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钢琴学术论坛音乐研讨区作曲家&作品 → 舒伯特藝術歌曲全集(下篇)


  共有128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舒伯特藝術歌曲全集(下篇)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zzc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初学者
等级:月光中士 帖子:212 积分:4058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5-5-3 12:54:41
舒伯特藝術歌曲全集(下篇)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6-29 22:22:36 [显示全部帖子]

我們身處的年代,似乎是個不屬於藝術歌曲的年代!俗艷花俏的流行音樂,以簡短的音樂長度,和不斷反覆強調的平庸旋律,打壞了現代人對音樂的敏感味蕾。急功近利的工業時代,更讓人心失去了纖細沉澱的耐心,模糊了感應藝術旋律的情緒。至於語言所造成的文化隔閡,以及鋼琴伴奏的角色與功能性,這些對一般人造成欣賞障礙的因素,就更不用提了。

二十世紀是個對藝術歌曲疏離的世紀,儘管名唱片製作人華特李格(Walter Legge),激勵他的聲樂家老婆舒瓦茲可芙,灌錄了不少優異的藝術歌曲錄音,但是與1819世紀大量的藝術歌曲相比,比例少得可憐。光以眾所皆知的「歌曲之王」舒伯特的藝術歌曲來論,就沒有出現完整的錄音全集;男中音費雪迪斯考則被稱為20世紀最偉大的聲樂家,儘管他在DG或更早在EMI灌錄許多藝術歌曲,尤其是舒伯特的,但是舒伯特「所有的」藝術歌曲,連這位多產的聲樂家,也無法全數收錄。

所幸,鋼琴家葛蘭漢.強森(Graham Johnson)在1999年完成了舒伯特藝術歌曲全集的錄音計劃,否則後世將無法理解二十世紀音樂家對舒伯特歌曲的「完整觀點」。或許會有多人覺得奇怪,推動製作舒伯特藝術歌曲全集的工作,怎麼會是由一位鋼琴家來完成呢?事實上,葛蘭漢.強森在整個計劃中的角色,不僅只是鋼琴伴奏而已,他更是整個計劃的推動者;除了鋼琴家的身分外,他更是一位考據的天才,不僅找來當代最好的藝術歌曲演唱者,選擇適合他們發揮的歌曲給予錄音,同時集合權威的舒伯特學者,仔細地考據歷史與樂譜,終於在Hyperion唱片公司,完成這一整套共3737CD的舒伯特藝術歌曲錄音。

Hyperion這個錄音計劃從1987年開始,直到1999年結束,共歷時13年之久!整個計劃的鋼琴伴奏全數由葛蘭漢.強森擔任,同時他還負責每張CD的樂曲解說工作。而聲樂家部份反而動用眾多名家,數量多達30位以上,而且每集的人選都盡量不重複,可以說將二十世紀後半優秀的藝術歌曲演唱者通通都集合在計劃中。

整個計劃每張專輯的發行,都各有其邏輯與道理,不過總地來說有三大類型: (一)主題式。譬如第二集描述「水」的歌曲,第三、四集舒伯特與「朋友」,第六、八、15集舒伯特與「夜曲」,第九集舒伯特與「戲劇」,第11集舒伯特與「死」,第12、33集「年輕的」舒伯特,第19集關於「花與自然」,第31集舒伯特與「宗教」。透過此類歸納,欣賞者可以發覺舒伯特藝術歌曲中,較偏重的題材有哪些,同時透過「主題性」的包裝,也能夠更接近音樂本身的核心旨意。

(二)編年史。譬如第七、十、2022集的1815年,第172332集的1816年,第21集的1817-1818年,第26集的1826年,第28集的1822年,第29集的18191920年,第34集的1817-1821年,第35集的1822-1825年,第36集的1827年,以及第37集的生命最後一年。這些特殊的年份,對舒伯特都別具意義,像是1816年舒伯特才19歲,仍然父親的學校教書,並開始接受他人委託創作。而1822年正是舒伯特在樂壇開始嶄露頭角的一年,你可以感受到音樂的活力。1822-1825年舒伯特正值25-28歲,音樂已臻圓熟但卻身染梅毒,展現他對人生的謳歌。1827年不僅是舒伯特死前一年,同時也是他的偶像貝多芬過世的一年,心情沉重可見一斑。最後一年(1828年),主要包括他最知名的作品「天鵝之歌」。

(三)詩作。除了「主題」、「編年」之外,名詩人的詩作也是葛蘭漢強森分輯的一大重點。譬如第一、24集的歌德的詩,第一、16集的席勒的詩,還有第30集「冬之旅」則是穆勒的詩。

針對Hyperion這個系列第26-37的最後這12集,我想就依照「主題」、「編年」、「詩作」三大類型,來加以分析。

主題

31集 舒伯特與宗教歌曲 舒伯特一生寫有40首左右與宗教有關的歌曲,其中包括了合唱或是管弦樂、管風琴的伴奏,本集就是以「宗教與神」為主題的一集。收錄了包括舒伯特1811年,最早以獨奏歌曲形式寫成的宗教歌曲《夏賈的嘆息》(Hagars Klage),以及《全能之神》、《米利安的勝利之歌》、《聖母頌》、《詩篇13、23、92》等。本集主要的歌者為美國女高音克莉絲汀.布蕾薇(Christine Brewer),搭配上其他女高音、女中音以及男中音。

33集 年輕的舒伯特1810-1814 從唱片封面看來,就知道這是年輕時期的舒伯特,1810-1814年,正好是舒伯特13-17歲就讀維也納皇家神學院的時候,創作天分讓他成為薩利耶里的作曲弟子。這個時期他寫的曲子多流露出無邪的想法,像是《夢幻人生》、《無邪的孩子》、《不快樂的小孩》、《飲酒歌》、《神秘之眼》等等。演唱的歌手相當多,呈現出多樣的演唱風格。

37集 最後一年 舒伯特生命的最後一年,依然創作力旺盛,本集除了收錄《天鵝之歌》外,還包括他在1828年這一年的其他作品,像是《秋天》、《在河邊》、《生存勇氣》等,是整個Hyperion舒伯特藝術歌曲的完結篇。演唱者為艾因斯利(John Mark Ainsley)、羅夫.強森(Anthony Rolfe Johnson)、夏德(Michael Schade)等三位男高音,另外還有極為珍貴厚達112頁葛拉漢.強森的解說。

編年

如果以年代順序看來,26-37集中分別有:第321816年舒伯特黨、第341817-1821年、第291819-1820年、第281822年舒伯特黨、第351822-1825年、第361827年等六集。

1816

舒伯特辭去在父親學校的教職,那段時間其實是他創作相當豐富的時期,像是第二至五號交響曲、《野玫瑰》、《魔王》等名曲。因此,1816年象徵舒伯特某整程度脫離父權支援、脫離一種單調穩定生活的分水嶺。而《致遠方的戀人》、《流浪者》、慶祝薩利耶里擔任維也納宮廷樂師的作品,都創作於這一年。

1817-1821

之間,發生了不少事情,1817年維也納流行起羅西尼風格,舒伯特也寫也兩首《義大利風序曲》。1818年舒伯特前往匈牙利幫艾斯特哈吉伯爵府上的兩位千金上鋼琴課,而1819年當時知名的男中音佛格爾(J. M. Vogel),對舒伯特於舒伯特的藝術歌曲相當欣賞,兩人甚至相偕進行巡迴演出,《黃昏》、《夜曲》、《少女》都是這個時期的作品。

1819-1822

181910月是生命中一個相當多產的時刻,而1820年對他也是很重要的一年,文人雅士聚集成的「舒伯特黨」逐漸成形。1822年舒伯特的聲望如日中天,他廣大的朋友群不僅推廣他的音樂天分,更讓他的經濟情況不再拮据,不過很不幸地他也在這一年夏天染上了梅毒,《繆思之子》、《迷孃》、《夜鶯》都是這個時期的作品。

1822-1825

之間梅毒不斷地侵蝕舒伯特的健康,但是他卻絲毫沒有停止創作的舉動,1823年完成《美麗磨坊少女》連篇歌曲,而18241825年間更是重質不重量地留下許多藝術歌曲精品,包括有《憤怒的遊唱詩人》、《歡笑與淚水》、《你已安息》、《掘墓者的鄉愁》等等。1827年舒伯特偶像貝多芬去世,他自己的身體同時也一度惡化,不過卻依然完成連篇的《冬之旅》、《春之歌》、《秘密的愛》、《星辰》、《水手的告別之歌》、《婚禮的野宴》等等。

詩作

27集 舒伯特與史萊格(Schlegels)家族 史萊格家族是與舒伯特關係密切的詩人家族,父親Johann Adolf Schlegel生了七個才華洋溢的小孩,其中還包括兩位女性,大哥August von Schlegel1761-1789)以及弟弟Friedrich von Schlegel1767-1845)兩人的詩作都被選在這集中。只有在舒伯特藝術歌曲大全集中,我們才有機會一聽這些較不為人知的舒伯特藝術歌曲。

30集 《冬之旅》 這是舒伯特1827年的作品,而詩作則是穆勒(Wilhelm Muller)所寫,原本詩人是以印象式的手法表現,詩與詩之間的關連性並沒太過緊密,但是加上舒伯特的音樂後,他以充滿戲劇性的手法讓《冬之旅》產生震撼人心的凜冽。詩人與音樂家兩人分別投射自己的創作慾念,讓《冬之旅》永垂不朽。演唱者男中音葛納(Matthias Goerne)是費雪迪斯考以及舒瓦茲可芙的入室弟子,表現優異。

26集 1826年舒伯特黨 當然也可以看做「編年」的一輯,但是因為該年舒伯特並無重大事情發生,同時從音樂的內容來看,最重要的是收錄了歌德的《迷孃之歌》、《小夜曲》、《飲酒歌》、《搖籃曲》等,因此將其歸類為詩作。

結語

俗諺:「一粒沙見世界」,我們在舒伯特的藝術歌曲上,也同樣領略到一個完整、自成美學系統的音樂世界。在廣邈的音樂地圖上,儘管這只是單一作曲家的單一曲類,但卻是任何樂迷都無法不駐足的景點。


严禁灌水,斑竹见水贴必删,帖子不在多在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