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月光钢琴学术论坛 http://www.moonpiano.com/bbs

国内最权威最专业的钢琴学术交流网站
共13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浏览完整版]

标题:从Perahia的演奏谈舒伯特最后三首奏鸣曲

1楼
dietrichwu 发表于:2005-7-12 0:14:12

普莱亚的唱片很少有中价的,舒伯特新碟当然也不可能是中价的…

普莱亚的虽然也曾与巴尔托克、李斯特沾过边,但这些来自古典音乐发源中心

边陲地带的化外之音,显然不是他专擅之项,他干净而不求刻意洁癖的手指、踩踏板不为追求响亮轰隆的声音特效、对于谱面指示从未夸大而为、控制长线条的优异能力但不使它过分抑扬顿挫而bel canto起来…种种风格合为一,成了一个最适合德奥曲目的演奏家,在Mendelssohn, Schumann, Chopin这些早期浪漫派,音乐写作的风格还没有进入油腻腻的浪漫样式中,他的诠释是是切中要旨的,在技术上也是不虞匮乏的。但不管怎么说,他这样带着学院但又不会太学究的风格,也使他的曲目很快掉进一个小圈子,就好的来说,他绝不像有些在开Buffet的演奏家一样,本季recitalScarlatti-Beethoven-Rachmanonov,外加Beethoven-Prokofieff的协奏曲;下一季recital再来个Mozart-Liszt-Ravel,外加Brahms-Tschaikovsky的协奏曲,囫囵如枣地消化所有独奏乐种中卷轶最浩繁的钢琴曲目,他永远是慎选他自己的东西,且慢嚼细咽又加以一再反刍,绝不贸然扩大胃纳,也就避免了消化不良的情形;但另一方面,他用来逼近完美的手段,更多是靠着他对音乐风格深入的认识(如:Schumann sonaten, Fantasie, KlavierKonzert),而非藉由督促自己在手、脚、耳上多下功夫,进而造成他没有了向法国曲目及斯拉夫音乐更加

迈进的野心,同时让他浅尝了Liszt, Rachmaninoff后就断然放弃(最可惜的是,他在RachmaninoffEtude Tableaux上也的确另辟蹊径了,音乐也变得更遒劲有力了,但唯此一次,自此后又回复温文儒雅的造型),有时,这难免是令人有着些许憾恨的(附带强调:在这里,风格正确与否的「正确」,其实只是正确地符合了我们这代多数聆乐者对于德奥、法国、斯拉夫曲目的期待,要知道,文献记载中的德奥曲目作曲家之亲身演奏,大概只有Mozart的演奏会让我们觉得正确,Beethoven是劈琴大师不提 <-见辛德勒-Czerny的记载,

Brahms年轻的演奏则与他蓄的大胡子一般粗旷而不修边幅 <-Schumann夫妻的记载)

从经验法则中,我们不难由普莱亚在德奥曲目上地道的风格与纯熟自然的技巧来

推而广之地,相当理所当然地对普莱亚的舒伯特多所期待,甚至,这三首可称为是早期浪漫派中最高难度的代表作,他还曾经灌录了其中一首(D.959),那时的表现已经相当表现出普莱亚个人不强烈但堪称正确纯正的气质。

不过不幸的事就此发生了,对普莱亚的高期待成了一种致命的错觉,这个错觉将让对舒伯最后三首奏鸣曲小有认识的人大失所望;让从未听过三首作品的人留下一个错误的比较基准。不管怎么说,普莱亚在这边是如何也没有展现他最佳状态,不,应该说是在他享誉全球的莫扎特钢琴协奏曲后最不佳的状态,可与那张为求突破但在风格判断与键盘掌握上都打了一定折扣的Liszt-Schubert/Liszt-Franck专辑堪称出道以来两大败绩(但或许应该说,在他复出后在Bach English Suites, Goldberg Variations上达到高峰后,Chopin Etudes, Bach Italian Concerto又开始走下坡了,我是觉得他不如见好赶快录下WTC比较好)

风格来说,这三首奏鸣曲在结构曲式、和声旋律上都是舒伯特在有意寻求突破下所完成的,不论是否真有Beethoven Wo0.80三十二段主题变奏中的主题的影子,或是A.Brendel所说这三首奏鸣曲的Motif皆取材自D.958 Mov.I之说法是否全然正确,至少我们可以发现一些现象:

1.D.958,959的快板乐章充满不寻常的转调手法

2.慢板乐章宛如Winterreise般充满内在冲突与不安的音型,尤其更值得注意的是:因为

不十分钢琴化的效果,这样的音型更常是出现在艺术歌曲的伴奏中,他竟然用以出现在钢琴独奏的大型作品中,同样的音型在Beethoven32首奏鸣曲中并未出现过,在后来Brahms的奏鸣曲中则出现过一两次,舒伯特本人则在Wanderer Fantasy的慢板中用过一次,但此次他更穿插与不和谐的上下行半音阶,使得声音更丰富不少

3.D.960第一主题与第二主题竟用颤音加以衔接,而D958,960的发展部都将简单素材运用到如此程度,与过去小家碧玉的发展手法,此回大胆地令人坐立难安,与Beethoven相较过之无不及,可说开Liszt b minor长篇大论式发展手法之先河。

4.三首作品的诙谐曲乐章的分句都更加细致而不再是过去的Landler Tanz之风格看来…

光这几点,它就不再是大家向来藉Schubert本人稍嫌别脚的钢琴演奏技巧来鄙夷他那简单明了的钢琴写作,这三首曲子的地位事实上该被等同前辈贝多芬的音乐来加以分析,甚至就音乐演奏的难度言,技巧不输Beethoven最后三首,而风格掌握上却更加困难,尤其是D.958,960。就此来说,它就不该被演奏地像是D.664还是那两卷共八首的Impromtus一样,它不再是舒伯特钢琴独奏曲中常见的左手单纯和声性伴奏,右手至多两条有着明确调性、且走向长短等因子都被计算地很规范化的旋律这样的风格(当然D.959 Mov.IV还是这种风格,但仔细瞧会发现藏了fugue手法,只不过当然不是Beethoven op.106那种狂热型的赋格)

2楼
月光浩 发表于:2005-7-12 9:20:13
请问楼上的是原创吗?
3楼
memeji 发表于:2005-7-12 12:21:31

"他在RachmaninoffEtude Tableaux上也的确另辟蹊径了,音乐也变得更遒劲有力了,但唯此一次,"

--------这也许和Horowitz对他的影响关系很大~

4楼
dietrichwu 发表于:2005-7-12 17:48:55
以下是引用月光浩在2005-7-12 9:20:13的发言: 请问楼上的是原创吗?

是原创的呀~~

Perahia这张舒伯特奏鸣曲和萧邦24首练习曲都我让觉得有些欠缺,前面这部我觉内田光子弹的D.960还比他有更多可听之处耶。

5楼
绵羊 发表于:2005-7-13 17:28:38

原创帖,写的不错。授予精华,额外再加金钱500:)

感谢楼主支持,希望今后多多发好帖:)

6楼
PowerBuilder 发表于:2005-7-29 15:37:21

内田光子弹的D.960???

天哪……声音就是硬伤

虽然Perahia有点软

7楼
bluesky 发表于:2005-8-6 19:13:05
960这样的曲子吧,我始终觉得,不能在现场弹。。。要有点空间,安静的环境下,慢慢倾诉才可以。
8楼
Nowi 发表于:2005-10-28 17:23:50
强烈支持Perahia和Ladu Lupu的舒伯特
9楼
帕凡 发表于:2005-11-11 16:48:20
Nowi总是要带上Lupu,哈哈,不过他的D960确实是精品之作,结构,层次清晰!!!有大家风范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0楼
Nowi 发表于:2005-11-11 22:41:58
还有他们的双钢琴.舒柏特的f minor Fantasy.
共13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Copyright © 2005 MoonPiano.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156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