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练琴的目的性要明确。
有了目的性,就有了目标,就会不断接近目标,就会少走弯路。
无论是练习一首艺术性的乐曲,或是“哈农”中的一条五指练习,都要有一个清楚的可以达到的目标。
任何一个具体的技术问题,都只有在目的十分明确的练习过程中,才能尽快地解决好。
每日每次或长或短的练习,如能时时带着目的地练,就会解决态度认真、刻苦努力,甚至还有学习兴趣等一系列问题。总之,就会事半功倍。
老师在钢琴课堂上为学生讲解乐曲、练习曲的艺术、技术的要求,指出学生的各种缺点,交给各种方法,归根到底,都是帮助学生明确回去练琴中的目的性。
一个大的艺术目标是目的性,一个具体的动作要领,比如哪个手指弹哪个音时要抬高一点,都是目的性。
进步快的学生,无非是不仅能达到老师指出的目标,而且还能针对自己的情况,找到自己的问题,确立超出老师要求范围以外的、更多的目的、目标,并为之用功练习。
遗憾的是,有些学生是漫无目的地练琴。他们自己存在什么问题,今天今次练琴要解决什么问题,都若明若暗。结果一个不难改正的缺点、错处,长期改正不过来。这势必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宝贵的时间被白白地耗掉了。
因此,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努力,让学生日复一日地练琴,始终贯穿着目的性,那是肯定可以进步得快的。
的确,长时间的练琴不是人人做到,这就牵扯到兴趣问题,小时候的我不热爱钢琴,我不能集中很长时间去练琴,而现在的我弹每个音都是兴奋的,自然练琴练的放不了手!对于孩子,一定想尽办法尽早割断一些没有好处的诱惑,把孩子的兴趣引到正确方向,我觉得看些演奏家的采访,还有一些音乐电影非常有效,我这边有好几个学生都是看了海上钢琴师这个电影就非要下决心学钢琴的。总之,个人的音乐修养一定要提高,这样学习钢琴也快!
老大,太笼统了,不具体,这几天我有空也发一个关于练琴的。
约瑟夫-霍夫曼是这样练琴的:一首作品的练习分四个阶段,先在琴上识谱,弹过若干遍后,离开钢琴,看着乐谱,用大脑想象弹这首作品,并努力将它记住。第三步是回到钢琴上尽力背谱弹奏,如果有记不起的地方,看谱并记住。最后一步最难,需要离开钢琴,用大脑背奏出整首作品。
本人愚见,此法须建立在较强的和声应用能力之上,否则要快速背谱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