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钢琴学术论坛音乐研讨区月光综合艺术 → 关于《尼伯龙根的指环》


  共有128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关于《尼伯龙根的指环》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与琴共舞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贵宾 帖子:326 积分:3763 威望:5 精华:3 注册:2005-4-20 12:01:48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3-1 21:55:28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xueqiao2002在2006-2-23 10:41:02的发言: 个人还是比较欣赏瓦格纳的,充满激情和浪漫,而且带有一点疯狂,怪不得希特勒很喜欢他的说。
瓦格纳好像这个人的人品很差哦~~


用音乐来疗伤
月光的背后会有灿烂的阳光
QQ: 78308284 请注明琴网的!!!
严禁灌水,斑竹见水贴必删,帖子不在多在精.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与琴共舞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贵宾 帖子:326 积分:3763 威望:5 精华:3 注册:2005-4-20 12:01:48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3-1 21:56:06 [显示全部帖子]

Richard Wagner (1813.5.22~1883.2.13) Wagner,(Wilhelm) Richard 瓦格纳,(威廉)·理夏德(1813—1883) 德国作曲家。生于莱比锡;父为政府机关职员,于作曲家出生后数月去世;母再嫁犹太演员路德维希·盖尔,1821年继父又去世。在莱比锡求学时,瓦格纳对戏剧和贝多芬的交响曲发生浓厚兴趣。虽学钢琴,却更喜欢研读歌剧的声乐谱。在莱比锡圣托马斯学校从韦恩利希学习和声与对位,二十岁已写成几首管弦乐曲,并开始创作歌剧《婚礼》,但不久弃而改写取材于戈西喜剧《蛇蝎美人》的《仙妖》。此时他开始取得实践经验,先在维尔茨堡剧院当合唱队长(1833),后在马格德堡任指挥(1835),与女演员米纳·普拉内相识,结婚后迁至柯尼斯堡剧院,后又迁往里加(1837)和巴黎(1839)。在巴黎居住三年,穷愁潦倒。然而在此期间,瓦格纳终于得以写完《黎恩济》,并着手创作《飘泊的荷兰人》。二剧均被接受在德累斯顿演出。1842年在德累斯顿获助理指挥之职。《汤豪舍》于1845年相继问世,另一部歌剧《撒拉森人》开始动笔。但《撒拉森人》始终没有写完。1848年德累斯顿起义失败后,瓦格纳因对自由思想表示同情而有被捕之虞,遂逃往苏黎世。在苏黎世蕴育成熟著名的政治性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同时,与李斯特的友情促成了《罗恩格林》1850年在魏玛的上演(虽然他自己直至十一年后才听到《罗恩格林》的演出)。1859年在卢塞恩完成《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翌年,在流亡十多年之后,获准返回德国。婚姻和经济问题使他生活不得安宁,1864年又因负债面临坐牢的威胁;幸而巴伐利亚的路德维希二世对他十分赏识,出力相助,邀请他前往慕尼黑,并提供继续工作所需要的种种条件。1865年,《特里斯坦》在慕尼黑演出,不太成功;它作为歌剧史上巨大转折点的意义到后来才为人们所认识。此时瓦格纳爱上李斯特之女、指挥家汉斯·冯·比洛之妻科西玛·冯·比洛,闹得满城风雨,引起宫廷的反感,只得离开慕尼黑前往瑞土,虽然1868年《纽伦堡名歌手》在慕尼黑上演。尽管他债务有增无减,还是悉心筹划在拜罗伊特建造一座特殊的节日剧院,专演他的歌剧。1876年,剧院以《尼伯龙根的指环》的首演开幕。此时瓦格纳已同科西玛·冯·比洛结婚(前妻米纳于1866年去世),并在拜罗伊特建起一所别墅。由于健康状况不佳,最后一部歌剧《帕西发尔》的写作时断时续,直到1882年才告完成。翌年瓦格纳在访问威尼斯期间死于心脏病。 瓦格纳全部生涯的特点是百折不挠地从事歌剧创作。其他作品极少,除《浮士德》序曲、《齐格弗里德牧歌》和《韦森当克歌曲》外都不太重要。他立意创造一种新型的戏剧作品,其中各种因素(音乐、戏剧、壮观的场面)结合成完整的统一体,称作“乐剧”而不称“歌剧”。这一计划的实现需要在拜罗伊特建造一所专门的剧场,至今它仍用于每年夏天瓦格纳作品的节庆会演。由此及其他计划带来的经济困难全靠朋友们(特别是李斯特)解囊相助。瓦格纳在金钱问题上极不负责,但李斯特始终都信任他。从不同方面说明瓦格纳的歌剧结构理论和哲学观点的作品有《尼伯龙根的指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纽伦堡名歌手》和《帕西发尔》。他的理论的要点可归纳为:(1)传统歌剧的题材和诗歌形式都有缺点,并有音乐凌驾于戏剧之上的弊病;(2)贝多芬已证明了器乐旋律的重要意义,但是音乐还需与诗歌相辅相成;(3)题材必须恰当,因此传奇比现代歌剧的日常琐事更加适用;(4)不能停留于理解,更重要的是感受它,因此要求诗文(由作曲家亲自撰写)能激起情感,音乐对它起推波助澜的作用;(5)凡不利于创造这类直接印象的种种歌剧程式(例如重唱)必须抛弃。(6)乐队不仅是伴奏,还应当表现人声所不能表现的一切,应当充分利用联想的有力武器;(7)最重要的是交响音乐必须前后连贯。这些原则最坚定地贯彻在组成《尼伯龙根的指环》的四部歌剧中;这里,大量短小面简洁得当的主题片段前后呼应、上下关照,以变化不已的形式不断重复出现,时而单独地,时而结合在一起,交织成一个一气呵成的交响乐织体。总之,瓦格纳的本能的音乐素质克服了理论的局限。他的成熟作品无不展示出高度的旋律天赋、非凡的和声创新和出神入化地超脱传统的配器才能。 瓦格纳作有下列歌剧(词和曲):《仙妖》(1834;去世后于1888年首演于慕尼黑);《爱情的禁令》(根据莎士比亚《一报还一报》,马格德堡,1836);《黎恩济》(1840;1842年首演于德累斯顿);《漂泊的荷兰人》(1841;1843年首演于德累斯顿);《汤豪舍》(德累斯顿,1845);《罗恩格林》(1848;1850年首演于魏玛);《尼伯龙根的指环》:(1)《莱茵的黄金》(1854;1869年首演于慕尼黑),(2)《女武神》(1856;1870年首演于慕尼黑),(3)《齐格弗里德》(1871;1876年首演于拜罗伊特),(4)《众神的黄昏》(1874;1876年首演于拜罗伊特);《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1859;1865年首演于慕尼黑);《纽伦堡名歌手》(1867;1868年首演于慕尼黑);《帕西发尔》(拜罗伊特,1882)。其他作品有:管弦乐曲《浮士德序曲》(1840)和《齐格弗里德牧歌》(1870);合唱与乐队曲《使徒们的爱之宴》(1843)。文字著作数量甚多,集成十卷出版,W·A·埃利斯的英译本分八卷(1892—-1899)。 【摘自《外国音乐辞典》】


用音乐来疗伤
月光的背后会有灿烂的阳光
QQ: 78308284 请注明琴网的!!!
严禁灌水,斑竹见水贴必删,帖子不在多在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