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钢琴学术论坛音乐研讨区作曲家&作品 → [讨论]对于贝多芬奏鸣曲Op.110第三乐章的几点疑问


  共有210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讨论]对于贝多芬奏鸣曲Op.110第三乐章的几点疑问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eeecdddb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月光下士 帖子:5 积分:-3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6-4-13 10:35:52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4-20 0:02:05 [显示全部帖子]

1.整个乐章的曲式结构。厦大出版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中认为是回旋曲式。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我认为此乐章没有一个出现三次以上的主部,不符合回旋原则。该乐章可能是混合曲式。
2.引子部分有着非常详细的表情记号,还有两次转调,感觉每一句句子和每一次转调都有特定的含义和语气。希望能找到一些相关资料。
3.调号的问题。第一段悲歌是ba小调的,但乐谱上标的调号是六个降号,理论上是be小调。疑问有二:第一,为何贝多芬不嫌其烦地标记六个降号,再在乐谱上逢f注降,而不直接标七个降号?第二,为何贝多芬不采用等音的五个升号的#g小调?这样可以令记谱和视谱更容易。#g小调和ba小调在音乐情绪上会有何不同?
4.拍号的问题。引子是4/4拍,到了悲歌转12/16拍,以16分音符为一拍,提示了情绪上的何种变化?到了赋格部分又转成6/8拍,又提示了情绪上的何种变化?
5.调性布局问题。bb小调-E大调-bb小调-ba小调-bA大调-g小调-G大调-g小调-bA大调。频繁地转换调性,每一次转调音乐上有何不同?
6.悲歌的旋律大量运用切分节奏,对于增加悲叹的语气有何帮助?
7.第二次悲歌与第二次赋格的连接部分十个G大调主和弦断奏,继之以上升的G大调主和弦琶音,有何意义?
试答:
1.我也认为有疑问!感觉接近于浪漫派的自由安排,不拘一格!
2.找宣叙调的感觉!
3.应该是和声的需要吧
4.5.这个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6.哭泣啊!第二次用了很多休止,就是哭的感觉!
7.个人理解是老贝的斗争!
还有就是不要忘了写这曲子的时候,老贝已聋了很久了,他已无法实际检验他的作品效果了,所以有的地方就会感觉怪!比如说有的地方的转调的安排!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欢迎光临我的钢琴小窝!
钢琴名作与赏析http://b617463.xici.net
严禁灌水,斑竹见水贴必删,帖子不在多在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