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的三部创意曲主要是双手弹奏三条旋律,声部的增多对弹奏带来了不小的难度。但是同时也为训练手指的独立性和控制力提供了很好的训练材料。巴赫三部创意曲的第二首是六八拍子的曲子,有极强的歌唱性。主题句的重复音无论在那一个声部出现都要把前一个音弹的长一些,这样句子才能够连贯。第二拍到第三拍,第五拍到第六拍是五度音程呈上升趋势,使音乐有一种舒展的感觉,三声部的出现在一些地方是以高音保留、低声部插入为形态的,如第五、第六小节的三声部就起到变化和填充的效果。由于各乐曲的织体、结构成份的不同,在作曲家笔下对各个声部的处理以及力度和色彩方面的要求也就有所不同。 巴赫三部创意曲的第十五首就是以三种不同的素材组合而成的。左手是很连贯的歌唱性旋律,右手的小短句如同伴奏音型一样,三个音一组弹奏时,要把前两个音连起来后一个音断开,听起来生动、典雅。第三小节是分解和弦琶音的华彩句,要弹的干净、明亮,万万不可弹成连音。整首曲子都是以这三种音型交替、穿插变化发展而成的。只要把握住这一点,就可以使曲子弹的生动活泼。巴赫三部创意曲的第十一首,在弹奏时要注意中声部的旋律是以双手交替来完成的。为了使音乐的线条清晰,练习时可以先单手进行,而后再将这个句子自然从容的弹出,在这种地方要认真倾听两手衔接处力量是否均匀自如。在巴赫复调作品中,不论是模仿、对位或者衬托,各个声部的重要性也时有变化。在注意主声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它声部,再弹奏中要注意它是怎样进来,继而是怎样发展变化的。这种发展和变化使得各个声部的力度色彩各有特色、各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为了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手指去弹奏出合乎逻辑的乐句,使自己有良好的复调听觉,分声部练习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