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下,怎么学习音乐的效果最好。
音乐的本质是声音,而不是乐谱,乐谱只是记录声音,但不能像录音机那样完全记录声音,更何况乐谱本身没有发音,只是通过乐谱联想到声音。
所以对于声音的学习,从声音直接去学习效果是最好的,因为人人都有听力,听是最好的录音机,一段音乐,听多次以后就可以把它的主旋律、副旋律、轻重强弱听得清清楚楚,而乐谱未必能像录音机那样能把音乐完完全全的还原在纸上。
声音的映像完全记住了以后,再去按照那个声音去弹奏乐器。不学识谱,只根据声音去模仿声音,这样可以把一首曲子完全的摸出来。而且主旋律副旋律轻重强弱都会根据映像弹出来。
有声音来主导手的动作,可以发现手比一般一味的按谱弹奏灵活得多。
最后再学习一下乐谱,因为有的时候声音记不起来的时候,还可以借助文字的乐谱记忆。
但是,乐谱并不是学习音乐的重心。乐谱只是为了联想和记忆音乐的辅助。
很多人不认识乐谱,歌照样唱得很好,通过一遍一遍的模仿,不亚于专门学会唱歌的人。
古代的乐师,也有很多是盲人,比如瞎子阿炳。
对当今音乐教育的一些批评。
在过去古代的条件下,由于没有录音机,所以乐谱就成了记录音乐最重要的工具。
且不说欧洲古代是怎么学习音乐的,就我知道的纳西古乐,都是一句一句的教,一直流传至今。
但是现代的音乐教育,一开始就进行识谱的教育,对于原音,根本就听得很少,最多也是老师弹奏几遍。然后就根据微弱的原音映像对照谱子进行反复的弹奏。
而乐谱自己又不发音,这样对着谱子直接弹,能弹出什么好的效果来?
谱子记录主旋律还可以。轻重强弱根本就没有边。老师得一遍一遍的纠正。而弹琴没有原音映像的主导,手部很机械化,总是弹错音。
而手部的动作,根本无须作专门指导,像跳音。根据映像中灵活跳跃的声音,然后自己去恢复那种声音,会发现如果手轻快的弹奏就能弹出那些声音。声音主导手部的动作。
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大家对声音的直接模仿能力都很差,如果想弹一首流行歌,都得先找出谱子来。
而音乐的重心是音乐,不是如何记录音乐。但是现在的音乐学习,次要的反而成了主要的。主要的反而成了次要的。而且次要的知道越多,好像就有多权威。
同样能拉一个曲子,一个是不识谱的农村老大爷,一个是某某大学里的教授。人们对这两个人的态度明显不一样。
但是乐理知识有一定的好处,比如交流起来,3/2 4/3一看就知道指什么。如果用原音来交流这个概念,是很不方便。如果按照前面介绍的方法学习音乐。
首先就应该以听原音为主。一首曲子,至少要听得耳边有很深的映像。复杂的曲子,主副旋律分开听。
然后根据自己记忆中的声音,去摸索弹奏。在摸索的过程中,也是熟悉键盘的声音与位置的过程。刚开始很慢才能摸出一首曲子,时间长了,就越来越快。
直到把这首曲子完全弹下来为止。
弹下来之后,再去学习认谱,因为随着科技的进步,发明了录音机和MP3,随时随刻的听到原音已经不是问题。乐谱对于记录声音的作用已经不大。但是在某些演奏场合,不方便听原音,通过乐谱联想到原音也是必要的。
老师主要在教授一些指法,和一些乐理知识。
我不谈我学音乐的过程,因为这些也会影响人们认识对这篇帖子所讲的东西。
赞同与不赞同,都希望各位能试验一下。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还有几分道理的话,建议您在教学音乐的过程中改变一下方法,提高提高效率,在其他的论坛里也转载一下,让更多的人也能认识。
很好的贴啊!我赞同你的观点能不能和你交流啊,我女儿5岁学琴也一年吶,希望她能快乐的学琴。
楼上的朋友,你好。
随时欢迎你来交流探讨。
也祝你女儿能轻松快乐的学琴~~
声音和乐谱的对应上,并且乐谱和键盘对应上。
不过照着谱子是否能还原出原汁原味的音乐来。这些可能要自己去体会了。
像我认识的一个人,弹钢琴可以弹出谱子上写的轻重强弱,但是谱子上没有写的就弹不出,本来一个很欢快的曲子,弹得像练习曲,
在没有原音的情况下,我会尽量想着怎么把那个曲子弹得轻快一些。
楼上 的好厉害呀 支持你的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