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月光钢琴学术论坛 http://www.moonpiano.com/bbs

国内最权威最专业的钢琴学术交流网站
共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世界名琴

1楼
发表于:2006-7-27 11:02:02
世界名琴

贝森朵夫BOSENDORFER

贝森朵夫钢琴厂是世界著名的"3B"工厂之一,它有二个工厂,新厂在奥地利维也纳
南面10公里处,承担从木材处理开始大部分的钢琴制造工序,老厂承担钢琴的最后工艺。
如调律、整理、整音、质量检验和装箱出厂。

贝森朵夫厂建于1828年,经历了曲折的道路.30年代初的世界经济危机使工厂实际处
于停顿状态.二次大战中1944年工厂被炸。60年代初工厂濒于破产,1966年在美国"全
鲍尔"公司的借助下才幸免于难。伯厂声誉很高,年产约800台三角钢琴,最近几年,它
也开始生产立式钢琴了。工厂的整音工序显示了它高水平的工艺,根据不同用户对音质的
不同需求,指定专门的技师进行整音,最后的整育工序大约要花费8小时,有的甚至要花
费16小时。象大多数德国钢琴厂那样,贝森朵夫厂钢琴的弦槌也是采用德国"雷奈"厂的。
弦槌毡呢的硬度和击弦点与音质的关系至为重要,一台钢琴要经过2~3小时的击弦,以观
察琴槌的硬度合适与否。

贝森朵夫厂钢琴铁排是在捷克的一家翻砂厂加工,磨光、钻孔、油漆则在本厂完成。
生产用原木一般要自然干燥10年,再据切成材料并继续干燥3年。每批木材都标有干燥期,
制作音板以用户地区的气候为依据,来选择合适的制作月份.完工后还要放置在恒温恒湿
室中处理半年。音板的涂料配方则对外保密。世界上最大尺寸的三角钢琴是在贝森朵夫厂
生产的。

赛乐尔SEILER

赛乐尔钢琴厂设在维尔茨堡东南4公里处的一个只有20000人口的小城基津根。赛乐
尔公司有150名职工,约平均每周生产一台三角钢琴和20台立式钢琴。工厂油漆车间采用
自动喷漆机。琴壳部件在传送带上依次排列,缓缓经过蜡克或聚酯的喷雾室,再送入干燥
室。一台赛乐尔钢琴外壳要经过4道蜡克喷涂,或经过8道聚酯喷涂后才进行抛光。喷漆
车间有一套设计完善的通风装置,大大减弱了腊克和聚酯喷雾的污染。
赛乐尔厂内还有许多设计精巧的自动机器。一台铁排自动打孔机。由一名工人喜欢作,
一次可同时对二副铁排打孔。一台自动整音机,能在几分钟内,完成对一套新琴槌的预整
音工序。

西米尔SCHIMMEL

西米尔钢琴厂是德国最著名的一家钢琴厂之一,座落在誉有"德国钢琴城"的布伦瑞
克市。这一家族企业建于1885年,现有职工580人,厂房占地面积为25000平方米,年产
钢琴11000台,其中1400台是三角钢琴。董事长是尼.西米尔,他对钢琴制造业很熟悉,
对每一个生产环节了解很深,经过交谈人们不由地产生这么一个印象:作为一个西欧最大
钢琴厂的董事长,他也无愧于一名钢琴技师的称誉。

西米尔钢琴厂没有装配流水线,但生产效率十分高,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自动化程度。
由西米尔钢琴厂工程师自行设计制造的机器,在各个工序中代替人手进行工作。键盘制作
车间里有一台计算机控制的自动琴键平衡机,会在琴键后端自动打孔、灌铅,自动调节每
个琴键的重量,能在几分钟时间内完成一台钢琴整体键盘的平衡工艺,这仅是西米尔钢琴
厂许多自动化机器中的一例。西密尔钢琴厂也有许多工序是由手工喜欢作,但都是由一些有
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担任。一个刚进厂的工人必须经过三年半的学徒训练,才能被准于独立
喜欢作。不过,公司需要的不单是有经验的技师,而且要有忠于职守、热爱钢琴制造业的人.这
一切最终在产品质量上反映出来。厂内有一条标语是:"知识保证质量,质量保证利润"。
工厂的前途是与产品质量相关的。

西米尔钢琴厂工人的工资很高.这样,昂贵的劳动力必然导致钢琴价格的提高。一般
来说,一台日本钢琴要比一台同类型的德国钢琴便宜30%,一台韩国钢琴则比之便宜60%,
德国钢琴厂的唯一出路是提高工厂的自动化程度。

斯坦维格STEINWEG

斯坦维格钢琴厂也在布伦瑞克市,现任董事长是克.格罗特里安,已经是家族企业中的
第五代钢琴实业家了。全厂职工140人,年产钢琴1600台,其中400台是三角钢琴,产品
出口遍及全世界。格罗特里安先生熟悉工厂的每一道生产工序,他要求每个职工不仅能专
长于某一工序,而且能熟悉生产中的其他环节。斯坦维格钢琴厂的自动化程度很高,许多
工序都是由机器代替人的手工喜欢作的。立式钢琴生产工艺的显著特点是,它的最后一道工
序是琴壳油漆或贴面。也就是说在完成了一台钢琴的整体装配的同时,在进行了传统的震
奏、整理、整音、调律等工序之后,才着手琴壳外观涂饰工艺。公司销售经理说,这样做
是为了钢琴外观涂饰能最大限度地适应顾客的需求,同时也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过程
中钢琴外壳的碰损,这也许是这家小公司在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一种应变措施吧。

施坦威钢琴Steinway&Sons

"施坦威"钢琴历史悠久。公司于1853年在纽约成立。其创始人亨瑞·施坦威(Henry
Steinway)原是一位德国木匠,在自家的厨房里做出了第一架钢琴。后来,他移民美国,
创建了施坦威公司并提出一条宗旨:以最大的可能和努力为世界造出最好的钢琴。时至今
日,施坦威公司2000多名员工的工资单上仍可看到这句话。为方便欧洲国家顾客买琴,1880
年在德国汉堡建立了子公司。现在除了美洲市场外,其它地方的"施坦威"都是由汉堡制
造的。

"施坦威"工艺很高超,一位钢琴制造师要当三年半的学徒才可以正式工作。在这三年
半中有1/4的时间在钢琴制造学校学习,3/4的时间在琴厂做手工。至今"施坦威"80%的
加工还是纯手工制作。钢琴的发音与木头的纹理方向有很大的关系,音板的纹理要拼得严
丝合缝。这个过程都是由非常有经验的老师傅完成的。在钢琴出厂之前,还要经过三次整
音。这三次整音是直接对声音的调整:第一次是在一定范围内调整榔头的软硬,有时为了
保证声音会换掉所有的榔头,虽然这些榔头极其昂贵。第二整音是使声音自然化。第三次整
音是把前两次不能做到的进一步完善。三次整音共耗时15-20个小时。

施坦威公司相信乐器也是有生命的。钢琴上的每一样材料都要经过非常细致的选择。
原先白键要用象牙,黑键用产于非洲的乌木,但后来为了保护野生动物改用化学键。象牙
键的优点在于可以吸汗,化学键则耐磨、不变色、寿命长,而且经过不断改进硬度已经很
接近象牙了。在木材的选择上也是近乎挑剔,木材需要自然干燥三年,然后在电子干燥40
-50天。即使这样,最后的利用率还不到40%。另外,钢琴很多部件用木头制成,则气候就
直接影响钢琴的音色。施坦威公司就在厂房中模拟各种气候,以使其适应。举个例子,如果
这种琴是销到非洲的,则施坦威会模拟出非洲的热带气候。

一架好的钢琴出厂了,要想永葆动听的音色日常维护与调律也是至关重要的,施坦威公
司有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这一程序。施坦威公司认为,钢琴有三条腿来支撑,施坦
威公司也有三条腿来支撑。第一条是制造,第二条是销售,第三条是售后服务。  钢琴
制造其实并不神秘,但一定要科学,要严谨。施坦威在设计与制造中也会发现问题,但问
题的解决不是光靠一两个小改革、小发明就可以,每个部件的合理组合才造就了完整的钢
琴,所以必须全面地看问题,解决问题。在施坦威公司做一个小小的变动都可能经过半年
以上的论证。这一切,造就了施坦威优美的音色。
2楼
qianjunlee 发表于:2006-8-1 23:07:56
好贴,一直只知道施坦威很贵,原来价值在这!
共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 2005 MoonPiano.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156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