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的创作特征风格可以归纳为一下几点:大家有不同意见可以提出来~
一、 古典的特质。
可追溯至巴洛克(Baroque)及古典(Classical)时期固有的形式,大部分是来自幼年时期常听到母亲弹奏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所得的灵感。有时会以新古典的形式展现,代表作品为《古典交响曲》op25
二、 现代的特质
在此特性中,普罗致力于建立一个新的和声语言,并从其中探索出可以用来表现强而有力的情感语法。虽然此种特质主要是以和声语言为主,但也包括了普罗在旋律、管弦乐法及戏剧方面的创新,包括五首钢琴曲《讽刺曲集》op17、歌剧《赌徒》op24、《第二号交响曲》op40。
三、 触技曲的特质
机械式的节奏,旋律音型的强力反复为特色。普罗认为这可以追溯到他第一次听到舒曼的《触技曲》op7时,所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普罗的作品中,如:练习曲op2、《触技曲》op11、《第二号钢琴协奏曲》op16中的诙谐曲乐章…….等,都可见到此种特质走向。
四、 抒情的特质
有很长一段时间,普罗被评论家认为没有抒情的天份,而他本身也时到了很晚才开始重视此项特质,渐渐的他越来越注重这项层面,并在许多的作品中呈现出此种忧虑、谨慎、沉思的意念。在《第九号钢琴奏鸣曲》op103中第一乐章的第一主题,有如俄罗斯的圣歌及第三乐章中也随处可见悲歌般的旋律。四首钢琴曲《一个老祖母的故事》op31、取材自《罗密欧与朱丽叶》op75的十首钢琴作品…..等,随处可见其平易近人的抒情性。
五、 怪异的特质
对于自己的作品常被贴上“诡异怪诞”的标记,普罗相当的不以为然,他认为用“像诙谐曲一般戏虐式“(Scherzo-ish)取代法文的“怪异的”(Grotesque)会更贴近于他所描述的意念及内涵。普罗的音乐在传统架构下,蕴藏着充满精力的节奏,丰富的和声变化及使用不协和素材所创作出讽刺、怪诞的幽默,并成功的塑造出他独特的创造风格,也可说普罗以钢琴作为表演媒介的20世纪作曲家,深具个人色彩的一位。
很多人不太喜欢普罗的风格~觉得过于敲击了~但是普罗有很多的音乐很优美的~
这周我整理普罗的第三奏鸣曲的演奏诠释和作曲背景上来,,,,可以试着从一首曲子了解他的作曲风格~
谢谢了 我要仔细看看了 我就有点受不了普罗的风格
谢谢了 我要仔细看看了 我就有点受不了普罗的风格
嘿嘿,我到时挺喜欢他的粗矿柔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