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钢琴学术论坛音乐研讨区月光综合艺术 → 读《钢琴艺术》创刊号上特约记者赵晓生对丁善德教授访谈录《饮水思源》引发的联想


  共有105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读《钢琴艺术》创刊号上特约记者赵晓生对丁善德教授访谈录《饮水思源》引发的联想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艺术生活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月光小兵 帖子:3 积分:24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6-3-13 11:47:15
读《钢琴艺术》创刊号上特约记者赵晓生对丁善德教授访谈录《饮水思源》引发的联想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4-24 12:35:35 [只看该作者]

读《钢琴艺术》创刊号上特约记者赵晓生对丁善德教授访谈录《饮水思源》引发的联想

1987年我在北京参加一次钢琴教学研讨会时,碰见南京国

立音乐院时的老同学郭法先,他对我说:"我们和丁善德先生照张像好吗?"我说:"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不会记得我的."郭法先说会记得的.于是把我拉到丁善德先生身边,向丁先生介绍我说:"这就是考南京国立音乐学院时弹(月光奏鸣曲)的那个学生.丁先生沉思了一下就说:"哦!那是1946年的事了".我十分惊讶他的记忆力,对一个音乐界的无名小卒,又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事,他居然还记得.这也是我和丁善德先生唯一的一张照片.我十分珍惜.它还使我回想起以往的许多事情。

 抗战时期我是一直在浙江的农村中度过的,是跟我爸爸开始学的二胡和钢琴,没有见过大世面.但很小我就听爸爸说过,中国有个钢琴家丁善德,我也从小就听过他的唱片,弹的是贺绿汀的“牧童短笛”。爸爸还告诉我在上海有三个“世界级的”(齐尔品说)外国钢琴家:查哈罗夫.拉扎列夫和指挥钢琴家帕契。抗战胜利后我去考南京国立音乐院钢琴系时,丁善德先生就是考官,我见到了从小就知道的这位钢琴家。我的同学中有不少是丁先生的学生。我在音乐院又很幸运地被分到拉扎列夫班上。一个乡下人,进音乐院已经很不容易,能在拉扎列夫班上学习,更是天大的幸运。我现在还记得我到拉扎列夫教授那里去上第一节课时的情景。当我进入教室后,李昌荪(当时拉扎列夫的助教和翻译)见了我就感到奇怪似的问:“桑叶舟怎么是你呀?”我也感到奇怪地回答道:“是呀,怎么啦?”李先生说:“这么漂亮的名字怎么会是你?”

 拉扎列夫给我上的第一节课是一首巴哈的平均律和一首贝多芬的奏鸣曲。当他把平均律弹给我听时,我真是兴奋极了,这么好听,这么激动人心,这么有气势,我从来没有听见过这么好的演奏。下课后我下楼梯是跑着下去的,你们真想象不出我当时有多兴奋。

                桑叶舟 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6 14:26:46编辑过]

严禁灌水,斑竹见水贴必删,帖子不在多在精.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newquantum
  2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苏联作曲家协会主席
等级:月光学者 帖子:582 积分:4854 威望:5 精华:6 注册:2005-6-20 19:06:2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4-28 18:32:42 [只看该作者]

期待《钢琴艺术》上的全文和“联想”的全文……


艺术中那些新方法和新发现本身从来不是最终目标;他们总是使用那些方法和发现,使题材的涵义进一步贴近我们的心灵。
整个艺术发展史不是技术熟练程度的发展史,而是观念和要求的发展史。
——E.H.Gombrich
严禁灌水,斑竹见水贴必删,帖子不在多在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