要一再地确信他的伟大,而是因为这表明听众们从他的音乐中得到了强烈的共鸣。在霍洛维兹家中的晚会上总是有为客人的演奏,弹的常常不是近期音乐会或唱片录音计划中的曲目。他宁愿冒险演奏他从未在公开场合演奏过的曲子,仅仅摊开堆在钢琴上的某一本乐谱,便对着谱子弹起来。有时候,他可能凭记忆演奏一些他许多年没有碰过的东西。有时,他的妻子万达会带着怀疑的神情说:“(他说)他有30多年没有弹过这首曲子了!”他永远关心他的客人们的反应,无论演奏的是什么音乐。

  自发性是霍洛维兹所有演奏中共同的特色。他从来不用相同的手法处理同一首作品,这是他引以自豪的。他喜欢说:“乐谱不是圣经……肖邦从来不用一成不变的手法演奏两次他自己的作品”他的敏捷的头脑、强健的筋肉组织允许他由着性子去讨厌重复练习,这对于他的演奏能够常保新鲜可谓功莫大焉。他一旦形成对某首作品的观念,就会首先在他的头脑里排练一番。同时通过即兴演奏或弹奏别的曲子使他的手指保持最佳状态。关于自发性,他说:“一个人必须具有非常清晰的意图,对于音乐的精神及其架构要有清楚的认知,德国人称此为Auffassung(看法),等你达到了这一步,你就能够高屋建瓴,那些细节就留到演奏中去发挥吧。有时候是色彩的问题。我知道每一个部分的色彩,但是关于色彩的确切的深浅程度最好留给一刹那的灵感去把握。”

  自发性也是霍洛维兹录音过程中的一部分。整首曲子或乐章他都一次弹完。对他来说,录音也是表演,他从不为麦克风演奏,而是弹给录音室里的听众。于是乎,他的唱片也总是和现场音乐会一样鲜活而自然。

  这里选取的都是霍洛维兹在DG公司留下的全部录音中的精华,那三首霍洛维兹生前未曾发布的录音也不例外。莫扎特的《A小调回旋曲》是在1988年12月和1989年1月期间录制的,还保存了一些当时大家在一起闲聊的录音,其间,霍洛维兹笑谈他的同辈钢琴家把这首曲子弹得过分缓慢了。霍洛维兹改编的李斯特作品《从前》(选自《圣诞树》)是1988年6月24号在纽约录制的,仅用一遍就录制成功了。舒伯特的《F小调音乐瞬间》是1987年6月21号他在汉堡举行的最后一次现场音乐会里的安可曲。 莫扎特的《A大调协奏曲》(K. 488)是1987年3月在米兰的录音,收在附带的DVD中,这张DVD中包含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文献资料。

  关于霍洛维兹,有些人首先想到的或许是他那惊人的钢琴炫技,但更多的人将不会忘记他是一个天才,一位具有辉煌的创造力和无穷无尽的想象力,能把他的生命和活力化作音符的完美的音乐家。他不愧是20世纪最了不起的用音乐和我们进行交流的使者。


这是我在王府井外文书店花血本225元买的正版2CD,附赠一张DVD(mozart PC23 录制全过程)。本来想把DVD也上传,发现竟然大小有3.35G之大!!以后找到DVD转rmvb的工具以后再说吧。。
这帖是CD1,另外有一帖是CD2
CD1:
Franz Liszt
  1 Soiree de Vienne No.6 (after F. Schubert)        
  2 Standchen (Serenade, from Schwanengesang)        
  3 Valse Oubliee No.1    
Frederic Chopin  
  4 Mazurka in A minor, Op.17 No.4      
Alexander Scriabin  
  5 Etude in D-sharp minor, Op.8 No.12      
  6 Etude in C-sharp minor, Op.2 No.1        
Franz Schubert  
  7 Impromptu in B-flat major, Op.142 No.3 D.935 No.3        
  8 Marche Militaire in D-flat major, Op.51 No.1 D.733 No.1        
Domenico Scarlatti  
  9 Sonata in E major, K.135 (L.224)        
Johann Sebastian Bach arr. Ferruccio Busoni  
  10 Nun komm\' der Heiden Heiland, BWV 659 (Chorale Prelude)        
Sergei Rachmaninov  
  11 Prelude in G major, Op.32 No.5        
  12 Prelude in G-sharp minor, Op.32 No.12        
Franz Liszt  
  13 Sonetto 104 del Petrarca (Annees de Pelerinage, Book II (Italy) No.5)        
Frederic Chopin  
  14 Mazurka in C-sharp minor, Op.30 No.4        
Robert Schumann  
  15 Traumerei, Op.15 No.7        
Sergei Rachmaninov  
  16 Polka de W.R.        

CD内中部有如下一段话: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transform the piano from a percussive instrument into a singing instrument... a singing tone is made up of shadows and colour and contrast. The secret lies mainly in contrast."-- Vladimir Horowitz

永久下载!!!

请大家支持一下吧

即使这些曲目已经有了,还是下下来珍藏一下把~~

CD2见:

http://www.moonpiano.com/bbs/dispbbs.asp?boardid=61&id=4285


以下内容需要花费现金5才可以浏览,您只有现金0,无法购买。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memeji
--  发布时间:2005-11-4 18:02:07
--  

这真是好东西!!!我收了~~~期待后两张~

不过下载速度好慢~~~楼主还是用邮箱装吧~


--  作者:lxj_1228
--  发布时间:2005-11-4 18:19:38
--  

天,225~~DG的正价版CD可真是了不得~~ 我前两天买到一套D版的老霍在DG所有录音(6CD)才花了30

不过楼主提到的那张DVD倒是挺有意思的,从书上看到,老霍和朱里尼在排练MOZART钢协的时候发生了很多有关乐曲处理的冲突,不知道细节是怎么一回事.

期待楼主发碟!


--  作者:memeji
--  发布时间:2005-11-4 18:27:34
--  
可以想象~~朱里尼这样一个严谨的正统派指挥大师~~在处理Mozart和老霍那种极端个人化的自由风格之间的冲突~~
--  作者:kobez
--  发布时间:2005-11-4 19:40:26
--  

尽快会弄到月光的FTP上,一两天以内吧。。敬请期待。。


--  作者:kobez
--  发布时间:2005-11-4 19:53:17
--  
以下是引用lxj_1228在2005-11-4 18:19:38的发言:

天,225~~DG的正价版CD可真是了不得~~ 我前两天买到一套D版的老霍在DG所有录音(6CD)才花了30

不过楼主提到的那张DVD倒是挺有意思的,从书上看到,老霍和朱里尼在排练MOZART钢协的时候发生了很多有关乐曲处理的冲突,不知道细节是怎么一回事.

期待楼主发碟!

冲突我是没太看出来,不过感觉horowitz在录制现场更像个指挥。貌似威信比朱里尼高不少。他们录完第二乐章后去听回放时horowitz听到妙处自己都觉得自己很伟大的感觉。horowitz真是个可爱的老头。


--  作者:始祖鸟
--  发布时间:2005-11-4 20:10:59
--  

楼上的lxj-1228是不是北京20中学的李贤吉啊

在下20中鼓手陈诗尧


--  作者:始祖鸟
--  发布时间:2005-11-4 20:11:49
--  
这样的盘历史录音,近似于Furtwangler的效果
--  作者:lxj_1228
--  发布时间:2005-11-4 20:25:57
--  
以下是引用始祖鸟在2005-11-4 20:10:59的发言:

楼上的lxj-1228是不是北京20中学的李贤吉啊

在下20中鼓手陈诗尧

先更正一下,我的名字不是这么写的~~呵呵.

咱们短信里聊,在这儿不太合适~


--  作者:scarbo
--  发布时间:2005-11-4 20:34:44
--  
哇!!!好东西!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