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来到月光钢琴网。一来这里简直如获至宝,有这么多好文章,精彩的帖子讨论和高手的发言。真是后悔怎么没早点发现这里。有些帖子我反复读了几遍,受益匪浅。今后一定常常来这里看看。希望能和爱钢琴的你们成为朋友。
我在练巴赫平均律,练到第一册的#c小调赋格。爱死这首赋格了。它神秘的动机和疏密相间的节奏感,让人心底真的好似升起很脱俗很崇高的感觉。但练了几个礼拜觉得没什么突破。恳请各位大虾指点一下这首赋格好吗?
还想找一位爱巴赫的也正在练巴赫的朋友一起练琴好吗?因为觉得练琴真的很需要激励,交流,需要多角度地开启自己的心灵大门。练习会碰到有努力有松懈的阶段,坚持弹下去靠的是毅力和对音乐的喜爱。我想这辈子我一定不会放弃钢琴了,兜了一圈还是回到了钢琴身边。认准了音乐就是我最好的朋友。
联系方式在我的个人资料里有。谢谢各位支持。
1.每一个音符是否需要有雾气我不知道,但肯定是尽可能的用手来保持,让每一个音发得更饱满更长,满足时值
2.巴罗克的速度即使是有推荐的术语,也只是一个范围,看一眼节拍器就知道了,写一个词,只是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准确的数字
3.手可以做到的,就不用踏板,而且弱音踏板影响的是整个制音器(绝大部分)
虽然看似说得很笼统,不过还是希望你取要点来思考
速度我建议你听听Tureck的录音,不是很快但很庄严的速度,三个主题表达的都是那么好,尤其三个主题在一起出现的时候
我觉得还是不要用弱音踏板,它用来改变音色,需要的乐曲要用,但是巴赫似乎不需要那样的色彩
晚上听了点录音,拿了笔记本记下了一点赋格时间上的感觉。
听的是Richter 和 Fishcer 两个版本.
在说时间感觉上,我还是忍不住问一声,两个人琴的音色差别好大.感觉Richter用的才是现在时代的三角钢琴,而Fishcer so so 古老.fishcer是网上下的,有时间要去查一下资料,看看我的这感觉有依据不.
--------------------------------------------
Richter弹奏这首用了约5.7167分=343.002秒
我的心跳比较快85/分,那我用他的速度弹这首等于心脏跳了242跳.
Fischer用时4.8889分=293.3340秒
按我心跳他的速度算,一共跳了207跳.
这差别了35跳.
有趣的是我发现,richter一直弹得相对快在这首赋格中反而速度比Fishcer平均律一向比较慢的要慢了那么多.
不知道为什么这首赋格我就是更偏爱richter的...
在同一首#C小调的前奏曲中Fishcer和Richter我同样喜欢.
Fishcer弹的是"净版",对吗?没有倚音,波音,琶音.用时2.47分. 一共39小节,每小节是4.28秒.那么6/4拍分两大拍, 每一大拍占2.14秒.
Richter也没有装饰音,只有用了琶音的部分.(又忍不住想说感觉太美了.29小节的,仔细听录音才辨别出我原先当中少弹了个#re,自己少弹了一个音,听的时候感觉差别太大了.琶音那么顺,滑,自然,柔和..)用时2.26分.每小节3.74秒.每一大拍是1.87秒.
对这首前奏曲似乎分不出很明显的差别,感觉都很喜欢.问题是,Fishcer弹的前面一首#C大调的赋格,感觉怎么怪怪的.不太明白他主题出现的部分怎么弹得很"rubato"的感觉呢?主题的8分音符都顿了一顿,实在不习惯这样的节奏处理.还是我耳朵有问题咧? Richter这首赋格弹得相当果断.
不早了!有时间再打..听音乐时间太不够了.祝各位晚安.
首先湖南那版的巴赫是木杰里尼版的,已经是比较过时的版本了。处理偏浪漫,所以速度会偏快,但是速度这个东西,巴赫本人又没有亲自写,想真么弹是自己的事情。至于净版的问题,很多人用的都是净版,很多人用的不是净版,但是弹出来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就算是两个用净版的钢琴家弹出来的东西也不会一样的,因为演奏巴赫是允许加点装饰音的。
其实我觉得曲目没有成型之前是不应该听录音的,而且,不知道楼主分析过整个赋格没有,如果分析作品靠录音的话,那就没有意思了,自己应该心里有数。至于每个钢琴家弹作品用了多久,这个时候心跳了多少下,我觉得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至于Fischer和Richter用的琴区别应该不大,只是他们两个人的弹法上不同加上录音时间不同录音技术不一样,出来的声音自然差了很多。我本人也偏喜欢Richter和Tureck的,但是,不要听太多,不能让别人的处理方式占据自己的头脑。人必须学会通过乐谱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