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tot在肖邦第三练习曲前面的练习指导与演奏提示中说过踏板应该是用来显示旋律线的。所以在很多作品中根据旋律换踏板相比较简单的仅仅根据和声换踏板要更加有意义也更加正确。
踏板无论是根据旋律线还是和声来进行更换,我觉得在某些情况下都是有必要而且是合理的。使用踏板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要用得妙、要用得活。前提是以耳朵的倾听和对音乐的理解以及整体知识结构为基础的。
感谢作者带来一篇很好的论文,作者自身在认真拜读其《钢琴踏板法指导》之后,结合了自身在实际演奏中的经验和体会,对钢琴踏板的使用给予了一定的归纳和提炼,使其中心明确,内容精炼。作为一篇文章,在实际运用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如果能在其举例说明其踏板的运用时同时结合踏板的结构和发声原理以及作品的内容,做到三者结合加以阐述的话内容就更为充实且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另外,可以在整体内容上加以扩充,左、中、右踏板与作品在实际演奏中的运用以及相互配合使用加以阐述,使其内容全面化,但要做到既有整体感,又可以清晰的看到每一个非常精炼的细节,不过这样一来,篇幅将会增大,如果是有字数限制的话就另当别论。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建议每位认真拜读。
顶一个,总体非常不错,很有启发性~~
针对文章建议价一点过渡性的段落 使文章整体感更强 针对文章建议价一点过渡性的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