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齐鲁茶座
孩子学习钢琴,除了要有一位称职的老师认真施教外,家长的督促和辅导在孩子学习过程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促进要素,不少与教师配合默契的家长,每堂课都细心领会老师的要求,认真钻研有关钢琴学习的知识,有意识地加强自己的音乐修养,力求科学地、有效地对孩子进行督促和辅导,这样不但孩子学有成效,家长也在艰辛中尝到了乐趣。
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好钢琴学习后,笔者认为首先应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思想上要有明确的目的,让孩子学习钢琴是为了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是为他们步入音乐殿堂打开一条通道。孩子将来是否成为专业人才则要看每一个人的具体音乐素质以及后天的环境和培养。作为家长,与其过早的给孩子断定专业方向,还不如当一名忠实的花匠,经常浇水施肥呵护,让它茁壮成长,让其自然开花结果。这样一来,你在孩子初学钢琴时就能给予有效的帮助而不是强迫,你和孩子在一起练琴就将得到孩子的欢迎,孩子也会在亲切、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学、去练。其次应当为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包括学习一些心理学的基本常识,掌握孩子们身心特点。孩子年龄小,生活、学习自理能力不强,很难自觉独立地学习钢琴,因此孩子学琴之前,家长也要做好充分思想准备,如对钢琴这门乐器的了解,对孩子学习钢琴的艰苦性、长期性的认识,如何陪孩子听课、如何辅导孩子练琴等。具体来说:
(一)帮孩子创造一个适宜的练琴环境
钢琴很气派,摆在客厅,还可以供人欣赏。但是笔者建议最好不要摆在客厅,因为客厅里来往人多,又常开电视、音响,我们不应自己每天看着电视剧而苛求孩子在喧闹的环境中练琴。应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优雅的练习环境,充足的光线,高低合适的琴凳,使孩子不管在外玩得多疯狂,一到这,就能静下心来练琴。比如说,摆在书房或孩子自己的卧室会好些。
(二)陪孩子听好每一堂课
学弹钢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父母最好固定一个人陪孩子学习钢琴,这样辅导起来会得心应手。如第一堂课,讲坐姿、手型、弹奏要领,内容虽不多,但孩子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家长可用成人思维去领会教学意图,辅导孩子用规范的方法练习,并贯穿到每天练琴中(一周上课一次,家长辅导六天)。家长虽无动手实践能力,但理解力强,辅导过程中孩子也服气。因此家长陪孩子听好课,作好笔记,弄明白要领尤为重要。
(三)培养孩子“练习”习惯
上课与练琴是钢琴学习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弹奏钢琴属于技能技巧的知识范畴,上课是老师传授钢琴技巧和钢琴音乐知识的途径,关键要靠练来解决。培养孩子养成天天练琴的习惯,确定什么时间练,练多久。并根据身体心理状况,从10分钟起,逐步增加,每天分两次练习,最好固定,形成练习规律,切忌家长有事不练,有时间就逼着孩子多练。
(四)培养并保持孩子学琴的兴趣
在辅导中培养孩子兴趣,待习惯形成后,家长还应:
1、培养孩子兴趣,多听自然界声音,观摩文艺演出,参与各种音乐活动,扩大孩子音乐视野,培养乐感。
2、改变孩子与家长关系,使自己成为孩子的第二老师,或者是和他一起学习钢琴的大朋友,而不要摆出家长架势,要么过于严厉,要么过于迁就。
3、培养孩子注意力,据材料,5-7岁儿童的注意力在15分钟左右,延长利用这一段时间,要不断摸索,发现针对性强而又因人而异的好方法(如巧设问题,巧用语言)。
4、为孩子创造表现机会:一是让孩子在客人面前表演,在公共课堂表现。二是召开家庭音乐会。三是在幼儿园、学校为同学表演。
我觉得家长在督促和辅导孩子练琴的时候还要好好的抑制自己的情绪,孩子还小很多事情都要耐心的去讲解,要是家长的性格急噪或别的,孩子当场哭闹了一场,那当天的练习也就泡汤了。要是天天都如此,孩子还会产生憎厌的心理,到头来你的艺术教育计划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是的,现在很多家长教育方法真的有问题,我觉得家长如果要希望孩子学的好,自己也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我教的学生学程度好的基本上都是家长对钢琴有一定了解另外非常配合并且跟老师沟通,教育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