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钢琴学术论坛音乐研讨区作曲家&作品 → Hyperion舒伯特藝術歌曲全集(上篇)


  共有143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Hyperion舒伯特藝術歌曲全集(上篇)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zzc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初学者
等级:月光中士 帖子:212 积分:4058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5-5-3 12:54:41
Hyperion舒伯特藝術歌曲全集(上篇)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6-29 22:12:36 [只看该作者]

印象中,好像才不久以前的事吧。Hyperion這一套37張的舒伯特藝術歌曲全集,居然也已經走過了14年的時光(從1987年發行第一輯,到2000年發行第37輯)。想想看,14年前的你在做什麼呢?

這一套偉大的錄音作品,肯定要成為Hyperion公司最偉大的成就(以後再要有此大型的全新古典製作,不論任何公司,恐怕都將難矣);更是古典音樂市場在嚴重萎縮的20世紀末,力挽狂瀾的傑作。我們不得不佩服製作人Graham Johnson的過人毅力。而其中最值得人津津樂道的,除了Graham Johnson親自擔任這37輯的鋼琴伴奏,一統音色外,並依照不同的聲樂家的聲音特質,選擇其適當的歌曲,讓這套錄音有了同中求異的特點,更有無比的聲樂欣賞價值。論這樣的成就,恐怕只有號稱最專業,最稱職,最配紅花的綠葉──鋼琴伴奏家Gerald MooreDG發行,編號437 214-2Fischer-Dieskau所演唱的舒伯特藝術歌曲全集,共21張,就是他的作品;當然在EMI等公司還有無數的唱片錄音發行)才比得上。

欣賞這一套錄音,除了舒伯特優美的藝術歌曲本身,最有趣的,就算是分辨各個聲樂家的聲音特質了。這對一個剛入門的聲樂欣賞者,的確有著相當大的幫助。老是聽某人說卡拉絲是如何的偉大,某人說尼爾森是如何的適合華格納,某人又說帕華洛第小喇叭般的黃金嗓音又是如何的由盛轉衰……你是人云亦云呢?還是一頭霧水?沒有經過長時間的聆賞與多方面的比較,是很難瞭解這其中的差異。女高音與男高音,女高音與次女高音,男高音與男中音……等等的差別,對於沒有學習過聲樂的聽者來說,又該如何欣賞?這一套錄音正好提供了這樣絕佳的人聲鑑賞機會。不敢保證你聽完全部37輯後就會成為Graham Johnson第二,但當你有機會再接觸其他人聲錄音,必定會有更細膩的看法。

要將這37輯的錄音,分別賦予明顯的標題,譬如說是:「夜曲」,「鄉間景緻」,或者是「詠嘆調式」……等從藝術歌曲本身性質的方式,並不是一個好辦法;因為這些藝術歌曲並非都是像「冬之旅」,「天鵝之歌」,「美麗的磨舫少女」式的連篇歌集,HyperionGraham Johnson也無此打算。因此,在一個舒伯特藝術歌曲的最大前提下,從最明顯的錄音特質---個人的聲音,來區分這些錄音應是最適當的。

第一集 Dame Janet Baker(次女高音)

兼具藝術歌曲演唱與詩歌朗誦的風格,似乎讓人想起了國高中時代,那些教室中的律詩,絕句的吟唱。Janet Baker的聲音當然沒有戲劇女高音那般迫人,但也不是一味地溫柔婉約;聲音中適度的力感,傳達了哥德(Goethe1749-1832年)與席勒(Schiller1759-1805年)詩作中除了優美的田園景緻外的人性激勵。自然簡單,直接明朗而不過度修飾的嗓音,並非完美無暇(如果你拿來和第七輯的Ameling相比,就很明顯了),但對於詩作中的鄉間風格,對人生懷抱的希望,對自我的期許,都是極為適合的表現方式。Graham Johnson知人善任的功力在第一輯,就有了相當成功的結果。

第二集 Stephen Varcoe(男中音)

或許以和「水」有關的意境看來,這樣直接強勢,節奏分明的唱法,可能調性略嫌太硬吧!Stephen Varcoe雖然年輕,但聲音中有成熟的韻味,尤其在歌曲的戲劇性上,表現得相當突出亮眼;但較缺乏情感方面的投入,細部的轉折略顯不夠精緻,則對水性的溫柔面描繪不足。當然,所謂的和「水」相關,並非都只是潺潺小溪,或者是平靜湖光,自然也包括了洶湧波淘;Stephen Varcoe的表現方式,就氣勢與意象而言,無疑的較為適合海上漁夫的奮鬥歷程。

第三集 Ann Murray(次女高音)

若純粹就美聲技巧而言,新生代的英國次女高音Ann Murray的確有成名的本錢。甜美而高亢,清亮而能兼具歌曲的陰暗感。但一種令人高不可攀的距離感,會隨時的提醒你,這只是單純的聲樂欣賞,而非讓你融入歌曲的意境,你將不會有高度情緒波動。但就另一方面來說,這種敘事型的表現方式,正好讓聽眾更能專注於Ann Murray的聲音美學;因為不是每個人聽音樂都喜歡經歷大喜大悲式的心靈洗滌,他們要的就只是單純的──聽音樂而已。

第四集 Philip Langridge(男高音)

Philip LangridgeAnn Murray的老公。強弱對比分明的聲音,點出了舒伯特的藝術歌曲可不是一味的柔性導向。咬字清晰而動態分明使得這些藝術歌曲特性更加明確,區別更加清楚。所以在欣賞本輯時,你甚至不必先急著了解歌詞的內涵,隨著Philip Langridge充滿魅力的男高音,先聽出歌曲的意境,再來比對一下歌詞內容(Graham Johnson在每一輯中,都詳盡的附上全本英文歌詞及介紹,你大可放心),確認一下自己的功力,實在也是一種很有趣的欣賞方式。

第五集 Elizabeth Connell(女高音)

Elizabeth Connell的聲音甜美,實在未必盡然,因為她帶了些許的沙啞。說她適合演唱這些素描鄉村風光的歌曲,也未必盡然,因為她有時還是太尖銳了,有壓迫感。說她略食人間煙火的聲音,可能比較平易近人,也未必盡然,因為她有灰色感,讓這些景緻彷彿英國的陰雨綿綿,霧氣瀰漫,令人提振不起精神去親近,只想縮在被窩裡睡覺。簡單的說,從Elizabeth Connell的歌聲中,你將難以體會一片綠意。

第六集 Anthony Rolfe Johnson(男高音)

看著封面上披著黑色大衣,留著大鬍子的Anthony Rolfe Johnson,你可能要以為他的聲音是嘶啞,低沉,滄桑一派的;事實不然,他居然唱出了無比的溫柔,甚至比女性還要更柔情萬千,而且沒有男高音絲毫的尖銳,實在令人驚艷無比。咬字清晰自然,氣氛掌握得體,雖然唱得是深夜的印象,但沒有過度的黑暗深邃,只有淡淡的幽靜。你在晚上聞過夜來香嗎?不,那香氣還太濃烈了,像秋夜月光下的桂花香吧。

第七集 Elly Ameling(女高音)

Ameling的舒伯特唱得好(可參考她在Philips的錄音),早已是公認的事實。或許有人要問,到底哪裡唱得好?此時,這套錄音的價值,便立刻得以突顯。因為,它有得比較,而且還有很多人可以比較。晶瑩而有立體感的聲音,讓歌曲層次更形豐富分明,有女高音該有的音質表現;婉轉細緻的咬字與唱法,絲毫讓人感覺不到女高音的不自然。或許這就是比較受大眾喜歡的聲音吧。

第八集 Sarah Walker(次女高音)

朦朧感的聲音,朦朧感的錄音,讓人很容易就聯想到夜的感覺。沒錯,這就是這張唱片所要給人的感受。Sarah Walker的聲音成熟有韻味,厚實而沉靜,加上鋼琴簡單的伴奏,很有一種媽媽在說故事給小朋友聽的溫暖感覺。夜晚要說什麼故事呢?那可就多了,可以說說嚇人的「魔王」,可以說說美麗的「秋夜月」,當然最後總還是要來上一段「催眠曲」。你如果已經為人父母,而沒空親自唱搖籃曲的話,我實在很推薦你來播這張唱片。要乖乖的睡覺呦。

第九集 Arleen Auger(女高音)

戲劇女高音的唱腔,讓你一聽就知道這是歌劇院式的詠嘆調。Arleen Auger清柔的飆唱,突顯了她的成名已久,並非來自偶然。如果你以欣賞歌劇詠嘆調的方式,這略帶溫柔的唱法,無形中增加了一種獨特的美感;如果你以欣賞藝術歌曲的方式,短時間將大為驚艷這種聲音,這種唱法,但長時間下將感受一股來自高音域的壓力。Thea King的豎笛,吹得極為媚惑人心,而且也調和了過高的音域,只可惜並不多。

第十集 Martyn Hill(男高音)

什麼叫作抒情男高音?什麼又叫作英雄男高音?你只要把第12輯拿來比較就知道Martyn Hill的抒情在哪裡了。這樣柔情的唱法,加上從始至終維持一貫的美感,當然令人心曠神怡。只是美則美矣,情感面的不夠深入,聽久了不免覺得表面化。

第十一集 Brigitte Fassbaender(次女高音)

從封面的墓園照,你應該也不難猜出本輯的特色。Brigitte Fassbaender富有哲理的唱腔,帶有精神上高度的省思,不同於其他聲樂家的醇美表現,很容易讓人體會人生的起起落落。聲音中適量的厚度,深沉而圓滑,傳達了歌曲中應有的哀傷氣氛。整張專輯風格統一,具有黑人靈歌的靈魂味道(當然沒那麼強烈)。如果想要探尋一下人生的目的,本輯應該可以帶給你很多的靈感。

第十二集 Adrian Thompson(男高音)

非常強勢,嘹喨的男高音。但是,聽起來有很大的壓力,尤其是聽了其他各輯之後。藝術歌曲(不論其內涵如何),以這種唱法,實在令人蠻不習慣的。當然,Thompson的聲音,具有英雄般的氣勢,高亢的嗓音聽起來也很過癮;咬字也相當明確細膩,不能說他是粗枝大葉而不適合唱藝術歌曲的人。只不過,一貫的明亮感,在聲音表情變化上較少著墨,多少讓人覺得少了點氣氛。幾首與其他聲樂家的重唱,音域上的互補,適度調和了這樣的不適。

第十三集 Marie McLaughlin(女高音)

McLaughlin不僅人長的美麗,聲音也一樣有氣質。她的聲音圓潤,溫暖而有厚度。這樣具肉感的聲音唱起人性的官能,自然婉轉化為歡愉,搭配略帶朦朧的鋼琴,魅惑能力不言可喻。同時又能以獨具的寧靜感,聖樂般地詠嘆,貼近舒伯特對於上帝聖潔的理想。既然本輯收錄一些關於聖樂吟詠般的歌曲,當然不能獨缺「聖母頌」這首經典名曲,McLaughlin的唱法,獨樹一幟,不再是高不可攀的聖母形象,兼具神性的聖潔與人性的光輝,聽起來有一種特別的親切感。幾首與Thomas Hampson(男中音)重唱的曲子,不只Hampson唱出了非凡的中厚嗓音,兩人的搭配更具有戲劇式的張力,格局宏大,非常值得一聽。(待續)


严禁灌水,斑竹见水贴必删,帖子不在多在精.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阳光照亮我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月光下士 帖子:21 积分:19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5-10-10 12:50:53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10-14 13:19:25 [只看该作者]

舒伯特一直很让我喜欢, 喜欢他的所有作品, 钢琴, 弦乐, 艺术歌曲等等.

贪心地问: 有下载吗?


严禁灌水,斑竹见水贴必删,帖子不在多在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