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莱布雷希特被誉为当今乐评界的奇才。他采访过无数当代著名的音乐家,对台前幕后的新闻无所不知。在他的这本《谁杀了古典音乐》(查修杰等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年版)中,作者让我们看到一些古典音乐巨星是如何被塑造出来的,经纪人、唱片公司与乐团经理又如何来操纵古典音乐市场的。——编者
在拘谨的莱比锡,当李斯特演奏舒伯特神秘恐怖的《魔王》时,“有半数的观众站到椅子上聆听”。俄罗斯乐评人斯塔索夫写道:“我们就像恋爱中的人,像着了魔的人。我们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音乐,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热情、魔鬼般的天才。”女人们蜂拥而至,扯他的头发,在地上找他的雪茄烟蒂,偷偷藏在她们起伏的胸脯之间。在现场聆听的海涅将这些反应归结为“李斯特狂热”。
他露脸的效果是多么强而有力!欢迎他的掌声是多么激烈!人们把花束丢到他的脚下!当他微笑着从花束里摘下一朵茶花别在翻领上时是多么的优雅……这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狂热!但事实的真相又是如何?……我想,世界上没有人比李斯特更懂得如何制造“成功”,或如何表演“成功”。在这方面他是一个天才。他的同谋都是最杰出的,而他雇来的鼓掌部队更是训练有素。这股狂热是被制造出来的。
早在这些群众疯狂包围的情景出现前,李斯特已经举办过近二十年的音乐会。1841年这位钢琴家决定调整他的生活,也是这一年,民众对他的接受度开始转变。他不喜欢布商公会大厅那种方式(在那里,舒曼评论他的音乐),也不喜欢伦敦的爱乐社,他另创了独奏会的形式。但当他到各地巡演时,他经常发现钢琴没有调音、海报没有张贴、门票没有卖掉。他需要一个私人的经纪人,但这个行业还没有出现,他得即兴制造一个。
1841年2月,誊写乐谱的贝隆尼成为他旅途上的伴侣兼仆役。接下来的六年,贝隆尼筹划了李斯特的钢琴联篇曲集《旅行年代》的巡回演出。这是有史以来巡回范围最广、获利最多的音乐之旅,他们从欧洲最西边的里斯本和里莫瑞克,表演到最东边的君士坦丁堡和伊丽莎贝格勒。光是在莫斯科的那一星期,李斯特赚的钱就足够买一栋房子。他富有、出名,而且广受爱慕,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隐藏在幕后的贝隆尼。贝隆尼改变了人们对音乐会的认知,以及音乐会的宣传手法。
实际上贝隆尼如何操作,现在已无法得知。他是李斯特身旁的圈内人里惟一将所有信件和日记都销毁的人。从一些零碎的片段去拼凑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贝隆尼从来都不是一个等着主人下令的仆人或怠惰的伙伴。
李斯特抵达任何城市之前,贝隆尼都会先行前往,或事先提供消息给当地的媒体,让他们知道李斯特上一场表演所引起的狂热。当李斯特乘坐六匹白马套车出现时,这个城市早已为之疯狂,音乐会的门票也已销售一空。贝隆尼似乎直觉地知道,人们期盼新奇的事物,而这种煽情的情绪会自我强化,一旦将它点燃,它就会自己加速前进。他运用这套手法。只要事先安排一个故事,不管是真是假,说有一个女性的爱慕者将李斯特喝过的咖啡渣装在一个小瓶子里系在她的束腹下,就能保证李斯特下次登台时会有一群疯狂的呼吸急促的女人出现。
在人类最后的纯真年代,在电报和电话比嘴巴能更快地传递信息之前,贝隆尼就已经发明了明星宣传术和思想控制,树立了像群众对希特勒的致敬、对披头士的尖叫这样的模型。也许,李斯特不用这套手法仍然能够成为伟大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但他很享受这套手法所带来的报酬,于是乐意地成为利用民众热情的共谋。在这个和蔼可亲、肥胖而狡猾的贝隆尼的策划下,李斯特从一名沙龙钢琴家转变为超级教士。他征服了整个欧洲,教会和王室都对他大献殷勤。假正经的维多利亚女王邀请他到白金汉宫。在典礼上李斯特坚持王公贵族们停止聊天后他才开始演奏。坐在琴键旁,他就是所有人的统治者。一个明星对宣传人员的最大要求也莫过于此。李斯特可以被称为历史上第一个音乐会明星,而贝隆尼则是明星制度的创始者。
贝隆尼还掌管李斯特巡演时的财务。他和几家钢琴公司洽谈,决定李斯特将喜欢哪一种钢琴。他站在李斯特独奏会场旁边数着买票入场的人头,并核对票房的纪录。这件轶事从现今的娱乐事业角度来看仍然具有很大的意义。
李斯特是那个时代最受欢迎的音乐会明星,同时又是最世故的人物。
文汇读书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