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月光钢琴学术论坛 http://www.moonpiano.com/bbs

国内最权威最专业的钢琴学术交流网站
共16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浏览完整版]

标题:请各位大虾指点一下平均律赋格吧!(兼寻上海琴友)

1楼
mylove-sh 发表于:2007-6-11 0:57:36

很高兴来到月光钢琴网。一来这里简直如获至宝,有这么多好文章,精彩的帖子讨论和高手的发言。真是后悔怎么没早点发现这里。有些帖子我反复读了几遍,受益匪浅。今后一定常常来这里看看。希望能和爱钢琴的你们成为朋友。

我在练巴赫平均律,练到第一册的#c小调赋格。爱死这首赋格了。它神秘的动机和疏密相间的节奏感,让人心底真的好似升起很脱俗很崇高的感觉。但练了几个礼拜觉得没什么突破。恳请各位大虾指点一下这首赋格好吗?

还想找一位爱巴赫的也正在练巴赫的朋友一起练琴好吗?因为觉得练琴真的很需要激励,交流,需要多角度地开启自己的心灵大门。练习会碰到有努力有松懈的阶段,坚持弹下去靠的是毅力和对音乐的喜爱。我想这辈子我一定不会放弃钢琴了,兜了一圈还是回到了钢琴身边。认准了音乐就是我最好的朋友。

联系方式在我的个人资料里有。谢谢各位支持。

2楼
liuyuforever 发表于:2007-6-11 1:56:40
楼主,你胆子够大,敢弹这首赋格,这首赋格相当之复杂,首先是一首五个声部的赋格,加上是那种三主题的赋格,其复杂程度堪称平均律所有赋格之首。说道帮忙,我都不知道你到底哪里有问题,这个赋格能写很多东西出来,需要注意的东西也很多。你最好能说出你哪里有问题,否则我也无从下手帮你。
3楼
samson 发表于:2007-6-12 15:38:56
谢谢。正因为它这么难,更吸引我去练了。暂时想到初步问题以下几点.
一, 我现在觉得自己每个音符的感觉没有“氤氲”,味道不足.=我希望自己能弹出理想的音色是,每个音符触键下去都会有一股雾气一样散开来,缭绕着的余音..不知道我应该从哪几方面加强训练,可以稍微练出点这样的味道?非常感谢!

二, 速度问题...一直在听Kempff《Bach Transcription》里的这首,我非常喜欢他的演绎. 但按照我湖南文艺出版社的这版本谱子上标速100,似乎太快了. 你是用什么速度练的呢?

三, 踏板问题,巴赫中P的地方我可否采用弱音踏板? 还是完全靠手的调节呢? 记得以前在哪本书上看到过,但我从没试过用弱音踏板,觉得这音弱得不大自然,所以不太确定该不该用.

请多多给意见!各位大虾的意见对我是最大的帮助!

4楼
PowerBuilder 发表于:2007-6-12 18:12:00

1.每一个音符是否需要有雾气我不知道,但肯定是尽可能的用手来保持,让每一个音发得更饱满更长,满足时值

2.巴罗克的速度即使是有推荐的术语,也只是一个范围,看一眼节拍器就知道了,写一个词,只是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准确的数字

3.手可以做到的,就不用踏板,而且弱音踏板影响的是整个制音器(绝大部分)

虽然看似说得很笼统,不过还是希望你取要点来思考

5楼
meng8629 发表于:2007-6-12 23:09:01

速度我建议你听听Tureck的录音,不是很快但很庄严的速度,三个主题表达的都是那么好,尤其三个主题在一起出现的时候

我觉得还是不要用弱音踏板,它用来改变音色,需要的乐曲要用,但是巴赫似乎不需要那样的色彩

6楼
samson 发表于:2007-6-13 17:49:08
好的! 看到各位指点,好像马达加了油一样,一定继续弹下去. 等回去练过后到时想到问题再发上来. 多谢各位大虾指点噢!

生命不息练琴不止....
哪怕没有触摸琴键的日子,音乐原来还是一直在那里,没有离我而去.
7楼
samson 发表于:2007-6-14 0:31:18

晚上听了点录音,拿了笔记本记下了一点赋格时间上的感觉。

听的是Richter 和 Fishcer 两个版本.

在说时间感觉上,我还是忍不住问一声,两个人琴的音色差别好大.感觉Richter用的才是现在时代的三角钢琴,而Fishcer so so 古老.fishcer是网上下的,有时间要去查一下资料,看看我的这感觉有依据不.

-------------------------------------------- 

Richter弹奏这首用了约5.7167分=343.002秒

我的心跳比较快85/分,那我用他的速度弹这首等于心脏跳了242跳.

Fischer用时4.8889分=293.3340秒

按我心跳他的速度算,一共跳了207跳.

这差别了35跳.

有趣的是我发现,richter一直弹得相对快在这首赋格中反而速度比Fishcer平均律一向比较慢的要慢了那么多.

不知道为什么这首赋格我就是更偏爱richter的...

在同一首#C小调的前奏曲中Fishcer和Richter我同样喜欢.

Fishcer弹的是"净版",对吗?没有倚音,波音,琶音.用时2.47分. 一共39小节,每小节是4.28秒.那么6/4拍分两大拍, 每一大拍占2.14秒.

Richter也没有装饰音,只有用了琶音的部分.(又忍不住想说感觉太美了.29小节的,仔细听录音才辨别出我原先当中少弹了个#re,自己少弹了一个音,听的时候感觉差别太大了.琶音那么顺,滑,自然,柔和..)用时2.26分.每小节3.74秒.每一大拍是1.87秒.

对这首前奏曲似乎分不出很明显的差别,感觉都很喜欢.问题是,Fishcer弹的前面一首#C大调的赋格,感觉怎么怪怪的.不太明白他主题出现的部分怎么弹得很"rubato"的感觉呢?主题的8分音符都顿了一顿,实在不习惯这样的节奏处理.还是我耳朵有问题咧? Richter这首赋格弹得相当果断.

不早了!有时间再打..听音乐时间太不够了.祝各位晚安.

8楼
liuyuforever 发表于:2007-6-14 5:05:15

首先湖南那版的巴赫是木杰里尼版的,已经是比较过时的版本了。处理偏浪漫,所以速度会偏快,但是速度这个东西,巴赫本人又没有亲自写,想真么弹是自己的事情。至于净版的问题,很多人用的都是净版,很多人用的不是净版,但是弹出来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就算是两个用净版的钢琴家弹出来的东西也不会一样的,因为演奏巴赫是允许加点装饰音的。

其实我觉得曲目没有成型之前是不应该听录音的,而且,不知道楼主分析过整个赋格没有,如果分析作品靠录音的话,那就没有意思了,自己应该心里有数。至于每个钢琴家弹作品用了多久,这个时候心跳了多少下,我觉得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至于Fischer和Richter用的琴区别应该不大,只是他们两个人的弹法上不同加上录音时间不同录音技术不一样,出来的声音自然差了很多。我本人也偏喜欢Richter和Tureck的,但是,不要听太多,不能让别人的处理方式占据自己的头脑。人必须学会通过乐谱学作品。

9楼
samson 发表于:2007-6-14 10:22:37
对的.我自己先初步读谱,很浅的,然后对照看赵晓生的<时空重组平均律>,对曲式有了一个大体的理解.基本上心里对曲式构造,主题对题出现的地方都比较有数.就是关系搞得再清楚,最后还是要实战啊.

对这首赋格我知道要研究的地方太多了.只是因为喜欢而去尽量弹啊,想啊,听啊.我一般弹琴除了平时听音乐时听到的曲子,不会先去找版本了来听.我是喜欢先拿手来弹再去听的.我练平均律的时候就是照着一首首顺序弹下去的,弹到这首赋格时,练了个头,吓了一记,就跳过去练了后面一首前奏曲,现在又跳回来,因为实在被它神秘的动机和疏密相间的整体节奏吸引.我闭着眼睛陶醉在kempff的演绎里面,从头到尾一气呵成听下来醒过来已经晕晕乎乎了,所以更加下定决心要练这一首.

我对轻响对比很感兴趣.最好听的地方是觉得对题在低声部出现时,左手的延留音味道好浓.

在公司..先打这么点..非常感谢你的意见.
10楼
samson 发表于:2007-6-14 10:40:59
嗯.回头又看了一下昨晚上自己的这个"时间贴"确实是..
也许我对时间的精确和差异是有一点点"强迫症".对一些别人不在意的东西自己特别敏感.
不过我还是希望自己在整体感觉表达上先能把握住.弹这首赋格的时候,希望心中有神圣的崇高的感觉.主题部的那些八分音符,全音符像巴洛克的大柱子一样稳固清晰地支撑着骨架...
那个对题:那些珠子一样串起来的很Legato的8分音符,一听到心情就变得很轻盈,愉悦.

时间上强迫症是不太好,最近心脏跳得特别快,所以才想到去计算这个没意义的东东吧.什么都没做,早上量八十几跳,晚上睡觉前也是八十几跳,一整天心跳都很快,睡觉时几乎能听到自己的心要跳出来了..
共16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Copyright © 2005 MoonPiano.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3125 s,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