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科夫斯基一共写了三首钢琴协奏曲,其中《降b小调 第一号》是唯一被演奏得最多的一首,作品中略含俄国味的主题,以及充满斯拉夫式粗线条和色彩的管弦乐法,正是这首乐曲的魅力所在,这首钢琴协奏曲是第一流的钢琴家们竞相演奏的曲目。
本曲作于1874年,于1875年十月在美国波士顿首演。作品完成后,并未按照一般的习惯立刻在自己的国家初演,是因为当时莫斯科音乐学院的校长,柴科夫斯基的友人尼古拉·鲁宾斯坦(Nikolay Rubinstein, 1835-1881,俄罗斯著名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的弟弟)斥责此作品华而不实,无独创性,不适于用钢琴演奏。柴科夫斯基对此感到很屈辱,但他对这首乐曲有很大的信心,于是把乐谱寄给法国钢琴家汉斯·封·彪罗(Hans von Bulw,1830-1894),由这位钢琴家旅美演出时在波士顿首演,获得巨大的成功。十一个月后,才在俄罗斯上演,同样也获得了成功。后来,尼古拉·鲁宾斯坦郑重地向柴科夫斯基谢罪,从此之后他经常把这首乐曲加在他的演奏会曲目里,于是二人和好如初。1889年,柴科夫斯基将这首乐曲略加修订,成为现行的乐谱。
等着楼主的长篇大论~柴一这样伟大的作品,这么伟大的作曲家,浩如烟海的版本,哪里是几句话能说清的呢?
我听过柴一最好的版本是普雷特涅夫的,而不是老霍的。老霍1943年录的柴一中,托斯卡尼尼的表现让人失望。
老柴的每部钢琴协奏曲都很长,给人感觉有点罗嗦。特别是第一乐章
柴一的内涵浅???晕死!那是因为大家没有用心去理解他
以下是引用擦肩而过在2006-6-19 4:50:54的发言:
柴一的内涵浅???晕死!那是因为大家没有用心去理解他
呵呵 等到这句话了
我的意思是柴一的技巧和内涵和拉赫的协奏曲比较稍微逊色点
但是这的确是很有感染力的曲子
虽然我不喜欢里面太嘈杂的气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