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本二手钢琴大量流入中国呈现监管真空
来源:中国乐器协会
近年来,虽然一些日本商品在中国的销售已风光不再,但日本二手钢琴却反其道而行之,在中国巨大的钢琴市场中,除了各种品牌的国产钢琴和进口钢琴之外,以日本琴为主的二手琴的销售也开始形成气候。据了解,近年来,日本二手钢琴销售在国内市场逐步增加,初步统计,2004年国内消费市场消化日本二手钢琴8000架左右,估计2005年还会继续攀升。如果日本二手琴达到年销售10000架,将会占据全国4%的销售量。权威人士指出,这种现象既是对中国钢琴市场需求的一种补充,也是对国产钢琴的冲击。 业内人士表示,钢琴在日本属大件耐用消费品,具有收藏保值的作用,所以在新琴使用一段时间后,自然形成了旧琴收购与再销售的循环。日本家庭钢琴拥有率超过25%,拥有各种品牌钢琴总量超过1000万台,每年约有1%-2%的闲置钢琴重新进入市场流通,这就意味着每年有10万-20万台的回收量。 中国乐器协会信息部的统计显示,我国最近几年的钢琴制造业发展迅速,钢琴制造企业由5年前的30多家迅速攀升到120家,2004年产量达到37万架左右。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同期城镇居民每百户钢琴拥有量1.91架。2003年国内钢琴需求量约为23万架,当年已经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而这种态势还在持续。 专家表示,从目前中国钢琴工业发展走势来看,企业数量、产品产量都有过剩的趋势。而二手钢琴的售价一般仅为新琴的20%-30%。价格上的优势,使二手钢琴具备相当强的市场竞争力。未来几年,虽然不太可能再次出现钢琴热潮,但在有限的市场空间中,厂商间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鉴别翻新琴成难题。虽然日本二手钢琴在日本的收购价格很低,但在国内经过修理翻新后,也能给做这种生意的人带来可观的收入,由此也出现了二手琴与翻新琴之分。据了解,目前国内出现几十家二手钢琴翻新厂,主要集中在珠海、上海、北京、大连等地,而做这种生意的琴行比比皆是。 日前,记者在采访时获悉,一些钢琴厂家竟把一架完全破损、内部结构一无是处的废琴翻新成与新琴毫无二致,其中呢毡、榔头、止音、键盘等配件全由国产品代替。经过这么整修,一架架日本“原装”雅马哈或卡瓦依钢琴就在中国出厂了。而有些琴行在销售时也避实就虚,不说是二手琴,只说是“进口”或“展示过的琴”,一些消费者自认为捡了便宜,花相对较低的价格买了一架“进口名牌钢琴”。这明显构成欺诈行为。 二手琴通过重新上漆,更换中高音钢琴裸线、低音缠线,擦亮去锈,铁板涂新,音板更新,擦净琴键等流程变成翻新琴后,其出厂价已经与国产钢琴的价格相差无几。 据了解,目前除北京、广州外,全国其他地方很少有对钢琴进行鉴定的权威机构,鉴别翻新琴成了难题。而当发生消费纠纷时,因为钢琴的品质无法鉴定,处理问题就缺乏依据,最后只好不了了之。 规范市场正在进行。几年前,国内钢琴市场由于缺乏相应的规范和检测机构,因此经常有消费者投诉二手钢琴厂家以次充好。 但据中国乐器协会信息部主任丰元凯介绍,现在由于很多二手琴、翻新琴的经销商比以往更加注重品牌形象和市场诚信,因此目前市场比以前要规范很多。丰元凯同时指出,最近几年进口二手钢琴的迅速发展,也应该引起国内有关方面的注意。这提醒我们,应正视国内钢琴产品同国外大品牌钢琴之间的差距。比如,为了满足国内消费者对高端钢琴的需求,近日,由日方设计,北京星海钢琴厂独家生产,中日双方共同推出代表目前国际上最新设计理念和技术水平的新“KAWAI"系列。这五款钢琴产品推出后受到消费者推崇。从中可以看出,只有产品质量、功能都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才能使国内的钢琴业得到快速发展,规范市场也才能落到实处。(编辑:夏)
以下是一篇关于"日本二手钢琴"的论坛,属于转发,原创---永诚
日本二手钢琴在究竟好不好
日本二手钢琴在中国上市已整整15年了,可以说这15年也是一个风风雨雨的15年。而漫长的15年并没有让多数人真正了解到日本二手钢琴,甚至有些买了的顾客对其也了解甚少或是一字半解。稍对日本二手钢琴留意的顾客不难发现,日前对日本二手钢琴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大多数说其好,也有道其差的。那么,日本二手钢琴究竟好不好呢?给我一点时间,让我在此客观公正详细的介绍一下吧。
60年代日本钢琴业崛起。
日本的钢琴工业在战前并不发达,与当时的欧美国家还不能相提并论,感觉仅仅是便宜,而这局面一直维持到战后的60年代。60年代起,日本在制造钢琴的材料上和技术上严格把关,所选材料件件精良,品质远远超过了战前,并击败了全球任何一种底线品牌。
70年代日本二手钢琴就起步了。
到了70年代,一些日本钢琴经销商发现,他们国家的特别钢琴耐久耗用,于是就起动了二手钢琴的经营。为了使二手钢琴技术、配件与新的完全达标,他们专门到YAMAHA、KAWAI公司学习,然后创办了整备工厂(后来发展为其他大品牌的生产商),能将一台二手钢琴再造的与新琴完全一样但并未以新琴出售,而价格只有新琴的一半。如此一来,日本的新琴销量大量减少。现在,日本也有66%的人愿意购买二手钢琴,而YAMAHA的年产量也由高峰期30万台巨减为前年的5万台,KAWAI前年年产仅3万多台。
80年代日本二手钢琴开始出口全世界,90年代进入中国。
到了80年代,日本已经有了从收购、整理再出口的整条战线了,不过那时价格还很便宜。首先出口的欧美国家,后来又发展到东南亚地区。90年代间日本二手琴完全击败了台湾钢琴工业,占居了50%以上的市场。在中国大陆首先开辟日本二手钢琴市场的是一家叫滨名的珠海公司,采用日本的方法完全整备如新(但技术是不如日本的),也就是中国的第一家二手钢琴翻新厂。时值台湾日本二手钢琴兴起高峰,于是续后的上海、北京、大连等地的翻新厂多为台湾人所开,但翻新的做法却不一样,仅仅是外壳油漆、内部除锈、机芯整理调音的简单程序,而没有内部完全整备如新的程序。现在在日本专业收购二手钢琴的也有不少就是中国台湾的。
在中国首先被专业院校的老师认同。
日本二手钢琴进入中国起初发展是艰难的,因为没有人愿意花万元以上去买一架二手琴,但就是这不被众人所关注的冷门货却首先在专业院校的老师找到生机。以上海音乐学院为例,几乎所有老师用的都是日本二手钢琴,学生在老师的影响下也渐渐开始接受和使用。
什么推动了日本二手钢琴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
日本二手钢琴能够在中国发展起来因素是多方面的,究其根本原因是他客观上优越的品质所决定的。试想一下如果他的品质仅仅一般,单凭经销商的力量他能发展到今天的中国年销量10000台吗?日本二手钢琴具体优点体现在:因选材精良、做工精细、技术过硬所带来的优美的音色、绝佳的手感和近百年的使用寿命。这些也是他在欧美及其他国家有旺盛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日本二手钢琴在中国发展起来厂商、琴行的推动是直接原因。由于专业老师的认同,日本二手钢琴日渐被更多的人认同,于是一些琴行开始转变态度,由坚决不买到主动推销,如此做日本二手琴琴行越来越多,自然厂商也就越来越多,当然他的销量也就不断的增长了。
然而对一个具有巨大潜在市场的中国来讲日本二手钢琴本该有更充足的发展,是什么制约了日本二手钢琴在中国的充分发展呢?
1、部分经销商的“以旧当新”“以次充好”行为。日本二手钢琴上市以后,部分经销商为了麻木追求销量和利润,不走正道走邪道,利用厂商整理如新的条件采取“以旧当新”或慌报年份又或“展示琴”等不法手段谋取暴利,从而影响日本二手钢琴的正常发展,也完全歪曲了当初日本二手工厂将钢琴整理如新仅仅是要与新琴一样达标的目的。
2、同行业之间诋毁。日本二手钢琴在中国销量的不断增加无疑冲击了国内钢琴的市场,加上部分经销商不法行为给同行留下了把柄,于是就出现了“翻新琴”“二手琴问题多”等种种说法。中国大陆的琴童家长又不能像台湾或欧美国家一样多数人会弹、了解钢琴并自主鉴别购琴,所以这些诋毁无疑制约了日本二手钢琴的充分发展。
3、部分抵制“日货”的思想。有些家长出于爱国,抵制“日货”,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我本人也不喜欢日本,但我建议大家不要因为这一点而排斥日本琴。
“翻新”究竟是对还是错?如何去鉴别?
翻新本身不是错,像上文提到的日本工厂那样的做法是很值得提倡的,可在中国却变味了,好象翻新就一定意味着是个错。其实,错不在于翻不翻新,而在于卖琴者的做法。把二手琴当新琴买、慌报年份当然是错了不能在错的做法了。要鉴别新旧和年份并不难,最简单的办法是把琴键往下一按将琴键的侧面与新琴比较一下,全新的白色的,越旧的越发黄。还有,你让卖主把介绍给你的型号年份写下来,他慌称的东西他就不敢写。另外,可以选择不翻新的琴。不翻新主要是指外壳保留原样,这样你能看清他原来的面目,从而在感官上直间判断新旧程度。如果油漆做过会多少有油漆味(旧琴不可能有),你只要细细闻闻便知。
市场上的日本二手钢琴一般在多少年?
通常情况下,在中国市场的日本二手钢琴都有20年以上的,20以下的不多,长一点有50年之久。老琴最好别买,但琴老了也未必就差。多数40多年琴的状态也不错。只是50年以上就不要考虑,不仅是因为老了而且产于60年代前。
日本二手钢琴的大致价格。
兼顾到经销商合理利益,我将大致价格公布一下,明显超出以下价格的要小心。YAMAHA25年左右18000元以下、35年左右15000以下、45年左右13000元以下;KAWAI25年左右17000元以下、35年左右14000以下、45年左右12000元以下;其他品牌25年左右15000以下、35年左右12000以下、45年左右9000元以下。
不怕货比货,就怕不识货,用事实讲话,60年代以上的日本二手钢琴大多数都是不错的,只要经销商给你的价格合理,选择日本二手钢琴是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