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小汶
-- 发布时间:2005-8-26 21:02:58
-- [原创]我听德彪西的<月光>
我听德彪西的<月光>
德彪西的<月光>是贝加玛斯克组曲中的第三首.尽管我弹得并不好,但始终喜欢这首曲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无论身在何方,我们都沐浴着同一缕月光,而有对这同一轮明月有不同的理解.德彪西对月光的理解,凝聚成这一首<月光>,而无数演奏,欣赏它的人,又对它有无数种理解.这样看来,月光天生就有它的多重面纱,向世人展现着它独特的朦胧美.
在我的印象里,月光来自海边.我家离海边比较近,所以在夏天,我会选择晚上到海边散步.在这种季节里,尽管住宅区热得透不气,但海边总是凉爽的,有的人还披了件长袖衣服.但我是从不披的,我会任海风吹拂,偶尔也会打个寒颤,但这是海的恩赐,我怎能拒绝呢?
初到海边,我感受到的便是<月光>的第一部分,这时,我还离海水还远,只能隐隐约约听到了响声,但这种微弱的声音却足以让我预料到它的气势磅礴,多么神秘!风也像这音乐一样,不是很有规律,只是偶尔吹起.所以此时的月光是这里最突出的风景,感觉很亮很亮,却不刺眼,你可以尽情地抬头欣赏月亮;它会把自己蒙上一层纱,你可以一直地看,却怎么也看不清楚它的纹理.在这静谧的环境里,我像是开始进入梦乡,完全可以抛弃一天的繁忙,嘈杂.有人说:不做梦也是缺陷,因为你无法进入另一个世界.我想这海边的月光足以弥补这种不足.这音乐的逐层递进,正是我慢慢走近海水,月光下的大海越来越清晰的感觉.
随着一声预示,我终于清晰地感受到海水的波澜.整个人也像是在海中央,随着海水的滚动,被一波拉近,却又被另一波扯远.虽然这声音很大,但决不是轰响,在月光的笼罩下,一切东西都展现出它最温柔的一面,甚至是这海水.曲子中那连续的三连音和八分音符,恰到好处地表现海浪若隐若现的规律.然后,我想陷入沉思,在这美妙的一刻捕捉灵感.但我思的却单单是德彪西的<月光>,它占据了我整个头脑,我才深深地体会到如此单薄的旋律线条,竟然有这样丰富的内涵.
在沙滩上踽踽独行,大海和月光陪伴着我,让我既不孤独,又很安静,我喜欢这样的感觉.细细的沙子温柔地抚摩着我的脚,你不必担心脚上的沙子弄脏你的脚,别忘了这是海滩,海水早已把沙子淘了几个世纪;你不必抬头看月亮,海面上的”萤火虫”就是它的影子.有时,我还会闻到一股莫名其妙的清香,也许那是从太平洋的对岸带来的呢!沿着噼里啪啦的声音那边看去,还有群人坐在篝火边.这正是<月光>的第三部分,多了些快活而又不失宁静.
不知这天是农历几号,夜深了,海水也渐渐退了.沙滩这边的月光被我一个人占据.这时,我周围一下子静了,比我刚来的时候还静,于是,我躺了下来.彻底进入了梦乡,梦里我又重复来到了刚才我到过的地方,享受刚才的月色,在梦里,它们又是另一种风味,比原来更飘渺……
在享受还边月光的时候,我会想到德彪西的<月光>;当我听<月光>时,海边的月色也会浮现在脑海中.这就是印象派作品的独到之处吧.
如果有一天,我离开家乡,我的乡愁也许就是这首<月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