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钢琴学术论坛音乐研讨区月光综合艺术 → [原创]我听古典音乐及买唱盘的历史


  共有3695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我听古典音乐及买唱盘的历史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newquantum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苏联作曲家协会主席
等级:月光学者 帖子:582 积分:4854 威望:5 精华:6 注册:2005-6-20 19:06:20
[原创]我听古典音乐及买唱盘的历史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9-30 15:36:29 [只看该作者]

前不久收到了第一次从NAXOS的上海代理那里订购的唱盘——7张每张38元的8.55系列——有点兴奋,随意写几句我自己的感想。

我对古典音乐完全是业余兴趣,光听不练,对曲目的兴趣远大于对演奏或演唱的兴趣。常见的曲目大部分都有了,也都听过了,注意力就转向不常见的曲目,尤其是魏因贝格Vainberg、潘德列茨基Penderecki、谭盾等现当代作品,目前听现场音乐会和买唱盘都以此为导向。

我在初二以前几乎厌恶任何音乐,因为我很不善于唱歌,老跑调,而一年级以来的学校音乐课几乎都是教唱歌,但老师教得又不好——当时我那小学的音乐老师很多都是教主科太差了被校长发配去教音乐,比如我们二年级的语文老师在我们六年级时开始改行教音乐了,呵呵——结果就是我丝毫感觉不到音乐的美。

直到初二,96年10月2日,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大单位团购的赠票去北京音乐厅“梁祝黄河国庆经典协奏曲音乐会”。可能由于我的性格已经很适合古典音乐,但一直没有合适机会接触,那天的音乐会自始至终都听得非常投入,目不转睛,几乎每一分钟都有醍醐灌顶的感觉。虽然梁祝黄河甚至算不上地道的古典音乐,但以后所有音乐会的印象都没有那第一次深。从此喜欢上古典音乐,自然地也开始收集唱盘,自己主动寻找接触机会。但也从此不屑于学校的音乐课,感觉那课根本不是在教音乐,直到大学听了严宝瑜教授的音乐欣赏课,那才叫真正的音乐课。

我最早的古典音乐CD是上海交响乐团的贝多芬第三、五、九交响曲,且不论演奏水平如何,制作粗制滥造,播放时经常有杂音。但即使是如此烂的盘,不但对我当时是享受,还借给同学听过,可见古典音乐的接触机会多么少。著名译配家薛范说过,他年轻时从古典到流行的很多音乐都能接触到,但现在的年轻人能接触到的音乐太少,太单一。

之后找到的是“普罗艺术”唱盘,大部分是引进的国外二流唱盘,但在国内已是公开发行的最好的古典音乐品牌了。这类引进版当时买了不少,当时听是一大享受,现在看来唯一不是“**”的只有“敦煌音像”引进的肖斯塔科维奇弦乐四重奏全集。那是鲍罗丁四重奏的版本,极好,至今我对老肖四重奏的其它版本,无论国外原版还是鲍罗丁四重奏录的另一个版本都没有任何兴趣。

刚开始找唱盘很缓慢,找到了也不识货,后来慢慢了解得多了。

一是要感谢北京音乐厅。大约2001年以前的10年,也就是钱程经营北京音乐厅的那些年,是北京听古典音乐的黄金时期。当时北京音乐厅每月免费发放的“通信”非常好,是音乐入门的最佳读物。“通信”里不仅丰富的音乐会节目单能让人耳濡目染,还有些水平极高的音乐评论,比如《王西麟音乐忧思录》,就是这份免费的“通信”独家发表的。我感觉那时的《北京音乐厅通信》(后来改称《今日艺术》)可算是北京发行量最大、读者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古典音乐刊物,深入到很多普通人的生活中。我现在仍希望看到一份类似当年《今日艺术》的音乐杂志——印刷简单、页数不多、免费发放,囊括全市所有古典音乐演出信息及售票网点,有数目不多但质量极高的紧跟古典音乐发展现状的评论。我觉得这样才是最好、最能为爱乐者服务、最有生命力的古典音乐杂志。后来我还得到过一次赠票,不是大单位团购的,而是参与《北京音乐厅通信》的读者调查后音乐厅奖励的,呵呵。

当时北京音乐厅被钱程经营得极好,建立了很多联网售票点,音乐会排得满满当当,常有下午场,每年几十场的“打开音乐之门”系列价格都是10~30元,雅俗共赏,对普及音乐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我唯一一次一天看两场音乐会就是97(?或98)年8月15日,下午看了吴灵芬指挥国交合唱团的抗战歌曲音乐会,晚上看了宋飞的二胡专场。钱程还策划制作了“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为数位国内顶尖作曲家提供了几乎唯一的国内委约,演出的社会效果也极好,国家领导人都去看了。虽然后来钱程跟作曲家闹翻了,他现在也因为贪污公款等问题入狱,但功过要分清,钱程承包北京音乐厅期间为普及高雅音乐,推动北京及国内音乐市场发展所做的贡献不可磨灭,对这一点应该向他致意。

现在北京音乐会的水平明显提高了,但观众明显减少了,商场、书店、酒店中方便的统一售票网络土崩瓦解,再也见不到当年北京音乐厅那样爆满并卖站票的音乐会了。但我仍然保持着当年的北京音乐厅为我培养出的对古典音乐和听现场音乐会的爱好,相信北京音乐厅还熏陶了更多的真心喜欢古典音乐的普通人——不为提高专业的音乐水平,全为兴趣而自己买票——他们,或者说我们才是音乐会上最有效、最坚定的听众。至今仍对当年怀念不已……

二是要感谢网上的音乐论坛,不仅有对古典音乐的介绍,还有购买唱盘的信息。从此我知道“洋**”(YLJ)和“团购”。这方面我还是“菜鸟”,知之甚少,班门弄斧,但都是真话。

国内引进出版的古典音乐唱片本来就不多,有水平的更少,国内盗版加工业的“气焰”似乎又被国家打击了,国外原版唱盘的购买渠道不畅,被国有大公司垄断了。因而诞生了“洋**”市场——被国外大唱盘公司用打孔等办法简单销毁的唱盘作为工业**运来,从广州到上海到北京一路转卖。我开始还有一阵兴趣,去过北京几家半秘密的“洋**”店,大概15~50元一张,但很快就没兴趣了。我感觉不仅品种、质量没有网上的跳蚤市场上能买到的好,价格比订购NAXOS低不了几块,而且除非大海捞针,大多数都是常见的曲目的不同版本——正好不是我的兴趣。

“团购”还没参与过,可能也不是随便什么人想加入就能加入的,呵呵。且不论对那种购买方式还有不少迷惑之处,也不论我已知道一个能大量盗链下载整张CD的国外网站——我看中曲目是不在乎音质的,只要没有杂音就行——主要还是老问题,网上看到的别的乐友团购来的唱盘也大都是常见曲目的不同版本。



艺术中那些新方法和新发现本身从来不是最终目标;他们总是使用那些方法和发现,使题材的涵义进一步贴近我们的心灵。
整个艺术发展史不是技术熟练程度的发展史,而是观念和要求的发展史。
——E.H.Gombrich
严禁灌水,斑竹见水贴必删,帖子不在多在精.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月光浩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月光钢琴教育家
等级:月光盘古 帖子:3504 积分:16234 威望:20 精华:39 注册:2005-2-16 20:50:03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9-30 16:38:28 [只看该作者]

嗯 和你有一样的感受,还记得曾经的音乐课。音乐的环境对学习音乐的人尤为重要,如今保留下来的演奏高手无不是被良好的音乐环境包围的!有了环境,我们才可以更深入的理解古典,从而爱上它!试想如果整天被那样普通的音乐课熏陶着,怎么能发觉音乐的美,古典的美?而如今,学习古典音乐的人越来越多,而真正热爱古典的人却不见增长,生活水平提高了,音乐教育水平提高了,剩下就是方法和普及的问题。

说到少见新鲜的唱盘,在国内是不容易找到了,不过这点可以借助网上各个论坛的音乐爱好者来解决,毕竟人多力量大!呵呵!



我爱钢琴!!QQ 31934340
严禁灌水,斑竹见水贴必删,帖子不在多在精.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newquantum
  3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苏联作曲家协会主席
等级:月光学者 帖子:582 积分:4854 威望:5 精华:6 注册:2005-6-20 19:06:2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9-30 17:00:59 [只看该作者]

听古典音乐到现在,买唱盘到现在,有限的注意力几乎都集中到没听过的不常见的作品上。我对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马勒、梅西安(Messiaen)、施尼特克(Schnittke)、潘德列茨基(Penderecki)的喜爱程度是同等的,以前听过前面几个人了,后面几个人的作品很难找到,因而现在主要找这些难找到的,听这些难听到的。在喜爱经典的同时,我渴望从新作品中得到全新的预料不到的精神享受和灵感收获,珍视在第一时间感受并评判新作品的机会。

喜爱程度高于巴赫、贝多芬、马勒、潘德列茨基的音乐也是有的,出于性格,我特别欣赏肖斯塔科维奇,出于感情,我特别欣赏魏因贝格(Vainberg)和中国作曲家。由于人生经历的异常严酷,肖斯塔科维奇在人格上无比丰富,意志无比坚强,加上他出类拔萃的作曲技法,使他的作品特别能打动我,与我有最多的共同语言。魏因贝格以绝顶的音乐才华把晚期浪漫主义不可思议地延续到20世纪后半期,毕生坚持浪漫主义风格——在一个被开发殆尽的音乐领域,这是极其难得的——他的几乎每一部作品都美至极致,在相当程度上超越了肖邦、拉赫玛尼诺夫等浪漫主义前辈,成为浪漫主义音乐璀璨的绝唱。魏因贝格可算是20世纪的勃拉姆斯,或者让勃拉姆斯成为19世纪的魏因贝格,呵呵。音乐水平相似时,我在感情上更加欣赏不为人知的、晚辈的作曲家。

中国作曲家我会无条件支持,尽量不放过任何听到中国作品的机会。贝多芬、莫扎特作品音乐会可以不去,唱盘可以不买,但王西麟、叶小纲作品音乐会要去,朱践耳、黄安伦、谭盾作品专辑见到就买,龚晓婷、张丽达、秦文琛作品专辑要找音像店和出版社特别购买,找朋友刻录也是值得的。否则不但会不可挽回地错过很多优秀的音乐,还会不可饶恕地错过我们自己的音乐。

普契尼可以写“图兰朵”,马勒可以写“大地之歌”,阿夫沙洛莫夫(Avshalomoff)可以写“北京胡同”,但“第7交响曲(列宁格勒)”、“第11交响曲(1905年)”、“第13交响曲(娘子谷)”只有作为俄国人的肖斯塔科维奇写得出来,有些中国的东西也只有我们自己的作曲家才有能力写。地道的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在王西麟的“云南音诗”、黄安伦的“B调小提琴协奏曲”里;博大的中国文化在朱践耳的“第十交响曲”、叶小纲的“长城交响曲”里;中国人的真正力量在黄自的“长恨歌”、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里;纯正的中国人的气节在王西麟的“铸剑二章”、郭文景的“蜀道难”里;深厚的中国历史在陈培勋的“第二交响曲”、王西麟的“第四交响曲”里。这些东西永远不会出现在外国作曲家笔下,写出这些东西的中国作曲家值得我无条件支持。

不过我感兴趣的这类音乐很难找到,需要不断留意和开拓新渠道,只能细水长流慢慢来。我以前是在北京的零售店买45一张的NAXOS(8.55系列)罕见作曲家作品,和80以上一张的HUGO中国作曲家作品,不仅贵,品种还很不全,不仅买不起太多的也没有太多可买的。现在知道可以分别从上海和深圳的总代理处邮购,NAXOS8.55系列38元,8.22系列66元,HUGO70元。

现在似乎国家打击盗版有些成效,曲目丰富的卖廉价盗版CD、DVD的地方北京也就一两个,但总还有些需要在店里零买的正版。比如“龙音”唱盘,它出的黄安伦作品极难得,105一张,一共8张买到了7张。其中的“塞北小曲”、“舞诗”、“B调小提琴协奏曲”、“敦煌梦”、“大卫之诗”要么很有中国特色,要么很有开拓性,都是难得的佳作。还有上海出的朱践耳的交响曲全集一套6张90元,王西麟的第三交响曲一本书一张盘55元,都是一流的作品。

HUGO的“我的祖国”——陈培勋作品集极好,是已出版的为数不多的能给人以震撼的中国音乐。我觉得陈培勋、朱践耳、王西麟、瞿小松、郭文景、叶小纲等最好的中国大陆作曲家的整体水平明显高于HUGO出版的陈永华等香港作曲家,可惜除“我的祖国”、“三笑”等少量唱盘外,HUGO还无力更重视大陆作曲家。但无论如何,HUGO是最好的中国或华人非流行音乐品牌,发展成BIS、ONDINE那种规模不大,但有特色有实力的世界知名品牌是很有希望的。

最近第一次订购NAXOS成功后,我刚了解到,国外原版唱盘似乎还是尽可能找国内或港台的代理购买更划算。除了NAXOS的上海代理,一般BIS、CHANDOS等国外中小唱片品牌在香港都有代理公司——这些品牌往往罕见作曲家作品很丰富,正合我的兴趣——有的还在北京等地有更下级的代理,从他们那里不但可以订购该品牌的任何唱盘,价格上也能比从国外大网站邮购每张便宜40元人民币左右。我刚又订了一次NAXOS唱盘,目前想试着订几张BIS唱盘。

音乐和唱盘都永无止境,所以行动上对各类信息保持“敏感”的同时还要在精神上“知足”,好好欣赏已有的音乐就是最大的享受了。

欢迎诸位多多赐教。



艺术中那些新方法和新发现本身从来不是最终目标;他们总是使用那些方法和发现,使题材的涵义进一步贴近我们的心灵。
整个艺术发展史不是技术熟练程度的发展史,而是观念和要求的发展史。
——E.H.Gombrich
严禁灌水,斑竹见水贴必删,帖子不在多在精.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memeji
  4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爱琴海的养鱼人
等级:月光学者 帖子:2032 积分:8608 威望:15 精华:9 注册:2005-3-8 21:39:59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9-30 20:47:11 [只看该作者]

好文!!!!强!!!


Welcome to our research lab:

The State Key Laboratry of Molecular Reaction Dynamics,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http://mrdlab.iccas.ac.cn/ywb/ywb.htm
严禁灌水,斑竹见水贴必删,帖子不在多在精.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小汶
  5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月光司令 帖子:162 积分:1297 威望:5 精华:2 注册:2005-5-7 20:07:01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9-30 20:53:35 [只看该作者]

楼主1996年喜欢上古典音乐的时候,我还是小一或小二的学生,没怎么接触古典音乐.在我这里很多精彩的古典音乐碟可以买,偶尔逛到的是已经藏了很多年没人光顾的,当然那些有的还是很不错.

我欣赏古典音乐没有订一个确定的方向,水平很有限也没办法.在学习上挤出的一点时间只够我随意地欣赏些曲子.喜欢音乐是一辈子的事,不必强求自己在短时间内做得怎样,对我来说只是慢慢地磨.


严禁灌水,斑竹见水贴必删,帖子不在多在精.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newquantum
  6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苏联作曲家协会主席
等级:月光学者 帖子:582 积分:4854 威望:5 精华:6 注册:2005-6-20 19:06:2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10-1 17:57:54 [只看该作者]

第二部分添了一段,修改在上面了。

小一小二的时候任何人都没有可能真正喜欢上古典音乐的,呵呵。不论阅历、教育如何,生物学上就没有可能。因为那时人的脑在生理上还未发育完全,有些东西在“硬件”上就还不具备理解能力,多数古典音乐,尤其是深刻的,小孩子是不可能理解的。即使贝多芬、里赫特小时候也一样,他们也要从比较形象、悦耳的曲子慢慢开始。其实有专门的音乐是写给小孩子的,这在科学上也是有道理的。所以我那时十四五岁大概是能对古典音乐产生比较稳固的兴趣的最早年龄。我小学时去看过一场芭蕾舞,什么印象都没有,除了带去吃的咖喱饭……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艺术中那些新方法和新发现本身从来不是最终目标;他们总是使用那些方法和发现,使题材的涵义进一步贴近我们的心灵。
整个艺术发展史不是技术熟练程度的发展史,而是观念和要求的发展史。
——E.H.Gombrich
严禁灌水,斑竹见水贴必删,帖子不在多在精.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BMweb
  7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月光学者 帖子:651 积分:5659 威望:5 精华:5 注册:2005-6-12 22:39:39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10-2 11:10:42 [只看该作者]

哈哈,楼上的兄弟,你说的“我小学时去看过一场芭蕾舞,什么印象都没有,除了带去吃的咖喱饭”我太有感触了。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很小很小的时候,大概小学一二年级时,父母费了好大劲弄了张什么大交响乐团演出的票,我完全无法集中注意力去听,印象最深的是进场前买的那包话梅(咦?那时怎么听音乐会还吃东西,怪了。。。)。那真是包好吃的话梅。演出结束,父母感慨着音乐的魅力,我继续插不进话,最后,终于,压抑已久的话得以一吐为快:“妈,我还想吃话梅。”可想而知,被骂了一路“没出息”“没前途”。。。 只可惜,这样使我对那包话梅的印象更深刻了,演出的曲子反倒一点没记住。不过现在对音乐的痴迷程度反倒让父母担心“玩物丧志”了。。。也许那时音乐是志话梅为物,现在音乐成了物罢了。。。不过我那包无辜的话梅是永不可能成为“志”的,哈哈哈,我也再没吃过那个牌子的话梅--就像家中一戒,那时看到都不敢买,因为怕再挨骂。。。 (恩,好像小学生在写作文--作文题目就叫。。。<<忆一包话梅>> 哈~)



严禁灌水,斑竹见水贴必删,帖子不在多在精.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小鲸80
  8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月光下士 帖子:23 积分:22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5-11-4 10:43:51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11-4 10:52:24 [只看该作者]

楼主好厉害亚

严禁灌水,斑竹见水贴必删,帖子不在多在精.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小鲸80
  9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月光下士 帖子:23 积分:22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5-11-4 10:43:51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11-4 10:53:26 [只看该作者]

我就是在俄罗斯的时候经常可以去听音乐会,票价实在是便宜,回国之后就舍不得了,唉,一年一次也没去过

严禁灌水,斑竹见水贴必删,帖子不在多在精.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黑白键
  10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月光下士 帖子:73 积分:71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5-9-7 22:08:34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11-12 17:50:43 [只看该作者]

现在国内的演出票价实在是高不可攀,对于我们这些学生来说,严重超出了我们的承受能力。我像这也是制约国内音乐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大部分的人都被挡在音乐大门外。

严禁灌水,斑竹见水贴必删,帖子不在多在精.  回到顶部
总数 26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