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这里的大多数人都经历过这种选择.
我是在经过一番的斟酌最后决定将钢琴当成自己的一种业余活动.文化课的成绩好不好可能是影响一些人做出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起码在我周围),但是在我看来是否适合自己,和对将来工作的选择还是要优先考虑.
初中时候的同桌成绩是很棒的,但是她在上高中之后放弃了普通班,上了艺术班,她也是学钢琴的,但是还是年龄比较大才开始学,所以很难说她从钢琴发展就会很好.首先她是一个虔诚基督教信奉者,所以也希望自己学点西方的文化,其次她觉得自己数学不是很有潜力.她目前还在学美声.
我还有一位同学,考不上重点高中,先是觉得想读文化课,所以成为借读生进了重点高中,现在到了选科时她又觉得蛮喜欢音乐的,于是想报艺术班,这样换来换去的选择,造成在学习上缺乏倾向性,所以结果可能并不是最理想的.
而我自己,我很喜欢钢琴,但是我更希望它成为我的业余爱好,一直地保持我对它的浓厚兴趣,希望它能给我的生活增添色彩.
总之,我觉得什么样的选择都是可以,关键在与真正喜欢钢琴,让钢琴在生活中变得更有意义.
我的情况在这里绝对是少数人,极少数人,我目前没有、将来也绝不会遇到选择钢琴是专业还是业余的问题,呵呵。
但若倒退十年,或者以后心血来潮了,我可能愿意把钢琴学成业余爱好。我个人感觉,把艺术修练成为自己的专业没什么,但若想自己成为艺术家那应该顺其自然,不可强求,否则下的人生赌注太大,成功机率太小。如果把艺术作为业余爱好,那对任何人都将受益终生。艺术(无论音乐、绘画、文学等等)是大众的,人人都可以欣赏,可以理解的,这与理工科等专门学科大不相同。因而任何人的业余生活中能充满艺术是很幸福的,也是完全可能的。
尤其对学理工的人,加上对艺术的爱好将同时开发左、右脑,按说能变得很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呵呵。
其实就算是走专业的路子,不同人的情况还不是都一样的.比如在我身边,有人就只是希望不要活得太累,学学音乐将来当教师,过平静无犹的日子;有人则希望将来给人伴奏,喜欢自己组乐队,自娱自乐式的生活,她有时候还会弹流行音乐;有人则觉得既然选择专业的路子,就要干一番大事业,尽量做到最好……
尽管专业的路子也不只一条,但是选择文化课的话,将来的选择会更广一些.不是每个学琴的人都是最适合这方面的,所以我觉得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还是不能盲目选择专业的路子.希望为音乐事业做点贡献也可以诚恳地做一名爱好者.
我是大学里的一个研究生,学经济的,也弹钢琴。钢琴水平嘛,我觉得业余十级已经没什么难度。但同时我也知道,我距离那些钢琴专业的学生,还是有十分大的差距的……在月光里随手一抓就有一大堆比我强得多的高手。
按常人说,能考上研究生,文化课就不会不太差,事实也差不多如此。
但我发觉钢琴才是我毕生所钟情的兴趣。它是第一的。文化课的学习,只是作为谋生的手段,不能成为一生的依托。
我也曾去过尝试着在琴行打打杂,教教小朋友。可是后来发觉:兴趣是不能职业化的!尤其是商业化。如果把兴趣作为职业,所有的灵感和动力都会变质、消亡。最后,我辞掉了收入不菲的那分钢琴兼职,这令我感到释放。
毕竟,不是专业的人没有太多的时间练琴、也没有好的老师和同学交流,我的水平永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但是我享受这样的生活,因为我为自己的兴趣而不断努力,即使努力的成果不值专业学生一提,但我能在忙碌的专业课之余,还能感到自己今天的技术又进步拉、又学多一首新歌拉,那种欢愉,是无与伦比的。
非常同意……
感觉一旦兴趣商业化了就失去意义了。就像微尺度粒子的波粒二象性,一旦测量它了,就破坏它了。不过职业还是尽可能既有兴趣又觉得有意义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