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钢琴学术论坛音乐研讨区作曲家&作品 → [转帖]蝉雏的文章:李斯特钢琴作品的诠释者们


  共有469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蝉雏的文章:李斯特钢琴作品的诠释者们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memeji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爱琴海的养鱼人
等级:月光学者 帖子:2032 积分:8608 威望:15 精华:9 注册:2005-3-8 21:39:59
[转帖]蝉雏的文章:李斯特钢琴作品的诠释者们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5-30 9:17:32 [显示全部帖子]

李斯特钢琴作品的诠释者们

尽管在整个西方音乐史上,作为作曲家的李斯特并不在最为重要的几位大师之列,但作为最伟大的钢琴家,他的钢琴作品却是钢琴文献中的经典。作为职业钢琴家,可以不擅长弹李斯特却不能不学习这些作品,可以说如果能将李斯特的技巧性作品胜任愉快,那么弹起其它大部分的乐曲也应该是得心应手了,至少在纯技术方面不会遇到太大的困难了。

李斯特作品杰出的诠释者非常多,因为演奏李斯特的大部分作品(并非全部)并不需要演奏者有多么深刻的音乐内涵和人文修养,辉煌灿烂的技巧和令人舒畅的歌唱性是最重要的。所以包括我国的钢琴家刘诗昆、许斐平都曾经在李斯特作品上有过世界级的精彩演奏。

在此蝉雏仅就个人认为最为重要的李斯特的诠释者做以简单的介绍:

李斯特晚年的几位学生幸运的赶上了录音技术的发明,其中录音较多的有罗森塔尔、绍尔和拉蒙德。这些李斯特的亲传弟子在诠释老师作品的领域有着令人无可奈何的权威性,就像拉赫马尼诺夫演奏自己的协奏曲一样,怎么弹都有理。

绍尔(Emil Von Sauer)曾经是上世纪初维也纳最著名的钢琴家,后来由于和自己的一堆女学生的暧昧关系而名声扫地。他曾录制过不少李斯特的作品,其中最有价值是两首协奏曲,指挥是当时欧洲最重要的指挥大师魏音加德纳(Felix Weingartner)。绍尔对这两首协奏曲的诠释现代人听起来可能会不太习惯。首先,速度较慢;其次,色彩并不绚丽,而是平铺直入,象是在演奏门德尔松的协奏曲。不过对于像蝉雏这种不喜欢过分张扬夸张和刻意雕琢的演奏的人来说,这样的诠释反而到显得朴素自然,舒舒服服的。绍尔的师兄弟们没有留下李斯特协奏曲的录音,因此他的这版录音可以说是我们了解李斯特本人对自己协奏曲诠释方式的唯一途径,尽管这一途径未必可靠——演奏者毕竟是绍尔不是李斯特。绍尔全部的录音室录音:Marston 53002-2

拉蒙德(Frederic Lamond)在世时是以诠释贝多芬作品著称的,他留下的录音也大多是贝多芬的奏鸣曲和协奏曲,老实说,弹的不怎么样。但在珍珠公司发行的他的一张小品集(Pearl GEMM CD 9911)中他演奏的12首李斯特的作品却令人眼前一亮,这也是蝉雏听过的李斯特中最喜欢的。这其中演奏的最为精彩的是:舒伯特艺术歌曲《魔王》改编曲、爱之梦第三首和佩特拉卡十四行诗第104。《魔王》原曲的钢琴部分就是出了名的难弹,蝉雏刚毕业的时候很轻视声乐伴奏,觉得那么难的独奏曲都弹了,歌曲伴奏算得了什么?结果接的第一场音乐会里就有这个《魔王》,一遍试奏下来不仅弹的稀了哗啦,手腕也快要折了,那样子和现在的拳王阿里差不多。后来苦练一星期,又使了点小花招才算按原速拼了下来。李斯特这个改编曲可以说是难上加难,蝉雏看过谱子,吓出一身冷汗,赶紧塞到柜子最低下去了。而拉蒙德的演奏不仅在技术上没有丝毫吃力的感觉,在音乐刻画上也非常生动:魔王、孩子、父亲三个人物用不同的音色和分句来表现,效果不逊于声乐的演唱。对于爱之梦第三首和佩特拉卡十四行诗第104这样的煽情大俗曲,拉蒙德的演奏清新流畅,用音色和分句而不是速度变化感染人,象是一位纯洁聪明的少女向你诉说着心事,而不是浓妆艳抹的小姐跟你讨价还价。

罗森塔尔似乎更专注于肖邦作品的演奏,留下的李斯特作品的录音极少。

绍尔和拉蒙德诠释李斯特作品的方式是否可以代表李斯特本人我们无从考证,但他们这种自然朴素的演奏方式却是后世李斯特作品演奏者的榜样

和绍尔、拉蒙德基本同时代的法国钢琴家科尔托也是李斯特作品杰出的演奏者。他录制的b小奏鸣曲(Music&Art CD-662),音乐内容之丰富、气质之高贵至今无人能出其右。科尔托的肖邦可以说是最的肖邦,他的李斯特也不例外。他还是在演奏中使用超快速度的爱好者,我们可以听听他演奏的《轻盈》练习曲,那如受惊的兔子般的狂奔令人震惊,技术能力之强匪夷所思。

50年代以后的李斯特演奏家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希夫拉为代表的炫技派;另一类是以布伦德尔为代表的诠释派。两派在曲目选择方面也有所不同:前者以匈牙利狂想曲、各种歌剧回忆曲这类键盘杂耍为主;后者以《巡礼之年》、《诗与宗教》这一类音乐内容比较丰富的作品为主。

希夫拉(Georges Cziffra)可能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李斯特专业户,除了少许拉赫玛尼诺夫和肖邦外,他的演奏曲目基本限于李斯特的作品。他的技术准确辉煌,气势凌厉精力旺盛。他录制的《匈牙利狂想曲》全集(EMI 5 69003 2)气势磅礴,技术游刃有余,是至今为止最好的版本。他录制的练习曲、协奏曲也都是名演,对于喜欢陶醉于华丽技巧和音响刺激的听众,这些都是最强力的兴奋剂。顺便说一句:他录制的肖邦练习曲全集很有特点,比起他的李斯特更让蝉雏喜欢(PHILIPS 456 760-2)。

其实还有一位炫技派李斯特演奏家的技术比希夫拉更为辉煌惊人,他就是梅纽因的表弟肯特纳(Louis Kentner)。此人后来专注于器乐伴奏,因此名气不是很大。蝉雏有一套他的李斯特作品专辑(VOX LEGENDS CDX2 5503),曲目一半是各种歌剧回忆曲,一半是一些冷门曲目,如《悲歌》、《叙事曲》等等。如果说希夫拉的演奏像兴奋剂,那么肯特纳的演奏就是摇头丸了,惊人的技术表现轮番轰炸着听者的耳朵,牲口一般的力量和速度势不可挡,听多了很容易对自己的钢琴演奏前途失去信心。

博莱特(Jorge Bolet)也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李斯特演奏家之一,他在Decca发行的一系列李斯特作品的唱片张张精彩,不仅技术辉煌,音乐也很漂亮,加上Decca传神的录音效果,使得这些唱片成为最具欣赏性的钢琴唱片之一。在PHILIPS的二十世纪钢琴家系列CD中,博莱特的一辑中有一首他演奏李斯特改编的瓦格纳《唐豪瑟》序曲的现场录音,其音响效果不逊于交响乐队版,令人叹服。

意大利钢琴家坎佩内拉(Michele Campanella)演奏的李斯特有一种同性恋式的细腻和温柔,蝉雏很不喜欢。但是此人的技术非常干净,无论是匈牙利狂想曲(PHILIPS 438 371-2)还是超技练习曲(NUOVA ERA 6736)都弹的滴水不漏毫无瑕疵。蝉雏听过他九十年代来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大礼堂开的演奏会,他演奏的李斯特改编的《威廉-退尔》序曲技术无可挑剔,音乐温温吞吞,倒也让人印象深刻。

俄罗斯学派的钢琴家个个都是技巧出众,其中以演奏李斯特最为著名的是贝尔曼(Lazar Berman),他演奏的《超技练习曲》(BMG 74321 25180 2) 被许多专家认为是无法超越的,应该说在技巧方面的确如此。蝉雏曾听过他演奏的《西班牙狂想曲》的LP,无论是力量还是速度都令人瞠目结舌,其中有一个快速经过句,一开始我还以为他是刮键,后来仔细一听,还真不是,但是这样的速度他是如何弹的我可真想象不出来了。

应该说这些炫技派大师的音乐表现还是各有特点的,炫技本身不是贬义词,辉煌的技术本身的确能带给听众最直接的快感,同时,过硬的技术也是音乐表现的前提和保障。之所以蝉雏要把他们归为一类,只是为了要和以下几位更重视音乐诠释的大师做以比较,而没有优劣之分。

无论蝉雏如何不喜欢布伦德尔(Alfred Brendel),但我必须承认他是二十世纪中、后叶最为重要的钢琴大师之一。在诠释李斯特作品方面,他更是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他录制的《巡礼之年》和其他李斯特晚期作品,充分扩展了作品的表现力,使这些内容晦涩的音乐重新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蝉雏最喜欢他演奏的《巡礼之年意大利》(PHILIPS 420 169-2),扎实的音色和深厚的音乐表现,是我听过的最有活力的布伦德尔。

李赫特(Sviatoslav Richter)和贝尔曼最大的不同在于他虽然技术也很棒,但从不醉心于炫技。他很少演奏纯炫技性质的作品,在李斯特的领域里也如是。李赫特最著名的李斯特唱片是两首协奏曲和奏鸣曲(PHILIPS 446 200-2),他好像故意淡化那些华丽的经过句和织体,往往是一代而过,而注意力专注于旋律的陈述和结构的构建上。应该说李斯特并不是李赫特最为拿手的曲目,但在李斯特的诠释者中,他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阿劳(Claudio Arrau)是蝉雏最喜欢的李斯特诠释者,他手下的李斯特一扫那种浮躁的江湖气,多了几分舒曼式的敏感和深刻。他录制的李斯特练习曲(PHILIPS 456 339-2)技术上偶有纰漏,但音乐表现敏感而大气,象是俄罗斯画派的风景油画一般,凝重厚实,有一种故意的粗糙感。他在50年代其鼎盛时期录制的第一协奏曲(Sony MHK 62338)弹的生气勃勃光彩四溢,又不失稳重流畅,是蝉雏理想中的最佳诠释。

除了以上这些大师之外,还有许多钢琴大师也曾经对李斯特的作品有非常精彩的演奏,如拉赫马尼诺夫、霍鲁维茨、莫伊塞维奇、佩特里、吉泽金等等,但他们演奏李斯特属于是玩票的性质,没有成系统的深入。倒是阿什肯那济偶尔玩了一把《梅菲斯托圆舞曲》,出人意料的好,是蝉雏听过的他最好的演奏。



Welcome to our research lab:

The State Key Laboratry of Molecular Reaction Dynamics,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http://mrdlab.iccas.ac.cn/ywb/ywb.htm
严禁灌水,斑竹见水贴必删,帖子不在多在精.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memeji
  2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爱琴海的养鱼人
等级:月光学者 帖子:2032 积分:8608 威望:15 精华:9 注册:2005-3-8 21:39:59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6-2 14:07:30 [显示全部帖子]

见仁见智~

确实从作品数量上来说他浅薄浮华的作品确实要大大多于深刻内省的作品~但就是这不多的深刻的作品让Liszt成为真正的天才音乐家~



Welcome to our research lab:

The State Key Laboratry of Molecular Reaction Dynamics,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http://mrdlab.iccas.ac.cn/ywb/ywb.htm
严禁灌水,斑竹见水贴必删,帖子不在多在精.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memeji
  3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爱琴海的养鱼人
等级:月光学者 帖子:2032 积分:8608 威望:15 精华:9 注册:2005-3-8 21:39:59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6-3 10:54:13 [显示全部帖子]

人都有成长的过程~作曲家也不例外~他早年的大量作品~何谈“都是有着丰富人生阅历的伟大音乐家的杰作……”??

他的大量作品都追求乐队的辉煌气势~这不错~这类作品以大量的交响和歌剧改编作品为主~但在这类作品中高超的技巧和舒畅的歌唱感~相比深刻的音乐内涵和人文修养~哪方面更重要呢??我觉得应给是前者~前者是演奏的基石~后者只是锦上添花~没有前者~后者就只是空中楼阁了~

而且在他的绝大多数深刻内省的作品中~主要都不是追求什么乐队的辉煌气势~看看旅游岁月~b小调~宗教与诗篇的和谐~有多少追求乐队效果的??

我的意思就是~看待任何作品任何作曲家都要站在一个客观而公正的立场上~把Liszt的全部作品都看成平庸的浮华和炫技显然是对音乐缺乏认识~是无知的表现~

但要是遇到他的什么作品都要无限上纲上线地向深刻~内涵之类的方向理解~也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他确实曾经有过那样的音乐理念~确实曾经写过大量杂耍一般的作品~无须为他讳~因为历史永远都是公正的~



Welcome to our research lab:

The State Key Laboratry of Molecular Reaction Dynamics,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http://mrdlab.iccas.ac.cn/ywb/ywb.htm
严禁灌水,斑竹见水贴必删,帖子不在多在精.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memeji
  4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爱琴海的养鱼人
等级:月光学者 帖子:2032 积分:8608 威望:15 精华:9 注册:2005-3-8 21:39:59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6-4 13:48:21 [显示全部帖子]

“他早年的大量作品”不代表他一生的大多数作品;尽管他早期的音乐比较浅浮,但不应主观地把这样的批评带到对他中后期作品的理解、并给他一生的总体风格定下不太公正的结论

-------我很同意你的说法~他后期深刻的作品虽然不是很多~但就足以使他成为一个真正伟大的音乐家~正因为这样~和他一样有高超技巧的塔尔贝格虽然也有大量作品~现在基本已经看不到了~

“往往需要表现一个乐队的辉煌气势”和“追求什么乐队的辉煌气势”是不太一样的。前者只是手段,后者则是目标。这两者,在李的作品中都有很多例子……

--------这是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很想听你深入说说~



Welcome to our research lab:

The State Key Laboratry of Molecular Reaction Dynamics,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http://mrdlab.iccas.ac.cn/ywb/ywb.htm
严禁灌水,斑竹见水贴必删,帖子不在多在精.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memeji
  5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爱琴海的养鱼人
等级:月光学者 帖子:2032 积分:8608 威望:15 精华:9 注册:2005-3-8 21:39:59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8-5 13:55:25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PowerBuilder在2005-7-24 13:55:55的发言: 就是数量多,质量一般
说的对~他演奏全集是史无前例的~其资料性和文献性是最重要的~演奏水准一般~大多数都是中等水平~但也有一些很不错的~


Welcome to our research lab:

The State Key Laboratry of Molecular Reaction Dynamics,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http://mrdlab.iccas.ac.cn/ywb/ywb.htm
严禁灌水,斑竹见水贴必删,帖子不在多在精.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memeji
  6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爱琴海的养鱼人
等级:月光学者 帖子:2032 积分:8608 威望:15 精华:9 注册:2005-3-8 21:39:59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8-14 15:02:26 [显示全部帖子]

楼上把这90多张都听过了!!!佩服你的毅力!


Welcome to our research lab:

The State Key Laboratry of Molecular Reaction Dynamics,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http://mrdlab.iccas.ac.cn/ywb/ywb.htm
严禁灌水,斑竹见水贴必删,帖子不在多在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