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拉姆斯是浪漫主义时期的德国作曲家。他生性沉静严肃,嫌忌虚饰,不爱社交,终生独身,因而逐渐形成了个人内向抒情的风格。
勃拉姆斯作有四部交响曲。他以极其审慎的态度对待交响曲的创作。他的《第一交响曲》从开始构思至完成,前后经过了21年。勃拉姆斯非常崇拜贝多芬,因此在第一交响曲中可看到贝多芬的影响。这首交响曲也因而常被人称为"贝多芬第十交响曲"。它的4个乐章有贝多芬似的从黑暗走向光明的逻辑发展,第四乐章的音乐主题有贝多芬"欢乐颂"般的性格和内涵,但勃拉姆斯自己的创作风格也已完全成熟。他的交响曲循序古典传统,基于四乐章的套曲构思,强调第一乐章和第四乐章,但均为没有标题性的构思。勃拉姆斯是位动机发展大师,常常以前一主题的动机延伸出后一主题,同时发展出一种精美的变奏技术,使主题异化和变形。他的配器朴实无华,肢体浓密厚实,形成了他自己特有的器乐音乐语汇。
室内乐这种不求绚丽色彩和夸张表现,强调古典曲式结构力的纯器乐体裁,在勃拉姆斯的作品中占重要地位,不仅数量多,共24首,其中更不乏优秀之作。他作有弦乐四重奏,弦乐五重奏,钢琴三重奏等。他在遵循古典型式结构的同时,注意到赋予乐器之间的音色对比。勃拉姆斯是继舒伯特和舒曼之后杰出的艺术歌曲作曲家。这种室内性的体裁与他的性格十分相适,因而他终生都在写,共达260余首。他选词不如舒曼考究,内容大部分是关于爱情,生活场景和自然风光。到了晚年则偏爱写作思索死亡的歌曲,如《寂寞在荒野》,《死,寒冷的黑夜》,《我的呻吟更低微》,《在教堂的墓地》以及歌词取自圣经的声乐套曲《4首严肃的歌》,这部作品是勃拉姆斯的最高造诣,也是他最后的作品。他还写过重唱和合唱,以及大型声曲有宗教内容的《德意志安魂曲》。
勃拉姆斯的钢琴音乐可分成3种类型。第一类是奏鸣曲;第二类是变奏曲,这是表达他音乐思想的最佳体裁,较著名的有《匈牙利歌曲主题变奏曲》,《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海顿主题变奏曲》等;第三类是小型钢琴曲,有幻想曲,间奏曲,狂想曲等。
勃拉姆斯是浪漫主义时期的古典主义者,他音乐的结构有典型的室内乐风格,他反对标题音乐,主张通过表情的深度来表现和声的进行。勃拉姆斯的音乐在结构和表情上虽然有此晦涩艰深,但他音乐的细致入微的情感表现仍被看成是一种真实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