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ter Gieseking 吉塞金(1895-1956)
1895年出生于法国里昂,1956年在英国伦敦逝世.父母是德国人.四岁开始学习钢琴,1911年移居德国并在汉诺威音乐学院开始跟随莱梅(Karl Leimer)有系统地接受音乐教育.一战时曾服兵役,音乐生涯在一战后萌芽,开始巡回演奏.1920年首次在德国柏林登台演出,接着是意大利,瑞士,英国,美国等.成为世界闻名的钢琴家.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吉塞金依然在德国及占领区内演奏,战争结束后,因有协助纳粹的嫌疑曾受盟军调查,1947年才重返舞台.1949年到美国巡回演出,因又有人控告他与纳粹合作,不得不取消演出,经德国联邦法院澄清,1953年才恢复演奏权利.最后一场独奏会于1956年在德国慕尼黑举行.吉塞金因受法国和德国音乐教育的双重影响,对这两国的作品都有深入的体会.他灵敏透明的指触和细致的音色变化加上微妙的踏板控制,使他成为阐释德彪西与拉威尔的权威.吉塞金一直追求清淡的表情,在演奏中强音都处理得很轻巧,他演奏的莫扎特也极有味道.
印象派德彪西与拉威尔的作品在现代已经被纳入标准曲目,但是他们在20年代仍然不被肯定.除了追求精致的感官享受,印象派作曲家把音乐原有的声响提升到更幽雅的境地,以声音来表现具体的事物或精神感觉,而不是像古典主义或浪漫主义般的强调戏剧性、情感或梦幻效果.当时几乎没有作曲家不狂热追求声音的变化,如:斯特拉文斯基、巴托克、勋伯格、贝尔格```.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寻找各种声音变化的可能性以呼应当时的印象主义运动.吉塞金1922年的演出曾被如此评述:除了什么都能演奏的艾德温.费雪,大部分钢琴家都会选择自己专精的曲目.在这些曲目狭窄的钢琴家中,最让人惊讶的是吉塞金.他演奏的新法国学派作品有着丰富的音色、动态对比以及自由且出色的迷人诠释,每一次都能让最顽固的听众臣服在他的脚下.德国的钢琴大师则缺乏巨幅动态、对作品全盘理解后的远见以及柔韧、能够振奋人心的感觉和对音色的敏感度.简而言之,这个法国人知道如何利用钢琴的色彩并让演奏效果令人激赏.他的演奏中有着钢琴最原始的音色、如竖琴般的声浪以及丰富的变化、法国号与木管乐器中间音域的音质、钟琴的高音音色与低音域钟响般的色调,这些声音非常适合作品的幻想性.即使音乐里的情感还不令人满意,全然透明与清澈的琴音也会让人永远难忘.吉塞金长于控制德彪西作品中最弱音的音色,所以这些音符即使是在大型音乐厅里也可以听得一清二楚,而且优美依旧.不知道为什么,他已经实现德彪西音乐中全部的特点,他是自己世界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