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听力训练与教育 众所周知,视唱练耳课是一门很重要的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基础课程,但以往的视唱练耳课着重强调学生对单音、音程、和弦、和弦连接、单旋律、二声部至四声部旋律以及节奏听写方面的训练,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可使学生对音高、音准、节奏、旋律线条等方面的感受力增强,提高学生在这些方面的技术水平,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学,心理学对技术理论课的不断渗透,视唱练耳的教学有了很大的发展。
新兴的视唱练耳教学法和传统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强调让学生直接感受活生生的音乐,把单音、音程、和弦的训练淡化,而是把这些技术问题放在实际作品中,让学生感受到同一个音程或和弦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由于不同的风格所致,不同上下文的互相作用,作曲家不同于其他人的个性化处理,使得同一个大三和弦在音响上、排列上、音色上、音区分布上,听觉上等诸多方面产生差异,并让学徒在练习听写时将音乐的风格、体裁、结构等均做综合性的训练,真正体现这门课对学生将来从事演奏、作曲、指挥等方面活动时给予的帮助和重要性。 从训练内容上来讲,避免用教师自编的听写练习题,而直接用大师的作品作为听写实例,这是最实际、最真实、最好的音乐和教材,从巴洛克时期开始直至现当代、各个时期,不同的音乐风格,不同的音乐特征,只作技法都在训练之中,知识点多,包容量大。 从训练的方法上来看: A、传统的视唱练耳课大多只用钢琴做为教具,而新兴的视唱练耳教学法则训练学生听不同的乐器和人声所发出来的声音。同一个音程、和弦,甚至同一条旋律,在不同的乐器上演奏,音响、感受由于泛音的不同,紧张度的不同,连、跳等演奏法的不同可给人带来的音响、感受是迥然不同的。新的听力训练把不同的乐器音色纳入到教学实践中,从交响乐到弦乐四重奏,从合唱作品到艺术歌曲都做为教材内容来选用。 B、另外从训练方法上还应考虑到演奏不同乐器的学生在听觉有不同的弱点和局限性,比如奏长笛的学员可能听低音大提的旋律时出问题。既使是演奏象钢琴、竖琴等宽音域的演奏员,在传统的练耳训练中也只局限在钢琴的中音区,为何不开放所有的音区呢? 在视唱教学中,我们以往选用的教材局限性大,大多缺乏巴洛克时期和现、当代的音乐风格,但所暴露的问题尚不象练耳那样多,那样大。 作者:ccmce可是具体操作该如何进行
恩
希望以后有多关于这方面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