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钢琴赛进行了三轮比赛,初赛,复赛,电视台总决赛。有三个评委组。初,复赛评委组是否相同,现在不知道。总决赛评委在电视上已亮相,不用介绍了。初复赛评委组,组委会没有宣布,也没有人介绍,很不及时。据参赛人讲初复赛评委组好象是由2或3人组成。
根据许多参赛人的反映,及以后得知初赛公布的成绩和复赛电话查询的成绩后,参赛人对这俩组的评委给出了极高的评价,认为他(她)们工作认真踏实,细心倾听每一个音符,不断在作著记录,态度和蔼,评分公平又公正,评判水平之高瞩实少见,几乎得到所有参赛者的肯定。初赛时(天气还很冷),连续四天在四个赛场从早到晚,工作很紧张,很辛苦。
应当给三个组也评个奖,什么名称呢?选手是用手指,评委主要用耳朵,就叫“金耳朵奖”,“银耳朵奖”,“铜耳朵奖”吧。笔者推荐初赛评委组得“金耳朵奖”,复赛评委组得“银耳朵奖”,总决赛组得“铜耳朵奖”。(要让评判人员知道,在你们给参赛人员评定时,参赛人员也在给你们打分,何况参赛人都是中老年人。)如果复赛评委组当时曾向组委会提出过“复赛成绩应和初赛成绩一样在网上公布”的意见的话(组委和评委是不能兼的),复赛评委组也可评上“金耳朵奖”,空缺“银耳朵奖”好了。
这是本次大赛的一个极“亮点”。初,复赛评委组的突出表现是我们上海人民在学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杰出事例。希望上海市有关媒体跟踪报道,一定能总结更多的先进事迹,为在文艺战线树立一些先进人物。为宏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推进良好的社会风气再作贡献。
最后要讲的是:笔者所设的“金耳朵奖”是很难实现的,但是评选为上海市或某部门,某领域的精神文明“十佳个人”或“十佳集体”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