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月光钢琴学术论坛 http://www.moonpiano.com/bbs
本人为了迎合大家对老拉的喜爱,将陆陆续续的、粗略的为大家介绍一些老拉的经典作品,望大家能喜欢。这次为大家介绍的是老拉所有的钢琴与乐队的作品。 1、〈升F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作品1(1890-1891年;1917年修订)。1900年12月14日由老拉在莫斯科首演。 本曲是老拉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上学时的作品,深受老柴的影响,1891年曾在校首演了第一乐章。现金演奏的是1917年的修订版,全曲由三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活泼的快板,升F小调,奏鸣曲式,由伤感的第一主题和幻想性的第二主题形成对比,华彩段非常激烈,颇耗人体;第二乐章:行板,D大调,充满北欧浪漫情调;第三乐章:活泼的快板,升F小调,三段体,第一段气势激烈,中段忧郁,最后有华丽的尾声结束。乐曲显示了它所有的长处,旋律的感染力和辉煌的钢琴技巧,至今还是经常演奏的浪漫主义钢琴协奏曲之一。本人认为这虽是老拉年轻时期的作品,还处在学习和模仿的阶段,但是我们已经可以从中窥探到老拉的风格。 推荐唱片:
独奏: 指挥/乐队 唱片公司 阿什肯纳齐 普雷文/伦敦交响乐团 Decca 宾斯 吉步森/伦敦爱乐乐团 CFP B.贾尼斯 赖纳/芝加哥交响乐团 RCA S.拉赫玛尼诺夫 奥曼迪/费城管弦乐团 RCA E.怀尔德 霍伦斯坦/皇家爱乐乐团 CHAN 2、《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作品18(1900-1901年)献给催眠疗法大师达尔博士。1901年10月26日在莫斯科首演:由老拉演奏钢琴,济洛季指挥,莫斯科爱乐乐团协奏。 本曲的钢琴部分写的十分绚丽、配器精妙、旋律优美的让人憎恨,是俄罗斯民族特色、晚期浪漫主义与老拉的特性相融合的杰作,既是老拉最优美动听的作品,也是既柴一后,世界上最有影响的钢琴协奏曲之一。它的创作原因、背景每一个喜欢老拉的人都知道。全曲分三个乐章。老拉先写了第三乐章和第二乐章。然后拿来试演,待获得好评后才写了第一乐章——完成此曲。第一乐章:中板,从钢琴模仿远处钟声的一长串无伴奏和弦开始,发展成忧郁抒情的第一主题,与充满思念之情的第二主题相呼应,直到在突然爆发的节奏动力句中结束。第二乐章,延绵的柔板,三段体,是个似梦如幻的、夜曲般的乐章,充满老拉式的忧郁而甘美的抒情旋律,扣人心弦,中间还闪出光彩夺目的华彩。第三乐章,诙谐的快板,由诙谐而富有动力节奏的叠句与情绪缠绵的旋律形成尖锐的相互对比,最后在钢琴与乐队激烈的相争中结束。 推荐唱片: 独奏 指挥/乐队 唱片公司 阿什肯纳齐 普雷文/伦敦交响乐团 Decca S.拉赫玛尼诺夫 斯托科夫斯基/费城管弦乐团 RCA V.克莱本 赖纳/芝加哥交响乐团 RCA S.里赫特 康德拉申/莫斯科爱乐乐团 EVER E.怀尔德 霍伦斯坦/皇家爱乐乐团 CHES S.拉赫玛尼诺夫 奥曼迪/费城管弦乐团 RCA A.魏森伯格 卡拉扬/柏林爱乐乐团 Angel 另外朗郎最近录制的拉二也很不错,值得一听。后面我将会为大家详细的介绍拉赫玛尼诺夫的这首《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和音乐中的一些感觉。 3、《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作品30(1909年)。献给J.霍夫曼(20世纪另一位不可多得钢琴大师。安东.鲁宾斯坦的学生。他的演奏以真挚优美而著称。)。1909年11月28日在纽约首演:由老拉演奏钢琴,达姆罗斯指挥,纽约爱乐乐团协奏。此曲是老拉为了这次美国之行而特地做的。 本协奏曲和拉二有很多共同点,是老拉钢琴协奏曲中两部并列的杰作。它们间又各有所长,例如本曲的整体写法上更加复杂、精密和纯熟,在旋律甘美、动听方面就不如拉二。(不过我想V.克莱本的演奏可以为这首曲子翻案。)本曲是一部艰深的作品,其高难度可谓达到了极点,是标准曲目中最难演奏的协奏曲,并成为衡量专业技巧和表情表达的最高标准,敬而远之者大有人在。大概也因旋律逊色和技巧艰深,其盛行度不及拉二。它是传统的三乐章形式(快、慢、快),第二乐章结束时不间断地进入第三乐章。第一乐章,不过分的快板,自由奏鸣曲式。第一主题是俄罗斯典型的忧郁、伤感的旋律。带有俄罗斯民歌的风格。这一主题以各种变化的形式在三个乐章中反复出现,第二主题是流畅抒情的旋律,甘美而伤感,展开部虽然晴朗明快,但整体依然属情绪晦暗。第二乐章间奏曲,柔板,由钢琴以沉思的引子导出本乐章狂想式的主题部分,随着乐曲的进行,音乐越加华丽地进入到下一乐章。终乐章,活泼的快板-急板,2/2拍。第一乐章的两个主题再度变化出现,节奏的骚动越来越强烈,速度也越来越快,最后在急板高潮和光辉灿烂的尾声中结束。
我不太喜欢阿什的拉赫协奏曲,总觉得平淡了些.拉一不如贾尼斯,拉二不如李赫特,拉三不如阿格里奇,拉四不如米开朗杰利.但他的手小,能录这么多,还是很强了.
他的拉赫前奏曲和奏鸣曲比较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