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月光钢琴学术论坛 http://www.moonpiano.com/bbs

国内最权威最专业的钢琴学术交流网站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下载』 肖邦圆舞曲—邓泰新

1楼
雨夜旋律 发表于:2007-8-12 14:39:37
『下载』 肖邦圆舞曲—邓泰新
肖邦创作的圆舞曲别树一帜,它不同于当时流行的社交性舞会圆舞曲,而是供音乐会欣赏的钢琴小品。这些乐曲在保持舞蹈的节奏、律动,音乐特点和风格特征的前提下,在性质、速度和节奏等方面比社交性的圆舞曲更灵活、更多样,曲式也有所突破。甜蜜的柔情和风趣的卖俏,也贯穿在这种圆舞曲之中。人们称之为“音乐会圆舞曲”。

肖邦一生中总共创作了21首圆舞曲,从表达形式上来说可分为两大类别:一类是把实际的舞蹈加以理想化的作品, 另一类是借用圆舞曲形式而作成的纯粹的抒情诗。舒曼曾对肖邦的圆舞曲评介:“这是肖邦的肉体及心灵在舞蹈上的圆舞曲”,“如果要跳舞,舞伴必须有一半以上是伯爵夫人才行。”而舒曼的妻子克拉拉认为,“不沉着的演奏家,往往忽略了肖邦的低音,虽然低音对圆舞曲具有某种意义,但也不是绝对的,粗暴的敲击没有必要,要注意基础音,从属的和声应弹得轻些。圆舞曲的伸缩速度亦无必要像玛祖卡舞曲那样强烈。”

肖邦圆舞曲一向以优美、高雅、华丽而著称,但由于节奏变化复杂,因而并不适于实际的舞蹈。在属于第二大类的抒情诗式的圆舞曲中,往往可以发现类似玛祖卡舞曲般的节奏,这是由于肖邦始终保持着浓厚的斯拉夫民族情调的缘故。肖邦的圆舞曲在演奏技巧上相对比较简单,内容也较为通俗易懂,所以为一般人所喜爱。

这些圆舞曲包括:

1.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OP.18,这是肖邦圆舞曲中最华丽、轻快的一首,作于1831年,呈献给罗拉·波斯沃德小姐。共5段:第一段降E大调,第二段、第三段降D大调,第四段降G大调,第五段重复第一段。

2.降A大调,OP.34,1,OP.34的3首作于1838年,此曲呈献给黛克尔小姐。据尼克斯的解说,第一段有回旋的运动感,第二段八分音符开始处,像是衣带随着舞蹈圆圆地掀起,第三段转向宏伟的场面,第四段表现舞会的蛊惑,最后是光辉灿烂的尾声。

3.a小调,OP.34.2,这是从华丽、愉悦反面而作的一首阴郁、内向的曲子,此曲呈献给G·戴乌利男爵夫人。低音部是非常徐缓的旋律,移至高音部后转为C大调,有玛祖卡风格,接着是A大调的旋律。

4.F大调,OP.34.3,呈献给黛克尔小姐。此曲称为《小猫圆舞曲》,采用回旋的运动,犹如突然跳到键盘上的猫,在那里跳来跳去。在强有力的序奏后,分为4段,最后是尾声。第一段F大调,第二段降B大调,第三段也是降B大调,其中旋律各音有装饰的碎音,由低而高上升,如表现猫的形态。

5.降A大调,OP.42,此曲两个要素“舞蹈诗”与实用并存,作于1840年。第一段为主旋律的表达,第二段为疾速的运动,第三段出现新旋律,第四段的新旋律则以小调出现,最后是8小节壮丽的尾声。

6.降D大调,《小狗圆舞曲》,OP.64.1。OP.64的3首作于1846—1847年,是肖邦在世时于1847年出版的最后的圆舞曲。此作因乔治·桑当时养一只小狗,喜欢追逐自己尾巴而团团转,肖邦应乔治·桑要求而作,呈献给德费努彼特卡伯爵夫人。3段体,主旋律以回旋形态出现,中段使用甜美徐缓的旋律,与第一段的速度形成对比。

7.升c小调,OP.64.2,呈献给罗斯吉德男爵夫人,节奏近似玛祖卡舞曲。3段体,第一段主旋律含有悲叹的成分,第二段为急速的运动,转为降D大调,但很快又回到忧郁的气氛,反复开头旋律,在焦躁不安中终结。

8.降A大调,OP.64.3,与OP.64.2的阴郁相比,此曲充满了明朗和喜悦,呈献给布·布拉尼卡伯爵夫人。3段体,第一段旋律由降A大调转降E大调、降B小调、降G大调、C大调;中段由C大调转为G大调、D小调、C大调、F小调、降G大调,再转为降A大调;第三段重复第一段。

9.降A大调,OP.69.1,作于1835年,呈献给玛丽亚·渥金斯基小姐。时肖邦因疗养而滞留于德累斯顿,爱上渥金斯基伯爵小姐,离别时以这首圆舞曲相赠,故称为《离别圆舞曲》,其中包含着忧郁的回忆。第一段歌唱似的旋律;第二段为玛祖卡舞曲风格;第三段重复第一段旋律;第四段有两个新旋律。

10.d小调,OP.69.2,作于1829年。这是肖邦19岁时的作品,因还不熟悉巴黎社交界,曲中弥漫着思乡的情绪。附有中段的回旋曲式,主旋律极为感伤,第二旋律为D大调,转为明朗。

11.降G大调,OP.70.1,OP.70的3首是以遗作的形式,以《3首圆舞曲》为标题于1855年出版,此曲约作于1835年。3段体,第一段为跳跃似的音型,由降G大调转为降D大调,中段为优雅的旋律。

12.f小调,OP.70.2,大约作于1841年。构成为AB两段体;极单纯的形式。

13.降D大调,OP.70.3,大约作于1829年,肖邦在给友人的信上曾注明,此曲是为思念初恋情人格拉科斯卡(Gladkouska)而作,中段的第五小节低音部旋律用到了降E音,表示对格拉科斯卡的思恋。3段体,第一段由两个旋律构成,中段也有两个旋律,其中一个为降G大调。

14.e小调,大约作于1829年,3段体,有8小节序奏。第一段由两个旋律构成,中段也是两个旋律,前半为E大调,后半为降E大调,最后为巧妙的尾声。

15.E大调,作曲年代不详。

16.降e小调,大约作于1827年,发现于肖邦作曲老师约瑟夫·艾斯纳的女儿艾丝丽·艾斯纳所藏曲集之中。

17.降E大调,大约作于1829—1830年,亦发现于艾斯纳女儿艾丝丽·艾斯纳所藏曲集之中。

18.降E大调,大约作于1829或1830年。19.A小调,作曲年代不详。 
http://ishare.sina.com.cn/cgi-bin/fileid.cgi?fileid=1220160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 2005 MoonPiano.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1563 s, 2 queries.