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是听觉的训练,也是思维反映的训练,对于孩子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聆听包括两方面内容。一,培养孩子好好听教师和别人讲话,并帮助孩子正确理解。这是孩子进行学习和接受教育的前提。我曾接触到有的学生,你对他讲话,他瞪着大眼望着你,可当你让他照着讲的意思去做时,他不知所措;如果你让他复述出来,他就傻了眼。事实上,他根本没听,你对他讲话时他走了神,注意力没集中。这样的孩子没有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叫做充耳不闻,这是很坏的习惯。家长们应从小注意培养孩子聚精会神的聆听教师的话,并且让孩子练习复述,有意识的让孩子根据教师的要求去做。这不仅对听觉是必要的训练,而且锻炼了思维,记忆和语言能力,更关键的是培养了孩子好的习惯,这将使孩子终身受益。再者是教孩子聆听音乐,这对于学习音乐的孩子其意义更是不言而喻的。这里又有两层含义。一是听别人演唱,演奏的音乐,包括听广播,电视,唱片,录音,或到现场聆听音乐会等等;一是倾听自己的音乐,包括自己的演唱,自己的演奏和自己内心的音乐。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又称听觉的艺术,音乐的存在正因为人类具有听觉的感知。我们可以这么说,让音乐通过听觉浸润心灵,才可能使心灵迸发创造性的音乐,这是学习音乐的正确途径。因此,我们要从小让孩子多听,从符合儿童特点的儿歌到各种风格,特色,各种器乐,歌唱,直到交响乐等等。带他们听音乐会,聆听生动的现场演唱,演奏;亲眼看看指挥挥舞双臂奏出震撼人心的强音和优美动听的旋律的动人形象;认一认乐队中那么多不同模样的乐器,辨听他们发出的不同音色和他们配合奏出的美妙音响;听听钢琴那独特而富于变化的声音的表现力等,逐渐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敏感,兴趣,喜爱和最为宝贵的音乐感受。这既是为日后学习音乐学习钢琴或学习任何一种乐器最必须的铺垫准备,又是对长远作用于孩子的音乐素养的培养。我们的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打开视野,避免硬盯着一门死学。
培养孩子聆听音乐还包括让孩子倾听自己心里的音乐。孩子也包括幼儿也会咿哩哇啦的哼唱些调调,那是音乐熏陶感染和内心情感的融合。但是,孩子一开始学习乐器后,往往容易偏重注意技术动作而不注意用耳朵去倾听自己演奏的声音,更忽视把学习的曲子(哪怕很短小的单旋律)通过内心听觉的感受演奏出来。这是十分遗憾的事。
德国钢琴教育家齐格勒主张,在钢琴教育上要养成“以心聆听”的习惯,以及不必急着在演奏技巧上的学习,而最重要的是要“意识到声音”。齐格勒认为许多富于才华的演奏家学习钢琴奏法的秘诀,绝对不是只靠手指的练习,而是借着“以心聆听”自己弹出的声音,并句备了能力。因此,陪养儿童聆听音乐一定要帮助他们发觉和注意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让内心的音乐,先于技巧,先于手指动作产生并生动地记在心里。
但昭义.著
记的很小的时候,
老师让我用左耳听右手弹的琴声,用右耳听左手弹的琴声。
后来慢慢就习惯了。
这对我后来弹高难度(尤其是多声部的复调)的曲子很有帮助。。。
就是从小养成的习惯,我也说不清是什么道理。
姐姐可以去问问这里的斑竹。。。
搞不懂 还能控制着一个耳朵不听而用另外一个耳朵听吗??耳朵不是应该一起听到声音吗??
这其实跟脑分为大脑和小脑是一样的道理拉
不过楼上的,我想楼主的意思不是把耳朵分开来听
可能是在听的同时,还可以注意到其他的事情
就好像你眼睛看着前方,但通过你眼睛的余光,你同样可以看到你的左右边
当然,只属于个人理解
值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