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钢琴学术论坛音乐研讨区月光综合艺术 → [原创]走近半神的布鲁克纳


  共有210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走近半神的布鲁克纳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pianocatan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月光下士 帖子:107 积分:426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5-9-6 0:23:28
[原创]走近半神的布鲁克纳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9-12 18:56:13 [显示全部帖子]

我是一个有时因物喜,因己悲的人,容易触景生情。看到落花就想到生命的逝去;在享受快乐的时候却会想到‘这样的情况以后还会有吗’?会想到物极必反。

往往带着这样的心态回到家里,便需要音乐的抚慰。

从一开始听古典音乐直到现在,基本上各个时期的音乐家的大部分的作品都听过了,到要找到可以安慰我失落心情的音乐还真的很难。不象有的人,他们只要听听老贝的作品就一扫阴霾,豁然开朗,我一听吵吵的音乐就愈加的烦;布拉姆斯的作品虽说也是有着深厚的感情,但这感情被重重的框架所束缚,我要冲破这些的包围,去找到这样的音乐,再来寻求安慰,太累了。

跑到浪漫主义的世界,肖邦,李斯特,拉赫玛尼诺夫等等人的音乐着实让我以为找到了知音,随着他们个人主义音乐荡漾不已,然,没多久,发现本需要安慰和解脱的心情越来越伤感,彻底的为作曲家所俘虏了。

20世纪音乐就不多说了,充满了不协和和焦躁,受不了。

巴洛克又太强调结构。

哎~,处处碰壁。直到有一天,接触到了布鲁克纳的音乐(Bruckner1824~1896)。第一次听他的第6交响曲,自己都吓了一跳,怎么都那么长啊,两个乐章都要20分钟左右,顶的上莫扎特的一部钢琴协奏曲了。但我有自己的方法,记得肯普夫说过:“理解贝多芬的音乐要从他的慢乐章开始”。顺着这个逻辑,我也就从慢乐章开始。

一开始的弦乐就给我大海般的广阔的感觉,而且带有一丝崇高,接着由小提琴引入了第一主题,降音用的很多,让我沉醉不已,但音乐又不沉溺于此,插入了大号,显现出的是一种宗教般的感觉,让我觉得很温暖,很亲切。接着双簧管,长笛,小提琴进入,一问一答,渐入高潮,然后是一个螺旋式的下行,类似于上帝的叹息……接着是第一主题的再现。在这个乐章中,每当有大号出现的时候,也就是有了宗教的气息,给了我极大的安慰,但又不是单纯的安慰,还带有怜悯,鼓励的意思,让我从失落的心境中走了出来。二十分钟的音乐,其实是与上帝的一番交流,洋溢着宗教般的气息。历来的作曲家能把宗教音乐写的这么人性化的,老布是第一人。(他是以大号来表现天国的动机的,而他的学生马勒是以小号来表现的,蛮有意思的)

有机会,还是应该听听他的作品的,不要被长长的时间所吓倒,只要从慢乐章着手,你一定会被他的音乐所感动的。


严禁灌水,斑竹见水贴必删,帖子不在多在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