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钢琴学术论坛资源共享下载回收站 → [下载]Vainberg作曲-大提琴协奏曲


  共有3504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下载]Vainberg作曲-大提琴协奏曲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newquantum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苏联作曲家协会主席
等级:月光学者 帖子:582 积分:4854 威望:5 精华:6 注册:2005-6-20 19:06:20
[下载]Vainberg作曲-大提琴协奏曲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7-12 0:54:27 [显示全部帖子]

这是我听过的所有古典音乐中的最佳大提琴协奏曲。苏联作曲家魏因贝格作曲,罗斯特罗波维奇演奏。作曲家的详细介绍见第2楼。下载地址如下:

http://down.whpia.com/newquantum/Vainberg-CelloConcerto.rar [已失效]

有兴趣可去下载魏因贝格的钢琴奏鸣曲:

http://moonpiano.com/bbs/dispbbs.asp?boardID=59&ID=5963



艺术中那些新方法和新发现本身从来不是最终目标;他们总是使用那些方法和发现,使题材的涵义进一步贴近我们的心灵。
整个艺术发展史不是技术熟练程度的发展史,而是观念和要求的发展史。
——E.H.Gombrich
严禁灌水,斑竹见水贴必删,帖子不在多在精.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newquantum
  2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苏联作曲家协会主席
等级:月光学者 帖子:582 积分:4854 威望:5 精华:6 注册:2005-6-20 19:06:2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7-12 0:57:24 [显示全部帖子]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梅谢斯拉夫(莫伊谢)·魏因贝格

Mieczyslaw(Moishei) Vainberg(Weinberg) (1919~1996)

肖斯塔科维奇的祖父曾因支持波兰复国运动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几十年后有位天才的波兰犹太人投到肖斯塔科维奇门下,成就了音乐史上难得的一段缘分……他的音乐实在太好听,虽然本人只有他不到5%的作品。

魏因贝格1919年生于波兰华沙,父亲是一所犹太剧院的作曲家和小提琴师,他自己10岁就登台演奏钢琴,12岁进入华沙音乐学院,跟希曼诺夫斯基学习作曲,跟图赫金斯基学钢琴。1939年毕业时正赶上纳粹入侵,他全家被杀、被活埋,只身逃往苏联。先在明斯克跟索洛塔洛夫学作曲,两年后德国人又到俄国来了,被迫撤退到乌兹别克的塔什干。1943年,他做出了人生最重要的行动:把自己的第一交响曲手稿寄给肖斯塔科维奇,随即被正式邀请到莫斯科。不过1948年,魏因贝格的岳父,苏联最著名的犹太人演员,被枪决了。1953年2月,魏因贝格自己也被捕。但是很幸运,一个月后,正当肖斯塔科维奇以巨大的勇气向贝利亚和斯大林为他申冤时,斯大林就去世了,魏因贝格很快被释放,逐渐被承认为苏联第一流的作曲家。

肖斯塔科维奇和魏因贝格一直都住在莫斯科,就像莫斯科的物理学家经常在朗道那里聚会一样,莫斯科的作曲家常在肖斯塔科维奇那里聚会。逐渐地,魏因贝格像是成了肖斯塔科维奇的研究生。肖斯塔科维奇后期的许多作品在作曲家协会试演时都是亲自和魏因贝格在钢琴上四首联弹。1967年10月,魏因贝格代替生病的肖斯塔科维奇演奏钢琴,与维什涅夫斯卡娅、奥伊斯特拉赫、罗斯特罗波维奇一同首演了肖斯塔科维奇的“七首浪漫曲”。1975年2、3月间,肖斯塔科维奇去世前半年,大师竟然找到力气参加了魏因贝格的歌剧“圣母玛利亚与战士”的首演排练。

“我是肖斯塔科维奇的一个学生。尽管我从未上过他的课,但我自视为他的学生,就像他的血肉。”他的确是肖最好、最亲密的学生。他们师徒总是把自己最新的作品先给对方分享,以致各自的音乐不由自主地带有对方的影子。魏的第五交响曲采用了肖的第四交响曲的二音符主体动机,而魏的末乐章的一段节奏出现在了肖的第十三交响曲中。他们甚至像是在进行创作竞赛,魏的第九弦乐四重奏先于肖的第九完成,肖赶上后还把自己的第十弦乐四重奏献给魏因贝格,因为当时魏还未写出第十部四重奏。魏的音乐中有很多犹太、波兰、摩尔多瓦的民歌元素,肖的“犹太诗集歌曲集”就受其影响。肖写第十三交响曲纪念被杀的犹太人时,魏在写第六交响曲纪念被杀和变成孤儿的孩子。

魏因贝格的反语和讽刺并不像肖斯塔科维奇那样的夸张和锋利,他会更为限制自己音乐中的攻势。音乐可能非常躁动和逼人,但不是长时间无休止的。与肖斯塔科维奇最大的性格区别在于有一种乐观主义深深地扎根与魏因贝格的心中。他的作品常常是渐弱的结尾,那并不是表示反抗或死亡,而是平静。魏因贝格比肖斯塔科维奇更有浪漫气质,更多地是振作地写音乐,写得更加艳丽,虽然交响结构上比肖更为古典。他晚年的音乐,比如后几部室内乐,明显更富于情感和沉思的美。

当苏联解体后,作曲家说:“我对自己说上帝无处不在。从我的第五交响曲开始,一种赞美诗就在我心中徘徊。如果上帝无处不在,那么仍然有些东西可以讲。”他要用音乐讲伟大的激情、痛切、力量、美丽和平静。最终,魏因贝格为我们留下了26部交响曲,7部协奏曲,17部弦乐四重奏,19部钢琴奏鸣曲,150首以上的歌曲……

魏因贝格懂得如何抓取一个简单的意念并把它建成一座音乐大厦。他的音乐流畅自然,丰富的乐思不断向前翻滚,让人感觉那完全是内心流出的永不间断的语言……

他在俄国最受欢迎的曲子是他的大提琴协奏曲。悦耳的、动人的旋律一开始就沁入人心,立即与人内心深处最需要安慰的那部分灵魂沟通起来。悲情的、乡愁的主题动机反复出现一直引导至那动人的渐弱的结尾。这也是本人目前为止最欣赏的大提琴协奏曲,比肖斯塔科维奇激动无比的第一大提琴协奏曲还要动人。

小号协奏曲和长笛协奏曲的旋律都非常优美、新颖。有人认为小号协奏曲是一部辉煌的反面戏剧,把低俗的讽刺和绝望的悲情融为一体。

第十二交响曲是“怀念肖斯塔科维奇”的,那简直就是用肖斯塔科维奇自己的音乐语言谱写的纪录片。尤其那20分钟长的非凡的第一乐章,从愤怒的情感爆发到抒情的内心反省的天衣无缝的转变,展现了魏因贝格驾驭音乐的高超功力。肖斯塔科维奇的胸怀、抗争、痛苦、沉思皆在其中,那是魏因贝格和肖斯塔科维奇共同的心灵的交响曲……

更多苏联非常见作曲家介绍见:

http://www.classical.net.cn/forum/forumview.asp?forumid=1&id=9203



艺术中那些新方法和新发现本身从来不是最终目标;他们总是使用那些方法和发现,使题材的涵义进一步贴近我们的心灵。
整个艺术发展史不是技术熟练程度的发展史,而是观念和要求的发展史。
——E.H.Gombrich
严禁灌水,斑竹见水贴必删,帖子不在多在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