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月光钢琴学术论坛 http://www.moonpiano.com/bbs

国内最权威最专业的钢琴学术交流网站
共5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求助]戈多夫斯基改编:《以肖邦练习曲为素材的练习曲53首》

1楼
wy100027 发表于:2007-4-7 17:06:40

Godowsky的改编作品, 大多都需要艰辛的技巧, 即使是Liszt的作品,也不会比他的改编曲更难。而这些作品中,尤以53首肖邦练习曲改编曲为代表, 以令人畏惧的超技巧著称, 比本来已经很讲技巧的肖邦练习曲难上好几倍,能优秀地弹好这些改编曲的人,没几个!Godowsky本人没有录制这些录音, 因此,能曾经在其独奏音乐会上听过Godowsky亲自演奏的话,那是多么让人羡慕的经历啊。据说Godowsky的手是很小的(相对而言吧,我也不知道这个小是什么概念),和Hofmann一样,他们都是小手派但却能弹得很优秀,有时候实在令人费解。  所以一开始, 我还估计这些可怕的练习曲连Godowsky本人也弹不了。但后来了解更多了,就知道了Godowsky其实能弹这些超技作品, 实在是令人惊讶, 而且在音乐会上也有演奏, 相当不容易啊, 佩服之极。真的希望Godowsky录制这些作品, 让我能亲耳听听他得演绎。小手必定会对技巧有阻碍, 但为什么他能亲自演奏那些如此令人畏惧的练习曲呢?据一些资料上说, Godowsky的技巧, 并不是那种辉煌无比, 令人眼花缭乱的超技类型(超技类型我认为应该是Thalberg Liszt Dreyschock Tausig这类家伙的特点),他令人昏厥的技巧是高度的手指独立性,这个需要艰苦磨练的技术,在Godowsky的身上可谓浑然天成。因此在演奏他自己改编的Chopin练习曲中,就能发挥出令人不可思议的效果:在他的改编练习曲中,占了绝大多数都把原作中的右手部分移去左手演奏, 而且经常有左手独奏的版本,这个情况下,光是一只手就必须演奏2个甚至多个声部,不但需要十分完美的改写, 还需要很好的手指独立性,这样才能使手指在几个声部的演奏中不缠在一起。 弹过Chopin Liszt的练习曲的朋友可能会说,ChopinLiszt的练习曲中,也是需要这些技术的。 但Godowsky对这种演奏技术的要求是更高更可怕的, 53首每一首都能让绝大部分的人弹得死去活来, 而要很流畅,很完美的演奏的话,可以说目前还没有这样的人。 按乐谱上看来, 能把这53首都弹出来的人不会少, 越来越多年轻人都尝试挑战这些艰辛的作品,然而基本上都只是能弹出来, 光是速度, 力度, 华丽度这几个方面还不到家,更不用说怎么表现音乐的张力了。
Chopin/Godowsky
53首练习曲, 用了多种多样的手法进行改编, 在乐谱中,对这些改编手法得分类比较复杂,有人就基本改编手法把分类简化了一下(我知识还是有限,不适当分类也在所难免), 务求让大家容易明白。
1
53首练习曲中, 大部分的基本构思都是把Chopin原来的练习曲中左右手演奏的内容交换,通过适当的改动调整, 成为新的超技巧练习曲,不光是把原来的技巧要求换到左手上训练(No.4No.7No.14No.15No.17 No.19No.26 No.27 No.36No.38 No.39No.42), 而更多的时候还让右手部分多演奏一些额外的装饰音符,使改编后的作品华丽无比,而这样的话,左右手都必须有过人的配搭, 如No.4把原来Op.10 No.2的超难的半音阶技巧让左手训练,No.7把黑键演奏技术交给左手,  No.36Op.25 No.6的双三度技巧也交给左手训练, No.38则让左手也训练6度演奏, 还有No.42把原来Op.25 No.11“冬风的右手给了左手演奏,中间还加插不少八度和单音间隔演奏(基本以右手演奏这个技巧为主,左手也偶尔需要演奏这样得处理)。
2
)另一个改编手法是通过转调或者适当的调整把原作品改写成为左手独奏版本(No.2No.3No.5No.6No.12aNo.13No.15aNo.16a No.18aNo.20No.21No.22No.23No.28aNo.30No.31No.35No.40No.41No.43No.44No.45a),这类改编不但音符跨度大,而且手指灵活度直接影响到作品演奏的速度,当然了, Godowsky也是考虑到了人类的生理极限, 因此很多个改编都有把速度指示降低,保证总能有人弹得到, 但这样一来, 原作的特色一般都要打折。 No.13是相当优秀的改编之一, 既保持了Op.10 No.6的魅力, 还将其华丽化了。No.16a也是相当优秀的,使用了逆行旋律的改编手法用单手演奏Op.10 No.8,但比原作稍欠娱乐性。No.22是原来的Op.10 No.12“革命的左手独奏版本,使原来已经高度集中的左手技巧变得更艰辛,因为左手要同时照顾更多得音符。 No.23则是把Op.25 No.11“风鸣琴改为左手独奏曲,手指移动范围大但却要保持曲子连贯和流畅是其难点之一。No.40是原来的Op.25 No.9“蝴蝶的左手独奏版本, 但由于是左手独奏,要兼顾原来双手的效果,因此演奏的速度很受影响, 导致趣味性受大很大的破坏。 No.43Op.25 No.12“大海的左手独奏版本,要求的技巧相对低一些, 但Godowsky的精彩改编是让人叹为观止的。 No.44是新练习曲第一首的改编, 技巧要求也是相对低一些,但其演奏出来的效果是比原作有过之而无不及。
3
)在以上基础上, Godowsky还常常使用逆向旋律的手法进行改写(No.11No.12No.16),如No.11 No.16把原曲右手旋律移去左手并用逆向行进方式演奏,而No.12则是把逆向演奏方式搬回右手等 。
4
)把以上技巧混合使用的也有,例如把原右手部分移去左手,然后右手以对位手法,或者自由改编手法,或者逆向旋律手法模仿原右手旋律,使左右手同时演奏或相互独立,或者相互接近的旋律,形成特殊的节奏或者极其华丽的交响效果(No.1,  No.8No.9,  No.10 No.24 No.25 No.29 No.33), 如No.1左手演奏原右手的大跨度琶音, 右手则逆行演奏相应得分解和弦,两旋律线交织融和,相当美妙。No.24两手旋律相当接近, 然而其效果犹如4手联弹,因为不但在高低声部同时演绎几乎相同得旋律,而且能形成二重奏的风格,或者多出第三旋律线, 或者制造回音效果, 当然了, 需要的技巧是相当可怕的。No.33既有双手同时演奏相近的旋律,也有混合其他手法。No.16虽然以左手逆行演奏为主, 然而中途也加插双手同时逆行演奏,其效果相当辉煌。有少部分虽然没有把左右手旋律位置调换,但左手改动较大,以制造更复杂的和声效果,而右手部分也加插一些改动(如No.28的两个版本,后一版本是八度版本)。
5
)还有其他对结构或者节奏改动比较大的(No.18No.32No.34), 像No.18 对原作的结构改动较大, 咋听下去不容易辨认原来的面貌,有时候听起来比较牵强附会, 但在改编手法上却是一流之作。而No.32No.34则把原作的节奏进行改动, No.32变为了波兰舞曲(Polonaise)风格, No.34变成了马祖卡(Mazurka)风格, 相当不简单的改动。
6
)结构改动不大的占少数( No.45No.46) No.45在大体上没有作大修改, 基本上把左手部分多加了音符, 右手上把和弦的跨度扩大而形成演奏难点。No.46则把旋律线交给左右手轮流演奏一段, 使用以前曾一度流行的3行谱例,旋律线留在中间一行。
7
)最后两首(No.47 No.48)是登峰造极的改编,都是把两首肖邦练习曲融合在一首里面的改编。No.47把两首降G大调练习曲(Op.10 No.5“黑键以及Op.25 No.9 “蝴蝶”) 合并在一起, 使用一只手演奏黑键另一手演奏蝴蝶,而且中间也有多次把两旋律交换位置演奏,是相当出色的改编。No.48则把Op.10 No.11Op.25 No.3三首结合(虽然原作两曲不同调性), 演奏手法也类似No.47

我的邮箱wy100027@yahoo.com.cn谢谢!!!!!

2楼
老牛牛 发表于:2007-4-7 21:45:58

我的帖子里已经有了,建议斑竹做一个链接目录。

3楼
月光浩 发表于:2007-4-9 19:51:24

请问这个是楼主的原创吗?

4楼
liuyuforever 发表于:2007-4-10 6:41:16
能不能不用蓝色的字,哪位给调调,我的眼睛呀。。。
5楼
wy100027 发表于:2007-4-11 18:41:02

是的!能发谱子到我信箱么>谢谢了!

共5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 2005 MoonPiano.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3125 s,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