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哥德堡变奏曲》八重奏版
(马歇尔·比斯奇改编)
演奏:法国八重奏组
CALLIOPE CAL 9334
巴赫:《哥德堡变奏曲》弦乐三重奏版
(斯特科夫特斯基改编)
演奏:斯特科夫特斯基(小提琴)
库塞(中提琴)
麦斯基(大提琴)
ORFEO C 138 851 A
有句话说“一百个音乐家手下有一百个巴赫”,意思是巴赫的作品给予演绎者极大的自由度。除了按照乐谱的演奏,巴赫也是被改编最多的作曲家,最著名的包括指挥家斯托科夫斯基改编的极尽辉煌之能事的大型管弦乐曲(其中的《D小调托卡他与赋格》更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热门曲子),钢琴家布索尼改编的钢琴独奏曲等等。这种现象,除了说明音乐家们对巴赫的崇敬和热爱,更证明了巴赫的伟大。这些改编,虽然大部分与作品的原来面貌已经相去甚远,但我们仍能从中感受到巴赫音乐的广博、深厚、包罗万象。越是伟大的音乐,就越能容纳不同的表现方式,在那些优秀的巴赫改编曲中又一次得到了印证。
《歌德堡变奏曲》作为巴赫最具天才创造性的键盘作品,以下笔者要介绍两个改编版,都是以室内乐的形式演奏,但各有特色与趣味。一个是法国Calliope公司最新出版的八重奏版,由法国当代作曲家、音乐学者马歇尔·比斯奇(Maecel Bitsch,1921- )改编,法国八重奏组演奏。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是个“足本”的改编,只有原作的30段变奏中的20段,另外十段(第5、8、11、14、17、20、23、26、28、29)由于比斯奇认为只适合用键盘乐器演奏,所以没有作改编。由此亦可见比斯奇的创作态度是十分严谨的,绝非游戏之作。这里的八重奏,采用的是舒伯特所用过的组合:两把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单簧管、巴松管和圆号,演奏的效果有点接近巴洛克时期的大协奏曲。这个改编曲出来的感觉是比较轻松、活泼、亲切,也许与原作相比,少了些深广度和严肃性,但那份闲逸轻松的情调也别有一番趣味。特别是对入门者而言,如果还觉得纯键盘乐的《歌德堡变奏曲》较“闷”而未能体会其奥妙的,先听听这个“休闲版”的“歌德堡”,或许还是作为初步接触这部旷世杰作的一个捷径呢。Calliope公司以出版室内乐、古乐为主,虽然是小厂牌,但制作精良严谨。这张唱片便是一个一流的室内乐录音,音色精致、清新,十分配合音乐内容的特点。
另一个是Orfeo公司八十年代出版的弦乐三重奏版,由俄罗斯小提琴家斯特科夫特斯基改编并担任小提琴演奏,库塞演奏中提琴,麦斯基演奏大提琴,三位都是一流的演奏家了。这个改编版的副标题是“纪念格林•古尔德”,由此可见作为小提琴家的斯氏对一代钢琴奇才(我不喜欢称之为“怪才”)古尔德的尊敬。而作为古尔德的“首本名曲”,用《歌德堡变奏曲》来表达这份敬意是最合适不过了。与上述八重奏版的气氛截然不同,这是一个处处体现出一种虔诚、投入,感情饱满的演奏。作为独奏家的斯特科夫特斯基,给人的感觉是艺术修养虽高,但缺乏强烈的、吸引人的个性气质,味道过淡。但在这个改编与演奏中,他的长处是得到充分发挥了。这个改编/演奏仍是以展现巴赫音乐的本质面貌为宗旨,当然,表现形式是较具浪漫风格的,但又有一种巴赫式的纯净,可以说是一次艺术性极高的“再创造”。
(志超)
啊BOBO你不会是要你介绍的改编的总谱吧。钢琴的我有啊!
钢琴的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