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音乐之旅
音乐,带给人们欢乐,带给人们温暖,带给人们幸福。所以,我生活在欢乐,温暖,幸福中。
从小学习钢琴的我,接触着各种各样的音乐,从最初的拜厄到如今的李斯特,我感受着音乐带给我的各种情感,享受着音乐带给我的快乐,陶醉在音乐带给我的种种奇妙感受里。那种感觉就像是遨游在大海里的鱼,翱翔在天空中的鹰那样幸福,自由,快乐。
小的时候总是快乐而充满希望的,记得刚开始学琴没多久时,我的手还很小,老师好有耐心的一个手指一个手指地教我,那时的我也就只能跨五度的音程,弹奏的也只是“do re,do re ”的小儿歌。可当我一天天长大,突然有一天,我惊讶地发现,自己的手竟然能跨八度,甚至九度,而我所弹奏的也已经是大作品的时候,那股兴奋劲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回想小的时候,其实根本不懂什么是音乐,只是一味地听老师的,老师说怎样就怎样。但虽如此,孩子也是有孩子的理解,他们会用自己的思路去思考各种问题,用他们的脑子去理解不同的音乐。记得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的就是《致爱丽丝》。原因其实是相当简单的,就是因为她那优美动听的旋律。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是不能够理解这首曲子所包含的真正的感情的,因为在还没有经历那样的情感的时候,是不会懂得的。其实对于现在的我,要完全理解贝多芬写这首曲子时的真正感情,也还是相当困难的。虽然曲子不难,但包含于其中的情感,有几人能真正听出呢。小孩子的思想是很简单的,因此,那时的我也只会对她的优美旋律感兴趣而已。
后来,到了稍微长大点了的时候,便慢慢开始会对音乐的内容有了自己的想像,虽然现在想起来还是会觉得挺好笑的,但是那时的自己的确是很认真很认真地这么认为的。记得我考钢琴七级的时候,第三首乐曲是海顿的一首回旋曲,其中在B部分里有一段特别有意思,现在我知道其实是变奏,但是在那时,我根本就不懂这种音乐上的专业知识。由于那段的旋律特别缓慢,而且里面的和弦也特别不和谐,在当时,那段音乐给我的感觉就像大象一样,笨重而且奇怪。现在想想,其实我是在成长,我在那时已经开始懂得去读音乐所要传达给聆听者或演奏者的内容了。只是因为那时的我还小,人生阅历也还浅,无忧又无虑,根本不会想到什么“忧愁”啦,“悲伤”啦之类的形容词。但当我现在再弹起这首曲子的时候,其实还是能够听出那首曲子中的悲愁之情的,虽然她的前后都相当欢快,但人生总是不会永远快乐的,天空也是不会永远晴空万里的。那首曲子就像在告诉现在的我这个道理。
再后来,曲子越弹越难,越弹越多,而我的人生阅历也越来越丰富了,在尝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后,对那些音乐的理解也随之越来越深刻。又当我读了许多音乐家们的经历以后,使得我更加理解了他们的作品,和他们要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我深深地被他们所打动着,被他们的音乐所震撼着。当我听着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当我听着莫扎特的“第41交响曲”时,当我听着肖邦的“革命”练习曲时,那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感动,就像电流般穿过我的身体。我深深的体会到:音乐的的魅力是可以如此之大啊!贝多芬将他的悲惨命运用音乐传递给他人,莫扎特将他的乐观用音乐告诉世人,肖邦则将他的悲愤用音乐传遍世界各地!他们用音乐发泄着自己的感情,诉说着自己的遭遇。而我,则通过音乐了解他们的心声,聆听他们的故事。音乐没有国界,没有隔阂,没有距离,是音乐将人们的心连在了一起。
当我的手第一次接触琴键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我这一生都将和音乐为伍。音乐一直陪伴着我,陪着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无论是悲伤忧愁,还是幸福快乐,音乐都默默地围绕在我的身边。当我失落难过时,当我伤心痛苦时,当我惆怅绝望时,只要有了音乐,一切困难都能解决,一切烦恼都能抛开,一切痛苦都能解脱,留下的,只有音乐和快乐、幸福。我想,我的音乐之旅应该才刚刚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