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下午,记者刚走进位于望京的白家庄小学校门,几个穿着校服的学生就立即站稳,主动而微笑着问候:“客人好。”从校门口穿过操场到教学楼,记者每碰到一个学生,他们都会这么热情地问好。在寒冷的冬天,记者的心里感觉暖乎乎的。
还没走进教学楼,记者就被悦耳的钢琴曲所吸引。走进教学楼后记者发现,几名学生正围着一架大钢琴,全神贯注地拨弄着键盘。三个小女生还伴着琴曲轻轻地欢快地哼着。一位扎着羊角辫的女生说:“每天下课时间,我们都可以来这里弹钢琴。”记者看到,教学楼的二层是开放的实验室,瓶瓶罐罐、放大镜、蝴蝶标本等,有序地放在各个实验桌上。
“没有锁着,没有老师看着,钢琴能用几天?这些易碎的实验器材又能保留几天?”看着记者满脸的疑惑,校长祖雪媛告诉记者:“钢琴价值上万元,已经用了好几年,从来没坏过。放在走廊里的实验器材也很少有损坏的。”祖雪媛校长说,这是学校日常渗透德育教育的结果,如果强制学生不要做什么,那么也许钢琴、实验设备早就“破败不堪”了。
记者赶上一节文化生活课,学生们通过图片、文字、拍摄DV短剧等方式展示京味文化,还将搜罗来的京味小吃驴打滚、窝窝头等全盘地搬到教室里。学生们一边品尝自己做的风味小吃,一边了解着北京、感悟着北京。在其他课堂上,老师也把对孩子品质的培养,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在白家庄小学教学楼一层大厅里,橱窗里贴着这样的四句话:“一张笑脸、一句问候、一声致谢、一声道歉。”祖雪媛校长说,我们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要求就这么具体,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做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提高文明礼仪素养,做品质高尚的世界人。
现在很多孩子的素质都提高不少!真是一件好事!中国人把古典音乐把钢琴看的高雅!觉得它们很神圣,这是非常好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钢琴!中国的钢琴一定会发展起来!
恩 是啊以后都会普及的
现在孩子的素质是有很大得提高 是好事 不过有些还是要加强素质教育 现在还是表面炒作太厉害!!!
这里做得很好啊
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话是这么说,可是怎么让钢琴普及化呢
这个嘛
当然需要一个过程啦
钱的问题就是一大障碍。。。
先不说买钢琴花的钱。我5岁开始学琴,每周上一次课,45分钟,头几年是100元。然后涨到150。两年以前就已经涨到200元了。再加上买书、买CD、调律、上网、看演奏会。。。11年下来,一算吓了我一大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