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月光钢琴学术论坛 (http://www.moonpiano.com/bbs/index.asp) -- 月光综合艺术 (http://www.moonpiano.com/bbs/list.asp?boardid=65) ---- [原创]浅谈中国第四代导演的堕落 (http://www.moonpiano.com/bbs/dispbbs.asp?boardid=65&id=9061) |
-- 作者:孤独的卡夫卡 -- 发布时间:2007-3-4 16:49:32 -- [原创]浅谈中国第四代导演的堕落 浅谈中国第四代导演的堕落 古人云:“五十知天命”,可我看张艺谋、陈凯歌等人就像他们拍的电影一样在天上飞来飞去,无所归依。 这里我想说的是中国第四代导演们说拍的电影愈来愈稀奇古怪、不知所云,完全没有了风格与意义可言。用凤凰卫视“”杨锦麟先生的话说:“《黄金甲》是一部不错的片子,尤其是当外国人看的时候,一定会注意到片中女人的胸部如此之大,想必一定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罢!” 没错,中国是发展了,人民的腰包也鼓了。近些年,大鱼大肉吃烦了,于是国人也赶起潮流开始所谓的“文化消费”了。 我对国人的理解能力表示赞叹,他们一下子便深切体会到“文化消费”不过是看“大片”,听“明星音乐会”罢了。于是排山倒海的国人涌入电影院、盗版音像店。而那几个尚不知“天命”的导演这会儿算是知道自己该干甚么了。 众导演们就像广告中阳痿的男人们买壮阳药一样,疯狂的拍起了商业大片。这场“买药”狂潮的旗手当属张艺谋。前两年拍了《英雄》和《十面埋伏》,接着是陈凯歌的《无极》冯小刚的《夜宴》,以及最牛逼的《黄金甲》。 拍这些“电影”投入的资金是愈来愈多了;片中的人是愈来愈多了,片中人穿的衣服是愈来愈少了。但是观众曾否想过,这些所谓的“大片”除了给人以感官上的刺激外还有什么呢?有何种思想上的价值与意义!也许有人会反驳说《夜宴》、《黄金甲》是改编自著名戏剧《哈姆雷特》与《雷雨》,但我们有没有想过这又是导演的何等用意或者说这又有和等意义? 假设我们从正面思考,导演是为了弘扬原作精神,那么试问导演曾否想过在如此不同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历史背景、时代背景下如何能把持住原著的精髓!再者说,如果导演的主要目的为此,那么又有何等必要花重金请明星,花重金制作特技(尤其是在其中出现一些极不必要的裸露与血腥),花重金搞宣传。 其实导演的用意很简单,不过是在编剧上面省一笔费用,更重要的是以“名著改编”作保护伞(在此之前的三部“电影”均因故事情节空洞、糟糕而备受指责) 说了这么多,也许有人会说为什么不去谴责观众们的欣赏情趣太低。可是我们生活在中国,一个十三亿的人口大国。国民的数字也只能如此,绝大多数的人还只能用下半身看电影。而那几个导演们确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而且活到现在也算经历了不少沧桑。他们应该已有相对稳定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他们拍电影应该是向世界表达他们独到的思想、对人生的感悟,或者是为了祖国与人民的利益拍电影。总而言之,他们对于拍电影应保持主动权,而不是现在这样因潮流而产生的电影。 更为严重的是第四代导演给中国的电影业造成巨大的危机——使中国电影朝着极不健康的方向发展。 曾经有人问一位导演:“说实在的,你在乎票房吗?”导演如是说:“其实没有哪一位导演不在乎票房的,因为它代表着你的电影被认知承担。但是在中国这个环境我是根本不在乎的,因为这是一个极不正常的环境》” 说这话的正是第六代导演中最优秀的一位、曾多次在威尼斯、嘎那、柏林电影节上获奖的导演贾樟柯。我想绝大多数中国人对这个名字应该比较陌生。因为我本人曾亲身感受过。 我的一位好友曾做了一个关于中国电影与外国电影的研究报告,我参加了研究报告的数据统计。他们在一场电影散场后对大约一百多名观众进行了调查访问。结果显示:80%的人喜欢外国电影,90%多的人去电影院会选择看外国电影。而极具讽刺与悲情色彩的是那场电影竟是《黄金甲》之所以说有悲情色彩是因为那区区的不多10%竟然就只是这类的影片 那么有谁知道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青红》;贾樟柯的《小武》、《站台》与《三峡好人》!而这些电影才是极具社会意义与思想价值的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十七岁的单车》不仅剖析了人性中虚荣的一面(片中的城市人)还向观众展示了人性坚忍、与现实争斗、不妥协的一面(片中的农村小伙)。导演用两个处在少年时期、个性鲜明的两个少年进行了对比,反映了中国农村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与反差;《三峡好人》讲的是发出在即将被淹没的古城奉节的两件事。一件相聚,一件相离。两件事反映随着社会的变迁,中国人面对选择的不同态度。 看这些电影需要用人类最高贵的器官:大脑、最高贵的灵魂与思想。 然而《十七岁的单车》的单车被禁;《三峡好人》因为不能给电影院带来足够的钞票而只给他排了不到《黄金甲》十分之一的档期!而我们何曾想过《三峡好人》竟是一部刚刚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最高荣誉——金狮奖的影片!试问,有谁敢说中国的电影的未来充满希望! 而第四代导演们,作为中国电影的“领导者”,作为第六代导演们的师兄、学长都干了些什么!他们拍的所谓的“电影”不仅没有得到真正的赞美反而是大众忽视了那些真正的称之为电影的电影;他们不但没有将自己的经验和下一代交流反而将其作为赚钱的“秘笈”。他们的腰包是鼓了,但是国人的思想却空虚了! 一个个只有三十初头的第六代导演们却承受着超越他们能力数倍的压力与责任。他们是真的在为艺术献身,为人民与灵魂呐喊! 我想中国的电影和中国的人都应像贾樟柯说的:“脚踏实地”。 慕潜 |
-- 作者:孤独的卡夫卡 -- 发布时间:2007-3-4 17:01:18 -- 希望大家多看看 我对中国现在中国的电影环境真的极为担心。 这里的朋友都是真正热爱艺术的,我想我们也应该去注意真正体现艺术的电影!!! 谢谢!! |
-- 作者:月光浩 -- 发布时间:2007-3-4 17:19:29 -- 商业社会,名利当头,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
-- 作者:lxj_1228 -- 发布时间:2007-3-4 17:29:06 -- 片子固然恶俗,但归根到底,有人捧的东西才有市场. "他们的腰包是鼓了,但是国人的思想却空虚了!" 人民的思想空虚了,他们的腰包才鼓了. |
-- 作者:liuyuforever -- 发布时间:2007-3-4 21:31:00 -- 其实,很正常,为什么指环王会有那么恐怖的票房?还不是做的场面大。我只是觉得中国的导演总是学人家玩剩下的,而且还学得不是很明白,那怎么有什么好结果?另外就是,多数人看电影是为了消遣,娱乐,想想多数人在工作学习了一天,回家看看电影,或者是跟自己的另一半去看看电影,为的就是消遣娱乐一下,而不是为了受教育的,所以大家宁愿看一点美国大片,为的就是放松一下,而有些电影的确很有内容,看完了,却让人心里不舒服很久,那么我到底是为了消遣还是为了给自己找不舒服?我认为只有在人身心都很轻松的情况下才会去欣赏艺术,而现代的人又有几个能身心很轻松呀? |
-- 作者:liuyi-chin -- 发布时间:2007-3-6 15:59:15 -- 已有十多年未看过国产片了,包括近期的所谓大片《黄金甲》,因为时间太少了,我们已上过数不清的国产大片的当,每回都是失望多于希望,国产大片与中国足球是“五十步笑百步”。 |
-- 作者:kobez -- 发布时间:2007-4-1 5:06:53 -- 阳光灿烂的日子~三峡好人~都是好电影~ |
-- 作者:zhuyiqing -- 发布时间:2007-5-11 15:11:38 -- 假使你用个人的眼光去看待,无论这部电影有多商业,它都是吸引人的.不要以为自己完全否定这种看似无聊的艺术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