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月光钢琴学术论坛 (http://www.moonpiano.com/bbs/index.asp) -- 月光资料翻译区 (http://www.moonpiano.com/bbs/list.asp?boardid=68) ---- <<霍洛维兹夜谈>>继续连载!第二章 (http://www.moonpiano.com/bbs/dispbbs.asp?boardid=68&id=4915) |
-- 作者:BMweb -- 发布时间:2005-12-26 11:52:41 -- <<霍洛维兹夜谈>>继续连载!第二章 如果关心这个连载的朋友们还记得,第一章讲述了霍洛维兹前20年的经历,从幼年到青年。现在推出的第二章, "霍洛维兹征服世界" 则讲了他成名之后的历程,包括辉煌的职业生涯,第一次和未来的岳父Toscanini合作,后来出现的精神障碍和复原,以及家庭生活的种种方面,等等。英文原文如下: http://down.whpia.com/BMweb/Chapter2.rar 我在此诚恳地征求英->中译者。上个夏天那么多热心的朋友参与翻译,实在让人感到团队精神的神奇力量,想必包括我在内的大家都深受鼓舞(热血沸腾地讲演中。。。鸡蛋就免了,谢谢大家。)!不过现在由于工作太忙,而翻译又是个细致活儿,我时间上实在不允许。希望感兴趣的朋友帮帮忙,大家一起把它翻译出来! (值得兴奋的是,这是所剩下的四十几章中最长的一章了,共16页;其他的章节都是一个个的小故事,3~4页而已。所以这章是个大项目,我们把它译完之后,剩下的翻译成品"出炉率"就会很快了!) 我们还可以像以前一样,译者在此贴出自己要译的页数起止,以便下一个志愿者继续。 再次感谢大家! |
-- 作者:月光浩 -- 发布时间:2005-12-26 19:12:52 -- 顶一个!帮不了你了BM,我英文看看还行,要翻译真是不行,呵呵!我负责德文的吧!大家都来参与翻译啊! |
-- 作者:meng8629 -- 发布时间:2005-12-26 21:58:09 -- 是啊 我也帮不了 哎 还是希望原来那些"老人"们都回来帮助翻译啊 |
-- 作者:kobez -- 发布时间:2005-12-27 10:24:35 -- 如果大家不怕稍等,我翻前一半吧~~不过翻译质量就不好说了,呵呵。。 寒假1月6日开始,1月8号以前奉上,不知是不是太晚。。 |
-- 作者:kobez -- 发布时间:2005-12-27 10:27:52 -- document 08 - 11 其中 document 08 是指 chapter2 部分。。 |
-- 作者:newquantum -- 发布时间:2005-12-27 11:40:28 -- 楼主有空尽管把剩余章节都扫描上来,一定会有人翻译的。大家也不必客气,有空尽管上来认领。不必着急也不必担心,估计半年之内全书就都搞定了…… |
-- 作者:kobez -- 发布时间:2005-12-27 11:41:57 -- Page 19 霍洛维茨征服世界 1925年5月,Merocitch 为霍洛维茨订了9场演出,在莫斯科、基辅和列宁格勒各有三场。不久,霍洛维茨,这个年轻的苏联钢琴界的英雄,已经身在俄罗斯的边境,害怕的发抖。卫兵会发现自己紧紧包在鞋里的那些珍贵的储蓄吗?幸运的是,卫兵并没有检查。霍洛维茨回头看了一眼,然后开始迈出脚步,走上了自由和名扬世界的道路。霍洛维茨怎么也不会想到,整个世界即将为他的艺术所倾倒。 Merocitch 选择柏林作为霍洛维茨征服欧洲的第一站。柏林在1925年当时是欧洲的音乐中心。让柏林的听众们信服可是一件与狂扫键盘席卷俄国完全不同的事。德国在音乐方面的精密是霍洛维茨在压抑的共产主义世界所从未遇到过的。 柏林人早已习惯大部头的演出曲目。巴赫,莫扎特,海顿,贝多芬,舒伯特,舒曼,还有勃拉姆斯,组成了他们的音乐菜谱。当然,霍洛维茨对这些大师们基本没什么经验,甚至感到气质上与贝多芬不相容。据他的导师海因里希·涅高兹说,他离开俄国之前,曾经描述过贝多芬对他来说是多么的异类,贝多芬根本一点儿也没有打动他。 |
-- 作者:kobez -- 发布时间:2005-12-27 11:44:38 -- 试翻了一页,挺好玩的。 有空我就翻吧,说不定不用等寒假就能翻完了 |
-- 作者:kobez -- 发布时间:2005-12-27 17:01:02 -- Page 20 霍洛维茨迷上了柏林这座城市的文化并且很快意识到俄国的生活是多么阴郁。柏林对于音乐和艺术的那种开放的思想深深地打动了这位年轻的钢琴家。已经满足于闪光灯和听众的霍洛维茨这时意识到在很多方面,他的艺术是有些乡下和俗气的。 在柏林,他去听富特文格勒和理查德·施特劳斯的歌剧,而且阿尔班·伯格的Wozzeck很快就首演了。阿诺德·勋伯格在那里教授作曲。施纳贝尔作为在柏林钢琴界一股理智的力量,取代了1924年去世的费鲁西奥·布索尼的地位。在科学界,爱因斯坦统治性的地位至高无上。在文学界,Thomas Mann深受喜爱。Kandinsky的油画已经 (开始) 为人欣赏。这是聪明才智的大游行,但这些在希特勒的手中将很快消失殆尽。 在俄国,霍洛维茨不得不弹过一台又一台的破琴。在柏林,他见到了好多久仰大名的好琴,心里十分高兴。钢琴厂家很具竞争性,Merovitch让他们知道弗拉迪米尔·霍洛维茨将马上成为他们竞争的对象。 霍洛维茨对我说过:“在俄国,没有钢琴工业。当我1925年到了柏林,我不知道该弹哪架钢琴。当时有大概八九个重要的钢琴厂家。所以我去了Weber,Bluethner,Bosendorfer,Steinweg,Bechstein,去了所有地方,然后去了Steinway。当我在Steinway上弹奏过后,我说‘这才是我的琴’。我这一生只弹Steinway。她是我不可分割的朋友。” 霍洛维茨在柏林的首场演出被安排在1926年1月2日,第二场在两天之后。演出前,这位年轻钢琴家紧张的神经几乎无法控制。在门可罗雀的演奏会上,他过分猛力的敲击甚至弹断一根琴弦。霍洛维茨承认,“我没弹好。没有来什么评论家,这样反而比较好。” 霍洛维茨第二场演奏会表现得好了一些。演奏厅坐满一半,一个大报刊登了一篇赞扬的评论:“这个俄国人弹得既精密又富有弹性,而且他的音乐巧妙的拥有最丰富的色彩。”这个作者继续写道他概念化的能力在舒曼幻想曲上是失败的。“但是对于血染国土的苏俄严重缺乏浪漫的诗意和镇静,我也不感到什么奇怪。” |
-- 作者:BMweb -- 发布时间:2005-12-27 23:42:45 -- 感谢Kobez和Newquantum!!! 也希望大家一起来校对--人多力量大!!=) 当然我一有空也会尽我所能的!其他章最近我会陆续发上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