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电驴下载了几本书,这是一本《西方音乐史》,看一些觉得有点儿%×¥#◎
————————————————————————————————
肖邦有着一种浪漫主义者的狂热性,有时就显得有些做作。这是因为他过于自负,自鸣得意。他在自己的灵感中自我陶醉不能自拔流连忘返。他重复这种灵感,甚至超越了原来自然达到的限度他似乎不远看到这种奇迹或者令人心醉的环境消失。他希望永远不要回到显示的尘世中来。在这种对艺术享受的无止境的追求中,难免有些做作和生硬。
。。。
有时他流于娇柔做作。人们感到他过分迎合了沙龙里那些宠爱、欢迎和奉承他的听众。。。
这位天才,基本上是即兴作曲家,完全不知道深思熟虑的编排。
。。。
幸而每个乐思本身的力量就足以保证他那些最最宽广的音诗老大生命力,尽管作品是用一种相当粗糙的、较为单调的方法写的。
——————————————————————————————————
这是在说肖邦? 他怎么这样说肖邦? 我郁闷……
……
不知道这是什么人写的,学没学过作曲理论呢?没经过深思熟虑的安排?呵呵
也许刚到维也纳和巴黎的时候有一点点“迎合沙龙”,但是哪个当时著名的沙龙作曲家有肖邦那么丰富的语言呢?而且他很快就转型了……
自己的灵感……读过一点肖邦传记的人恐怕都知道,肖邦每天都会演奏BACH的作品来获取创作的灵感,也会从莫扎特的作品中吸取创作的营养
至于狂热……只能说,如果肖邦是浪漫派的狂热阶段的话,那不知道舒曼,李斯特,勃拉姆斯这些人算什么阶段。这人估计一点理论没学过。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肖邦是浪漫派作曲家中最不“浪漫”的了,
浪漫主义伴随着启蒙运动展开,作品的题材,思想,手法都完全自由.肖邦的写作手法独一无二. 连肖邦都能说成这样,天知道他会怎么说瓦格纳....
而且这个人肯定不知道当时的沙龙对艺术家是多么重要的场所... 这本西音史编者是谁?哪个出版社出的?
不知道了,好像是一个法国人
那是电子书,我给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