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曾說:「將『平均律鋼琴曲集』作為每日必備的課業,你必能成為一位出色的音樂家。」
事實上,許多偉大的音樂家都曾認真研究這套曲集,莫札特與貝多芬都曾親筆抄寫其中的一些賦格曲,蕭邦在寫前奏曲之前也曾細心研究過這本曲集,大指揮家畢羅則將它們比喻為音樂上的「舊約聖經」,認為是鍵盤音樂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這套曲集的誕生,不僅證實了自由調律法的可行性,使得各調性之間能夠自由轉調,並且在形式、風格上也顯得多彩多樣,第一卷中直接採用了巴哈的鋼琴小曲集,而第二卷則包含了時期更廣的一些作品,其中甚至有一些接近初期奏鳴曲式的作品。巴哈的賦格曲寫作手法,更是達到了顛峰造極的境界。
許多鋼琴家以這套鋼琴曲集作為每日練琴的課業,從其中練習技巧、訓練音樂性、掌握音樂的奧妙。從留下的錄音中,我們可以聽見李希特(Sviatoslav Richter)速度稍快、但是動態十足、充滿情感幅度的演奏;還有匈牙利鋼琴家席夫(Andras Schiff)晶瑩剔透、一顆顆珍珠般音色的音符;以及杜蕾克(Rosalyn Tureck)生命力盎然的巴哈。當然,還不能遺漏了顧爾德(Glenn Gould),這位特立獨行、但是每每有令人拍案叫絕的詮釋的鋼琴怪傑,只是聽音樂的時候,可能要習慣接受聽見唱片中他時時發出的低吟。
你们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