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钢琴学术论坛音乐研讨区月光综合艺术 → [原创]寻找内心文化的和谐


  共有164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寻找内心文化的和谐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小汶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月光司令 帖子:162 积分:1297 威望:5 精华:2 注册:2005-5-7 20:07:01
[原创]寻找内心文化的和谐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1-11 20:33:58 [显示全部帖子]

寻找内心文化的和谐

我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同时播放年代和风格接近的音乐,又同时播放风格差距较大的音乐,感觉后者的不和谐更明显,甚至可以说碰撞出的是一堆噪音.

不同音乐之间的不和谐,使我们常常徘徊在古典与现代间不知所向,而现实中的一切又何曾不是这样?当我们感叹张巡、许远为战争的胜利忍痛杀爱妾和爱仆之际,又被告知这是侵犯人权;当我们释放在“超级女声”的狂潮中,又怀疑这是轻浮和贪欲之举;冰心深沉地告诉我们:爱情的基础是志同道合,村上春树随意化爱情观又带来另一种震撼……许多人都渴望生活在一个和谐的文化环境中,树立定向的观念,以不变应对生活的万变,实现文化对于自己的真正价值。而事实上,接触的文化越多,它们在心中的碰撞就越强烈。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一件需要事情摆在面前,脑海中便闪现多种价值趋向,它们总是争先恐后,以至我们心乱如麻,不知何去何从。这带来了我极大的恐慌——每天这么多文化在激荡,这世界到底多善变?

卞之琳的一句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带给我启迪的灵感。我把自己置于“楼上”,暂且放弃在文化中的主角身份,将情感与理智分离。比如听施特劳斯圆舞曲时,想象这是几百年前贵族舞会的场景;聆听贝多芬奏鸣曲时,将其理解为命运的控诉。这时我渐渐明白,我不是施特劳斯,也不是贝多芬,因此不可能追求当时雍容典雅的形象,也不可能面对安逸的生活而愤世嫉俗。有一次,我偶然在一篇文章中看到“忠,本身就是大孝。”这不正解释了苏武留胡苦忍十九年么?它便与当今我们提倡的孝道有了契合点。文化是思想的产物,每种文化都是“桥上人”面对生活的景象的思索,只有当我们以“楼上人”的角度,设法找到它们各自的落脚点,就像军队中编定士兵位置一样,从整体上看来,也就有一种和谐之美了。

而随着内心文化的丰富,寻找和谐也更艰难,尤其是共存在当代而有观点对立的文化,往往像两块无法拼凑的碎片,比如“超级女声”和古典交响乐演奏会。后来,我逐渐明白,有些文化在自己看来只是一种现象,就像“超级女声”,只能作为人们空虚精神的“汉堡包”,或是“撑得过饱”的精神的一次释放。内心的文化是稳定而长久的,因此这种和谐,首先要剔除不属于自己的文化,将它们当成现象,以免内心的“宝藏”被“袭击”。

寻找内心文化的和谐,犹如往衣柜放衣服,假如无条理地堆,一旦想挑出来穿就很费力。只有叠好它们,合理放置,需要时才便于选择,这个衣柜才能和谐地容纳更多绚丽多彩的衣服。


严禁灌水,斑竹见水贴必删,帖子不在多在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