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月光钢琴学术论坛 http://www.moonpiano.com/bbs

国内最权威最专业的钢琴学术交流网站
共6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转帖]浅谈钢琴音乐的静态和动态

1楼
memeji 发表于:2005-8-6 9:11:14

浅谈钢琴音乐的静态和动态

世界上的很多事物,都是在静态和动态的反复中构成的,在艺术中尤其如此。在绘画艺术中,人们不仅会在印象主义的作品中,寻找光与色彩在一瞬间的微妙感受,并且将捕捉到的印象记录在画板上,例如Monet在1877年创作的《巴黎的圣拉扎尔火车站》;也经常在把一系列的动作或者事件记载在画布上,如德洛克洛瓦《自由神引导人民》和Picasso的《格尔尼卡》。再如文学或诗歌当中,静态或动态的描绘和抒发交相辉映,形成各不相同的风格和笔调。同样,在音乐中,在钢琴的大量作品中,同样存在静态与动态的巨大差别,并且静与动态各自由于它们的特点尔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有着特殊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对于我们学习钢琴演奏的人来说,认识到钢琴音乐的静态和动态以及它们的特点,无疑是一贴补药。

说到钢琴音乐的静态和动态,首先要从钢琴的键盘构造说起。钢琴的发声原理是,通过弹奏键盘,传导致钢琴内部的弦槌,再通过弦槌的击弦运动,发出声响。钢琴的音响效果,就是在击弦的那一霎那决定的。击弦过后,钢琴音色的塑造就已经完成。换句话说,只有那么一下。从这个角度来说,钢琴是一件打击乐器,每一个音符的发生和完成,是一瞬间的,是相对静止的,是不可能延续或者改变音色的。钢琴的本原性中,就有一点是,歌唱性极差,想要塑造旋律是非常困难的,音色距离人声较远。音头有敲击的感觉并且稍纵即逝的音色,使得线条做到Legato极其困难。这就使钢琴的声音容易发出打击乐的效果,单个声音独立而且静止不流动。因此,钢琴的声音是有这种静止性的弱点的。难怪经常有老师提醒学生某处要拉住,不要停滞不前。要有方向!”“Destination!

因此,作曲家们在创作钢琴作品时,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并且在创作手法上采用了吻合钢琴特点的织体和语汇。Mozart, Beethoven, Chopin, Liszt等等作曲家,都在钢琴作品中注入了大量的动态因素,包括流动性的线条,音阶与琶音等织体的大量运用,etc.在这里,Mozart 和Chopin 对于钢琴音乐的动态特征的挖掘,有着特殊的贡献,功不可没。

Mozart在钢琴音乐中的特点:歌唱性不仅表现在咏叹调,而且表现为歌唱性的快板。利用了钢琴本原性中的动态优势,发掘歌唱性的线状结构,扬长避短。

Chopin在创作中,大量通过重复音,音头,装饰音,双音颤音和织体语言,让音符运动。他的歌唱性的长段独白,有一种有意味的线条,如作品25 之2 ,像中国书法,似字非字,似画非画,间于字与画之间的有意味的线条。

再如,Chopin 在他的Etude Op.10 No.1当中,充分体现了钢琴的丰富的动态语言,而且左右手的内容仿佛是专门为了说明动态和静态的区别的!你瞧,左手的八度一小节甚至两小节都是同一个,如果单独弹奏,肯定会给你停滞不前的感觉。但是,每一个左手八度之后,都是右手翻江倒海的长琶音来填充左手音符间的空白,来拉动音乐的进行,来丰富声音、和声色彩。

但是,音乐表现的各种性格,各种形象都被写进了钢琴作品。于是,钢琴作品中不仅包括了以上诸多种类的动态因素,而且还有很多形象和情感是通过寥寥几个音或者和弦来表达的。空空的几个音,往往最难弹。为什么?因为流不动了,拉不住了,静态的因素占了上风,音乐很容易停滞下来。如 Tchaikovsky Concerto No.1的副部主题,Chopin Sonata No.2-《葬礼》以及Liszt B minor Sonata的中段主题。对于这些段落的演奏,立刻就会让人想起钢琴键盘的静态性,想起它难以延音的弱点。因此,除了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以外,最好用一句Mozart 的名言来提醒自己:真正的音乐,在于音符之间

为什么说真正的音乐,在于音符之间呢?也许在这些音符少,静态因素多的片断体现的尤其明显。音符之间的内容是需要演奏者的气息和对音乐的理解来填满的。有了气息,就有了语气,哪怕是最慢的那一种,也具备了语言的特征,于是才有句子,有方向,有情感。而且这些片断往往是作曲家最内心,也是最内省的瞬间。但是,一旦音符的演奏停在了某个音上,哪怕音色再好,它还是孤立了。句子立刻失去方向,并且变成了纯粹的静态。这样,没有一个听众会坐得住。所以, 不流动乃弹钢琴之大忌。

认识到这一点,不仅教我们学会分析和感受谱面上表达的总体意思,而且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表现钢琴作品中的动态因素和静态因素。钢琴的器乐特点是相对静态的,打击乐的。但是,钢琴又有复杂的变化和键盘机械系统的动力特征。静态和动态在钢琴作品中,具有着相互依托的辨证关系。真正好的钢琴音乐,应该是动静结合的。既有动态的走向、流动性,又有相对静止的,内心的、内省的表达和相对独立的意境。当然,有一些更为特殊的作品,用大量的动态因素,表现的却是静态的意境,例如Debussy的《雾》。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动静结合在作品中的表现,我们还可以比较Beethoven的《月光》-Adagio和Debussy《月光》异同。同样都是有月下的意境,前者主要动机是三连音连续的流动形成的动态,补充了主题的静止性。而后者的主题则完全是静止的,极其容易弹得停滞。通过对这两首作品的比较,说明钢琴音乐只有在静态的音符中寻找流动的可能,才能够丰富钢琴的表现力。

因此,从以上所举的例子和阐述的情况来说,钢琴音乐是动态和静态的结合,是流动性和静止性的统一。我们应当在钢琴延音方面的静止性的局限当中,努力寻求音乐的流动。也许音乐的流动不仅对于钢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所有音乐表现力的重要因素。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有了流动,有了动与静的统一,就有了时间的脉搏,有了音乐的生命。

参考资料

贡布理希《艺术的故事》

周薇  《钢琴艺术史》课堂笔记

文化艺术出版社《艺术概论》

2楼
lixiaopeng 发表于:2005-12-28 11:30:23

我也是学化学的!

3楼
bbb123456 发表于:2006-1-22 1:23:06

受益非浅呀

4楼
幻风心舞 发表于:2006-1-22 4:26:31
已收藏!!谢谢!!
5楼
bbb123456 发表于:2006-2-9 2:20:07
收了,多谢呀.
6楼
diamond 发表于:2006-2-23 21:04:45
音乐美在变化。
共6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 2005 MoonPiano.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3101 s,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