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七岁,跟老师学琴两年,老师不到30岁,教材挺多,有大汤,小汤,儿童钢琴初步教程,拜厄,哈农,李斐兰手指练习,钢琴天天练,钢琴基础教程,施密特手指练习,考级教材,儿童世界名曲,还有一些不常用的教材,总体感觉杂,作业量较大,老师不太抠曲子的细节,
另有一个孩子也是七岁,跟另一位老师学琴,老师60多岁,教材很少,目前就三四本书,有关于音阶的练习,手指练习,599,问有乐曲吗,说没有,作业量少,比较抠曲子,注意孩子的音乐表现。
请问各位老师,哪位老师运用教材更科学些?
第一个弹的东西的确广泛,钢琴是要弹的广!可惜初级阶段不是这么个学法,把初级的一大堆教材全弹完也不能证明什么!相比,第二个老师比第一个强,但也不是特别的好的教学模式!另外,需要再加上对音乐修养的培养,比如多听些真正的杰作,让修养远远超过钢琴演奏水平!
我觉得第二位老师应该再加上小巴赫和乐曲如<世界钢琴名曲集>,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声部感觉,弹点乐曲孩子也不觉得枯燥.
当然了,每一次上课不一定全部要通过布置新曲子,如果觉得作业多,可以集中练几个,这样回课的时候有通过的有通不过的,一方面是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另一方面孩子也有信心.
别随便换老师,换完了会有个适应阶段,出好多问题啊。
最好能开始就找个好老师。
是啊 这种老师一定要换 这样下去的话肯定不行说不定还会扼杀孩子 必须换
至于第二个为什么不留乐曲我很纳闷 虽然练习曲可以表现一点音乐但是他还是不能和乐曲相提并论的 小孩子从一开始就要训练他理解乐曲和表现的能力也是作为学音乐的人的最重要的方面 还有巴赫也是一定要弹的 有的时候是先弹巴赫再来练习599等练习曲或者同时进行的
请广大的琴童家长一定要为孩子想的远一点周全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