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月光钢琴学术论坛 http://www.moonpiano.com/bbs

国内最权威最专业的钢琴学术交流网站
共2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3]
[浏览完整版]

标题:浅谈莫扎特的作品演奏

1楼
liuyuforever 发表于:2006-8-28 4:25:06

      莫扎特的作品是每个人比学的作品,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弹好的作品,很多人都认为莫扎特的作品是最难弹好的。

       莫扎特的作品从音乐上说是很清纯的,就像山间的泉水,阳光空气一样自然优美,所以他的作品远不像贝多芬或以后的浪漫主意作品那么人性化,有那么多情感可言。但是莫扎特的作品充满了细腻表情和多变的戏剧性,这和莫扎特毕生致力于歌剧创作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音乐家如果要想真的了解莫扎特的音乐就一定要听他的歌剧,尤其是魔笛,费加罗的婚礼,还有唐璜,这三部歌剧写得简直是无与伦比,比后后世的歌剧要好得多。

       莫扎特的钢琴独奏作品从数量上说,并不少,而且从难度上也不是很难,所以经常用于教学,我小的时候恐怕至少弹了莫扎特10首奏鸣曲。但是莫扎特的钢琴独奏作品从名气上也许比如上贝多芬的,从音乐上也不是每一首都很优秀,但是还是有很多十分优秀的作品。但是莫扎特的作品不像后来的浪漫派作品,从谱面上看不出有什么难度来,但是有些确实在技术上很难,不推荐让一般的学生弹,例如KV281 降B大调那首,还有KV330 C大调那首,以及最后两首KV570.576 降B和D大调,这几首不仅技术上有很大的难度,而且音乐上也不容易把握。从教学的角度上,握并不赞成让学生弹莫扎特的奏鸣曲,因为缺少基础和好的音乐素养的学生很难把握莫扎特的作品,而且也不容易教得到位,而且每一首莫扎特的奏鸣曲都有让人头痛的片断,而且他的作品并不是很人性化,也就是说他的作品很少有情感的流露,即使是很戏剧性的东西,例如C小调幻想曲。唯一的例外恐怕就是a小调奏鸣曲KV310了,但是也远没有像贝多芬那么激烈。

        莫扎特的钢琴作品可以说极大的考验者一个演奏者的音乐修养,一个人的技术修养甚至品德,礼貌等修养及耐心程度。最具挑战的就是莫扎特的作品不能太多的带有个人的感情的灌输和表达,否则就听起来太浪漫主义了,而且对人的想像力也有很大的挑战。

        要想弹好莫扎特首先有几个技术,也可以说是音乐问题需要解决,第一个就是阿尔贝蒂低音,这种节奏形可以说贯通整个莫扎特的钢琴作品,不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说就不可能弹好莫扎特的钢琴作品。从国内的学生看,多数人弹得都太僵太响了,像打鼓一样,要知道这是一种伴奏音型,这么弹怎么能听到旋律?从技术上讲阿尔贝蒂低音必须要完全放松才能保证演奏的持久性。阿尔贝蒂低音应该是清楚,弱,而且平均,不能太响太躁,在弹的时候必须要倾听左右手的平衡,右手的旋律必须要保证很清楚,这其实就已经是第二个问题了,就是左右手力度的平衡问题,在莫扎特作品中大多数都是左手是伴奏,右手是旋律,他的作品很少有很复调式的写法,所以这种平衡对于莫扎特的作品是很重要的,第三个问题就是左手,这回跟力度平衡没有关系了,左手其实对任何作品都是很重要的,这个原则适合所有作品,只是在莫扎特这里比较突出,由于莫扎特的作品旋律大多数都在右手上,所以很多学生都把精力放在右手上了,甚至有的老师也忽视了左手,可是所谓的行家听门道就是这样,业余的人听到就会觉得不错,挺好听的,但是给专业人士一听就露馅了,左手的处理直接影响到整个作品的质量,也就是说左手必须弹得符合逻辑,精确,稳定,不仅要和右手对齐,更重要的是左手也有音乐也要去表达。还有一点就是线条的处理,例如那种两个音的小连线,是很莫扎特化的处理,也显示这演奏者功力的地方。最后一点,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细节处理,这是很关键的,但是没有办法总结或是讲一讲,总之莫扎特的作品就要弹得很精确,很细致,可是具体的也无法说明,因为在这里无法用例子和声音进行具体说明。另外弹莫扎特还有一个秘密武器,那就是左踏板,只是这个武器只能在三角琴上才能用,可以改变音色,调节音量。

        莫扎特的作品主要用于教学的就是奏鸣曲和变奏曲,有几首作品我在中国看到用于考级,而且级别还挺低,觉得好笑,这里就说说,例如那首著名的C大调变奏曲KV265,也就是那个小星星变奏曲,我记得这个曲子是用来考六级或是七级的学生,这首作品我觉得太难了,竟然让考级的学生弹这种东西,不把他们的小手弹僵了才怪,就连德国音乐学院里的学生对这种曲子也是望而生畏的;还有那首C大调奏鸣曲KV330,也是一首很恐怖的作品,反正在音乐学院里没有人愿意弹这首作品,而且往往不是嫌这个曲子太简单,而是嫌这个曲子太难了。从整个莫扎特的作品来看都是这样对于专业的人太难,对于业余的人太简单,而且在国内好像很多人都不屑去弹莫扎特的作品,其实每个人应该保证每年都要学一首莫扎特的钢琴作品,这对于提高技术和音乐修养有极大的好处(但是一定要有一个好的老师才行)。

       附: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老实说,在我心目中莫扎特的协奏曲的位置要比他的独奏作品高得多,而且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从数量上和质量上也是仅此于他的歌剧的,从钢琴文献来看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从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他一共创作了27首钢琴协奏曲,其中前四首是改变别人的作品,还有两首是给2架和3架钢琴用的,出去这6首还有21首,这21首可以说每一首都算得上是精品,尤其是第九首降E大调KV271,第15首降B大调KV450,第19首F大调KV459,第20首的d小调 KV466,第21首C大调KV467,第23首A大调KV488,第24首c小调KV491,第26首D大调KV537即“加冕”,以及最后一首降B大调KV595。其中我觉得最好的一首就是第20首d小调那首,可谓是经典之作,也可谓是开浪漫派协奏曲的先河。

       至于演奏莫扎特最好的钢琴家,从整体质量上我觉得霍洛维茨最好,他弹的比较不是很传统,但是单从音乐音色处理的的角度说他是绝对完美的,只是弹得太个性化了,很多人说他弹的很浪漫,我倒是不觉得,只是不太传统而已。从传统意义上讲演奏莫扎特堪称专家的只有英格丽特 海布勒,和皮尔斯两个人,她们的录音也比较新,比较全,其中海布勒把所有的莫扎特组品都灌了,包括所有独奏作品,四手联弹,两架钢琴的作品,和所有的协奏曲,而皮尔斯只灌了所有的奏鸣曲,她们的演奏很传统也也有特点,风格感很强,所以很适合于学生去学习,而巴伦博依姆也灌了全集,也不错。其实克拉拉 哈斯基尔也很好,只是没有全集,不过对于认识莫扎特的风格,听她的录音再好不过了,另外我觉得吉泽金的那个整套的独奏作品也很好,弹得很控制,只是这套录音比较老,听起来不是很好。而默利 佩雷西亚灌了所有的钢琴协奏曲也很好。另外安达(Anda)也灌过所有的莫扎特钢琴协奏曲,据说很好,只是我没有听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28 4:27:09编辑过]
2楼
PowerBuilder 发表于:2006-8-28 13:25:28

从传统意义上讲演奏莫扎特堪称专家的只有英格丽特 海布勒,和皮尔斯两个人

胡扯……

3楼
liuyuforever 发表于:2006-8-28 15:42:17

这么说就算不好了吧??敢问苏俄学派哪个能算得上是莫扎特权威??

4楼
PowerBuilder 发表于:2006-8-28 22:39:20
本来找一个古典作曲家甚至广义的说绝大多数作曲家(越老越靠前的越是这样)的“权威演奏”这一说法,本来就很无知……
5楼
PowerBuilder 发表于:2006-8-28 22:42:19

哪怕是苏俄人自己弹拉赫,老柴——也没说谁在什么作曲家上特别权威的啊?只能说他们更好的理解风土人情历史故事

更何况,你没看我就挑出来那么一句么?你说她们录音全,弹法新,我都没意见,这些都不说明什么

Leslie Howard不还是所有李斯特钢琴独奏作品来了一套?这也算是前无古人了吧?能说明什么?就权威了?很好了都?

量变可以带来质变,可不是有了量变就会有质变,你提到的Haskil不就是么?

权威部权威,我想你自己也明白一点……虽然不完全明白

6楼
liuyuforever 发表于:2006-8-29 0:41:39

我很佩服你的勇气,敢于否定所谓的权威,但是我觉得浪漫主义作品没有权威是正确的,而古典作品不同。我劝你还是抱着一个学习者的态度,我说的权威只是在演奏上很有造诣的一些大师,你可以认为她们不是大师,但是请你注意一点,我在德国学钢琴,我的老师们都认为她们弹的东西有可学之处,这就足够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要想学习古典音乐就必须塌下心来去学,要知道皮尔斯和海布勒都算得上是最好得莫扎特演奏家,如果你把拉赫曼尼诺夫或老柴跟莫扎特比,那你就错了,因为拉赫曼尼诺夫或是老柴的东西只要有足够的技巧,只要那个人不是很呆,都能弹个八九不离十,而莫扎特可就不一定了。这个世界上在国际比赛中得奖的学生都能弹拉赫曼尼诺夫,有的甚至弹得很好,就那郎朗来说,他的拉三就弹得很不错了,但是这种作品没有可以挖掘的东西,而莫扎特不同,有几个国际比赛的大奖得主敢说自己的莫扎特弹得很棒??看看现在的钢琴家们,有些人很棒,但是还是很少弹莫扎特,我说过莫扎特这东西对外行太简单,对内行太难,就是这个道理。每年我能看到很多人灌老柴的协奏曲,拉赫曼尼诺夫作品的全集,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全集,甚至贝多芬的作品,可是你看到有多少人敢灌莫扎特的作品全集,或是莫扎特的部分作品?而且还是在菲利普,DG这样的大公司?少得很。几乎没有。我也不是无知的人,也请你不要谁都看不起,我也不是道听途说的,我都听过的,其实我手上还有阿劳的全集,但是我不推荐,尽管我很喜欢,因为他的东西不适合学习。我在这里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斟酌过的。我把我的经验拿出来给大家分享。我总是在很谦虚的的学,这也是我对待唱片的态度,因为没有人是完美的,如果我要想说谁弹得不好,那我一定会拿出比他好的东西来,也希望你不要总是抱着一个刻薄的态度去看这些钢琴家,不要自己还没有怎么样就谁都瞧不起了。你可能很倾心于苏俄派的演奏,要知道莫扎特这样的音乐,包括巴赫,贝多芬,舒伯特都是来自德国的或是说德语国家的,不仅我们中国人要抱着学习的态度,就连俄罗斯人也要抱着这样的态度,以前的俄国钢琴家们那个不是在德国学的?从安东 鲁宾斯坦,到涅高兹,不都是在德国学的么?所以不要否定所谓的权威,那些权威并不是自封的,我说的也不是中国的权威,我说的是德国音乐家心目中比较理想的莫扎特,所以不要一概否定,要从人家身上学东西才是对的。

7楼
勾手手 发表于:2006-8-29 1:02:12

 又是德奥和苏俄在技术上和音乐性上的争论~~~~~

 “就那郎朗来说,他的拉三就弹得很不错了,但是这种作品没有可以挖掘的东西”

———— 很不同意楼上说的这句话哦~第一郎朗的拉三弹得真的不好 特别是他在卡内基的录音~比他好的录音多的是~第二 拉三没有可挖掘的东西吗~?我觉得这些都是个人的意识吧~~拉三可挖掘的东西应该有很多~相信不比MOZART的少~毕竟是一个人的作品~很值得研究的作品 最近CCTV把MOZART弄的神乎齐神的~觉得MOZART的音乐高不可攀~其实他的音乐并不是那么的不可理解吧~

  至于德奥的演奏家 我不知道傅聪算德奥还是什么 他也演奏浪漫 他对于苏俄的不屑 不知道是因为他所学还是因为个人~~有的人甚至可以认为他的技巧上存在的问题~ 但是这并不说明问题~从细致上来说德奥确实见功底~~但是从技巧上来说~就不一定~也要换个角度上来看 为什么MOZART作品很少人演奏~不仅仅是因为那个原因 那个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而已~~

8楼
PowerBuilder 发表于:2006-8-29 1:19:12

其实我手上还有阿劳的全集,但是我不推荐,尽管我很喜欢,因为他的东西不适合学习???

你还学钢琴的呢?慢慢学……

德奥学派还留下了什么?你的老师周围有多少还是精纯的德奥学派留下的?

我不为了学派如何如何,不否定他们身上有东西学,不过不是权威就不是……这没啥好争得,看的高度不同罢了……

自己想到什么都不敢说,上论坛干吗?宣传权威我想不需要一个钢琴系的普通学生……你在德国学钢琴能说明啥?德语学得不错了? 要想学习古典音乐就必须塌下心来去学没错,不过不用着急打广告吧?嗬嗬把拉赫曼尼诺夫或老柴跟莫扎特比就错了???这是一句德国学钢琴的人能说出来的话?天…… 因为拉赫曼尼诺夫或是老柴的东西只要有足够的技巧只要那个人不是很呆都能弹个八九不离十??? 真棒!~ 原来去德国的中国学生还有这种水平的……难怪什么Schum....学院的中国学生都可以大肆……

能弹和是否弹对弹好两回事,这种作品没有可以挖掘的东西是你挖掘不出来而不是人家没有

你要想说谁弹得不好,那一定会拿出比他好的东西来——这是你的问题,和别人无关,还是老话——美食家都是顶级厨师???你拿不出来就只能说他们好说他们权威了?那你欣赏音乐的路还真是坎坷的可怜……

以前的俄国钢琴家们那个不是在德国学的?从安东 鲁宾斯坦,到涅高兹,不都是在德国学的么?没错,不过跟谁?学了什么?又在德国境内留下了什么?你在德国了又学到了什么?  先学会听要听什么,也许最基本的东西都没有听到,只能人云亦云的老师说好就是好,别人说好就是好了……那些权威并不是自封的没错,不过你看不看乐评?是不是很多乐评说好了他们也就“真的”好了?德国音乐家心目中比较理想的莫扎特?你接触了几个“德国音乐家”,都开始代言了? 我怎么没听汉诺维的系主任Geotzk说过他们好啊? 

我否定的就是这种大锅饭中产生的言论,否定的就是这种人云亦云的自己都没把全套听全就说的言论!~

9楼
PowerBuilder 发表于:2006-8-29 21:30:30

继续说继续说,我既没有铁定了要改变谁的想法看法的意思,也没有人身攻击的意思,丝毫没有

绝对欢迎继续……

10楼
Nowi 发表于:2006-8-29 22:53:39

哎,无聊的吵...

他自己不体会到他是不会改变的

猫猫..

不过单纯地以录全了来衡量实在是....

荒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29 22:55:26编辑过]
共2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3]

Copyright © 2005 MoonPiano.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4688 s,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