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钢琴学术论坛音乐研讨区作曲家&作品 → [转帖]中国青年作曲家、钢琴家高平


  共有193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中国青年作曲家、钢琴家高平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newquantum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苏联作曲家协会主席
等级:月光学者 帖子:582 积分:4854 威望:5 精华:6 注册:2005-6-20 19:06:20
[转帖]中国青年作曲家、钢琴家高平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7-26 18:44:27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高平是著名作曲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高为杰的儿子,在美国辛辛那提念的钢琴和作曲博士,毕业后在新西兰定居和工作,最近NAXOS刚出了他的个人作品专辑。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8.557678
GAO: Shuo Shu Ren / Distant Voices / Cello Sonata No. 2

   Shuo Shu Ren (The Storyteller)
Performed by: Pyramide Ensemble
I. Overture  02:35
II. Monologue I  03:02
III. Tale I  06:11
IV. Monologue II  03:26
V. Tale II  08:37
VI. Epilogue  04:21

   Distant Voices
Gao Ping, piano
I. Nostalgia  04:22
II. Love Song from Kangdin  02:46
III. Blue Flower  06:58

   Cello Sonata No. 2, "Departure"
Anita Jehli, cello
Gao Ping, piano
I. —  03:57
II. —  04:05
III. Intermezzo  02:12
IV. —  06:11
V. —  04:23

   2 Soviet Love Songs
Gao Ping, piano
Gao Ping, vocals
No. 1. Evenings in Suburban Moscow  03:07
No. 2. Katyusha: Homage to D. Shostakovich  02:29 



艺术中那些新方法和新发现本身从来不是最终目标;他们总是使用那些方法和发现,使题材的涵义进一步贴近我们的心灵。
整个艺术发展史不是技术熟练程度的发展史,而是观念和要求的发展史。
——E.H.Gombrich
严禁灌水,斑竹见水贴必删,帖子不在多在精.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newquantum
  2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苏联作曲家协会主席
等级:月光学者 帖子:582 积分:4854 威望:5 精华:6 注册:2005-6-20 19:06:2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7-26 18:45:34 [只看该作者]

《祈祷者的面具》——旅美作曲家高平钢琴独奏音乐会在即(2005年)
  
   当我们一直沉迷于古典钢琴华丽、高贵的气氛时,在我们的耳朵将要出现“古典听觉疲劳”时,现代钢琴作品来了,旅美著名作曲家、钢琴家高平将于12月12日晚在学院音乐厅为我们带来一场现代钢琴作品音乐会,给耳朵来一次“革命”。
   高平的父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高为杰先生,作为作曲家和钢琴家,高平的音乐曾演出于欧洲,亚洲以及美国,曾受到苏黎士金字塔室内乐团、钢琴家Ursula Oppens,Frederic Rzewski以及辛辛纳提中国音乐协会等个人和团体的邀请进行创作和演出。其室内管弦乐作品《皇帝与南丁格尔》曾在2002年“山杨音乐节”上首演,《小提琴与苹乐协奏曲》曾在北京首演。《祈祷的面具——为钢琴而作》被搬上荷兰阿姆斯特丹音乐节;最近他的新作品《为琵琶与小提琴而作的两首协奏曲》在中国音乐家协会新年音乐会上首演。他曾合作过的作曲家与演奏家包括:美国作曲家George Crumb和Joel Hoffman、新西兰作曲家Jack Body,以及众多中国作曲家。
   此次音乐会,高平将主要演奏具有听觉冲击力和现实时政性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是什么样的代价? (2004)》,这部作品写于那场让全世界人民反对的美国对伊之前,作者用乐符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立场;《我的小儿》是一首流传于犹太民族的民谣,歌词是由一个父亲唱出,抱怨因打工早出晚归而只能看到入睡后的孩子的苦处;此外高平将演奏其自己创作的《祈祷者的面具》、《山》—灵感来自高行健的长篇小说《灵山》,表达了对家乡—四川的无限怀念之情,以及德彪西的《英雄安魂曲》等。


艺术中那些新方法和新发现本身从来不是最终目标;他们总是使用那些方法和发现,使题材的涵义进一步贴近我们的心灵。
整个艺术发展史不是技术熟练程度的发展史,而是观念和要求的发展史。
——E.H.Gombrich
严禁灌水,斑竹见水贴必删,帖子不在多在精.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newquantum
  3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苏联作曲家协会主席
等级:月光学者 帖子:582 积分:4854 威望:5 精华:6 注册:2005-6-20 19:06:2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7-26 18:51:18 [只看该作者]

在艺术创作上做一个世界公民 - 与中国音乐家高平博士的对话
作者:毛芃

            
            首届奥克兰国际钢琴音乐节于6月25 日在位于奥克兰Epsom的Raye Freedman艺术中心拉开了帷幕,将持续到本周日7月2日结束。本届钢琴音乐节上,来自纽西兰、澳大利亚、俄罗斯、拉脱维亚、罗马尼亚和台湾等地的具有国际声誉的钢琴家们一共举行八场钢琴独奏音乐会(包括双人钢琴弹奏)。音乐会期间,这些钢琴大师们还会为来自本地和海外的年轻 音乐学生上二十多节大师课。在这些杰出的钢琴家演奏家中,来自纽西兰肯特伯雷大学音乐学院的高平博士因其是唯一的一位在纽西兰本土工作的有中国大陆背景的钢琴家引起了记者的注意。6月29日晚,本报记者在聆听了高平先生的独奏音乐会后对这位年轻的作曲家和钢琴家进行了采访。
            
            向肖斯塔科维奇致敬
            高平博士在这次钢琴独奏会上重点演奏了伟大的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 1906-1975)的作品 - "24 首前奏曲,作品第36号"。高平对记者说,肖斯塔科维奇是他最为景仰的音乐家之一,今年适逢肖斯塔科维奇诞辰一百周年,他希望以这种方式对来纪念这位对他个人的艺术创作产生重要影响的作曲家。 


            为什么会对肖斯塔科维奇如此挚爱?高平博士解释说,肖斯塔科维奇是二十世纪以来世界上最有成就的音乐家之一,其作品音乐语言复杂、大胆且具有现代音乐特征。由于过去中国大陆社会体制的原因,中国的音乐教育受苏联的音乐教育影响较大。因为高平博士的父亲高为杰先生是中国知名的作曲家且在音乐学院任教,高平有幸在六、七岁的时候就接触到了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作品并对其有了深刻的印象,他说,小时候自己就觉得肖斯塔科维奇是个了不起的英雄。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加深,他对肖斯塔科维奇作品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对这位天才作曲家的景仰有增无减。

            
            追求个人风格的第六代音乐家
            出生音乐世家的高平博士在1990年20岁的时候就从中国远赴美国著名的辛辛那提大学音乐学院深造,专修钢琴。但是,他对作曲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其实他在八九岁时就开始尝试作曲了。高平博士在七、八年前开始进行曲目创作。最终以作曲研究在
            辛辛那提大学音乐学院拿到了博士学位。近年来,高平博士在欧洲、美洲、亚洲等许多国家的音乐厅都演奏了自己的作品,这些作品从表现安徒生童话故事的《国王与夜莺》到以当代中国都市为题材的《匿吻》,创作内容相当广阔,其作品风格和演奏技巧都获得了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和各国听众的赞赏。
            
            在本次钢琴音乐节上,高平博士演奏了两首自创作品 - 《匿吻 – 为弹唱钢琴家而作》和《两首苏联爱情歌曲 - 为弹唱钢琴家而作》。在头一首曲子的演奏中,高平博士在丰富多变的音乐节奏和旋律外时不时加入自己的哼唱、口哨甚至一句四川方言"要得" ,同时,高平博士还别致地将传统的键盘乐器钢琴变成打击乐器和弹拨乐器,在恰当的时候或是有节奏地拍打钢琴琴体或是起身拨动钢琴的琴弦。
            这些不同寻常的声音同从他手指间快速流淌出的多彩的音符相得益彰,产生了别具一格的音乐效果,丰富的音色和从中体现出的幽默感把中国当代都市的喧闹和活力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曲演罢,听众席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喝采声。
            
            在第二首自创曲目的演奏中,高平博士又一次展示了这种前卫的具有生动剧场效果的演奏风格。在这首有机地结合了苏联歌曲《有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和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十交响曲》的曲目中,高平博士再次加入自己的歌声和口哨声,生动地表现出由于独特的历史原因所造成的苏联歌曲在中国几代人中的风靡现象。对许多中国人来说,这些苏联歌曲是一个时代的象征,象征着他们对美好理想充满憧憬和追求的纯真年代。难怪一曲弹罢,听众席上许多华人听众为之动情不已。
            
            在谈到自己的创作风格时,高平博士笑称自己属于"第六代"。原来,中国大陆自八十年代起,不仅在影坛上出现了以张艺谋、陈凯歌和田壮壮等为大众所熟知的"第五代"导演,同一时期在美术界和音乐界也都出现了以表现文化寻根、反思中国文化和历史等宏大主题的作品,也都出现了类似"第五代"电影导演的顶尖艺术人材,比如有着音乐界"第五代"雅称的就有谭盾、瞿小松、何训田和叶小刚等著名作曲家。同样,在九十年代中国经济改革导致社会巨变的时候,中国影坛出现了贾樟克、王小帅等以表现当代社会现状、关注个体经历和困惑的第六代电影导演,而乐坛上的"第六代"也顺势出现了。与贾樟克同年出生的高平博士说,他的作品《匿吻 – 为弹唱钢琴家而作》就是从贾樟克的电影《世界》中吸取的灵感。
            
            中国文化和世界公民
            对20岁就赴美国深造、这些年来一直驰骋在西方乐坛和讲坛的的高平博士来说,中国文化背景对他的艺术创作有着怎样的影响?高平博士说,这种影响是巨大的,中国古典诗词、古典文学的熏陶对他的艺术审美感受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他在乐曲创作时常常会从中国文化中吸取营养,有关中国的一切都可能能成为他创作灵感的源泉。的确,高平博士在独奏音乐会上演奏他父亲高为杰先生的作品《冬雪》时,将"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古老东方意境展现得栩栩如生。

            
            虽然对西方古典音乐已经有了很深的造诣,高平博士谈起中国古典音乐仍然充满了感情。他说,西方古典音乐在几百年前就有完善的记谱系统,而中国古典音乐却是靠一辈辈艺人口口相传,因而更具民间性。他说,中国古典音乐往往注重刻画个人心灵对生活的反思和感受,强调的个人人格的修养,在风格上讲究虚拟、暗示。虽然很多古代作品已经失传了,但我们仍可以从古典诗词中对当时的中国音乐窥见一般。
            比如白居易著名的《琵琶行》中就有"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这种表现音乐美的著名诗句。
            
            然而,高平博士说,他不会把自己的艺术创作局限在中国题材的表现上,他不会让中国文化成为他创作的包袱,他更愿意具有一个世界公民的眼光,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上吸取有价值的东西来丰富自己的创作。高平博士在这次钢琴独奏会上演奏的另外一首曲目《 Freedom for  Speech 》(为了言论自由)就是根据美国诗人的一首作品"Prayer's Mask:"( 祈祷者的面具) 创作的。
            
            古典艺术不能媚俗
            西方古典音乐虽然长盛不衰,但也常常是曲高和寡。高雅艺术是否应该为了让更多的听众接受和欣赏而向大众艺术靠拢?高平博士对此的看法是,听众有权利欣赏到最有艺术价值的音乐,为迁就大众的艺术口味而向听众提供廉价的注重感官娱乐的东西是错误的。他说,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少有闲暇享受艺术,能坐下来静心聆听古典音乐更是不容易。即便如此,古典音乐家们也不能为迎合大众而降低艺术标准,因为这也是对听众的轻视和愚弄。

            
            高平博士还说,在音乐会上演奏古典音乐大师的作品是植根于西方文化的一种深厚传统。但其实,古典音乐创作的这根线根本就没有断过而且也处在演变之中,不少当代音乐家们都有很出色的作品问世,同古典音乐大师们相比,当代音乐家们的作品更具有时代感,更具前卫艺术风格。实际上,当代音乐家的作品也都会时不时地出现在各种音乐会上。
            
            高平博士 2004年10月来到肯特伯雷大学音乐学院任教。他说他2002年头一次来纽西兰就爱上了这个美丽的国家。记者注意到高平博士在演出时戴着一个毛利艺术风格的项链。高平解释说,他很喜欢这个象个鱼钩一样的毛利项链,每次演出前都会戴在胸前,把它当作一个吉祥物。
            他说,他希望自己能长久在纽西兰从事音乐教育工作,为音乐人才的培养而努力。

            目前,高平博士创作和演奏的音乐作品已经被世界著名的古典唱片公司Naxos唱片公司和Starling唱片公司及纽西兰的Waiteata唱片公司所收录。
            
            2006年6月30日于奥克兰

//可惜如果“他希望自己能长久在纽西兰从事音乐教育工作”,那么可能一二十年后他就会被首先称为新西兰作曲家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8 23:00:55编辑过]


艺术中那些新方法和新发现本身从来不是最终目标;他们总是使用那些方法和发现,使题材的涵义进一步贴近我们的心灵。
整个艺术发展史不是技术熟练程度的发展史,而是观念和要求的发展史。
——E.H.Gombrich
严禁灌水,斑竹见水贴必删,帖子不在多在精.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勾手手
  4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钢琴女疯子
等级:月光司令 帖子:726 积分:1768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6-1-11 10:43:13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7-26 23:33:27 [只看该作者]

他的作曲风格??

呵呵 终于发现一个不拿中国民乐改编的了拉`


严禁灌水,斑竹见水贴必删,帖子不在多在精.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newquantum
  5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苏联作曲家协会主席
等级:月光学者 帖子:582 积分:4854 威望:5 精华:6 注册:2005-6-20 19:06:2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7-27 22:13:49 [只看该作者]

已经介绍过很多非民乐改编的中国钢琴曲了呀,比如这版介绍的黄安伦,免费下载区的很多中国钢琴作品都是原创性很高的大型作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7 22:14:25编辑过]


艺术中那些新方法和新发现本身从来不是最终目标;他们总是使用那些方法和发现,使题材的涵义进一步贴近我们的心灵。
整个艺术发展史不是技术熟练程度的发展史,而是观念和要求的发展史。
——E.H.Gombrich
严禁灌水,斑竹见水贴必删,帖子不在多在精.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小汶
  6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月光司令 帖子:162 积分:1297 威望:5 精华:2 注册:2005-5-7 20:07:01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7-28 19:33:03 [只看该作者]

谈谈对中国作曲家在国外发展的一点看法。

政治书上常提到一句话: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做一个粗糙的假设:为西洋乐器创作的作品,发展阶段跟这个地方的工业水平有关。如果按这种简单的对号入座的方法,中国现在的工业发展水平,相对应的古典音乐大概处于西方19世纪那个阶段。如果把各地区的工业的发展水平看成一个个高低不同的瓶子,古典音乐的发展阶段就是所盛的水,作曲家正尽力将瓶子填满。而工业现代传媒手段又打通了这些瓶子,低瓶子迅速被填满,水甚至溢出来,但瓶子间仍隔着半透膜。

19世纪肖邦等浪漫派作曲家已经把古典音乐的旋律推向最高峰,中国作曲家想要在这方面有很大突破是很难的。而各国文化的交流使身在中国的作曲家音乐创作阶段与世界接轨。然而,处于并不发达的工业水平的中国人,并不能接受发达工业环境的文化产物。因此,中国的许多古典音乐作曲家便在国外寻求在现代音乐领域的发展。

当然,这仅限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中国民间音乐的发展跟工业水平并不相干。挖掘中国的音乐素材,用西方的方法改编、创作固然有助于传播我国文化,然而沿着这条路走却受到了工业水平等多方面的限制。就像“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别人的音乐路不一定适合我们。在青歌赛中,我们惊喜地发现中国有如此令人陶醉的民间音乐,我们能否用自己的乐器,自己的调式,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8 19:33:35编辑过]

严禁灌水,斑竹见水贴必删,帖子不在多在精.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newquantum
  7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苏联作曲家协会主席
等级:月光学者 帖子:582 积分:4854 威望:5 精华:6 注册:2005-6-20 19:06:2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7-28 22:59:46 [只看该作者]

前不久在别人那儿听过一段在德国大众汽车厂里举办的现代作品音乐会,中国当今社会文化中的人很难接受那种“现代”风格,但联想到汽车厂周围高度现代化的环境,感觉到那种环境中的人应该更能接受这种音乐。似乎人改造社会的程度和速度越高,人“制造”、“生产”音乐的程度和速度就越高,这使得生产力发达的社会往往新创作的音乐也越来越脱离自然的、原生的状态。“青歌赛”的原生态民歌部分确实令人耳目一新,无论什么社会这些遗产都应该大力保护。至于中国音乐创作能走出什么路,无论听众和专家有什么期望,最后还要由实际创作出的作品决定。我们虽无法决定创作,但至少可以发现和筛选创作——中国音乐走向的答案也就在其中。


艺术中那些新方法和新发现本身从来不是最终目标;他们总是使用那些方法和发现,使题材的涵义进一步贴近我们的心灵。
整个艺术发展史不是技术熟练程度的发展史,而是观念和要求的发展史。
——E.H.Gombrich
严禁灌水,斑竹见水贴必删,帖子不在多在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